新华社罗马7月28日电(记者张馨文)多名意大利考古专家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意大利和中国应继续围绕世界文化遗产开展合作,帮助两国以及全世界更好了解意中历史文化,推动东西方文明互鉴。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遗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海伦妮·波尔菲里欧对记者表示,意大利和中国同属目前世界上拥有最多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批国家,这些遗产地为双方进行结对合作提供了丰富资源,从历史地位、建筑类型到文化景观,两国都可以匹配到具有类似特征的遗产地。
2019年,中意双方决定在杭州西湖和意大利维罗纳老城、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与朗格罗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园景观两对世界文化遗产间开展结对合作项目。2023年,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在杭州举办,重申两国对世界遗产地之间缔结友好关系的落实,并呼吁进一步深化世界文化遗产专业培训、课题研究、申报保护与展示阐释等领域务实合作。
“当有相似特征的世界文化遗产被放到一起,无疑能促进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对方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旅游和数字平台等渠道,受众可以学习相近历史时期来自另一个地方的智慧,”波尔菲里欧说,“这能让不同大陆间的文明互相交流。”
据波尔菲里欧介绍,自2019年以来,意中两国高校、学术机构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即使在新冠疫情时期,双方也保持着在线沟通,并于2023年恢复了实地考察访问的形式。“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已走在世界前列,期待两国展开更多合作。”
意大利国际地中海与东方研究协会考古学家罗伯特·恰拉对记者表示,意中世界文化遗产地之间的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可定期围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推广的特定主题进行紧密交流,这不仅能合力向全球访客展示文明遗迹,也将使参与合作的管理和科研人员从中受益。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有哪些
1、元代与西方交流
他的信使可以纵横50个经度,一个少女怀一袋金子,可以安心遨游这个广大的帝国,使得东西交流为之畅通,欧亚文化为之交流,这是人类之间最广大而开放的一次文化交流。
中国的创造发明如火药、纸币、驿站制度等输出到西方,西方的药品、织造品、天文历法等也输入了中国。
2、日本遣使与隋通好
5世纪,大和国统一了日本,积极与中国发bai友好关系。 7世纪初,日本遣使与隋通好。 唐朝时,日本共派来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 赴日本的唐朝僧人鉴真和尚几经波折,终抵日本,带去了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医药及文学方面的知识。
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的经学、佛学、医字、叉学艺术、天文历法、建筑、手工业技术以及政治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文化交流达到了顶峰,从而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社会的全面发展。 如大化改新,利用儒学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以中国的政治机构为蓝本建立官僚制度,确立了以儒学为基调的律令政治。
3、马可波罗来华
元朝时,经过两次西征,疆域辽阔,东西方贸易往来畅通无阻,十分频繁。 许多西方商人往来其间,有的还受到元王朝的礼遇,马可·波罗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
扩展资料: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1、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
2、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3、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4、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5、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6、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7、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东西方古都文化在洛阳交流互鉴
洛阳老城丽景门夜景游客在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赏花4月21日,世界古都论坛在洛阳圆满落幕。 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古老的文明,崭新的故事”主题深入探讨,满怀对中国古都文化保护、传承的期待,为洛阳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保护、传承洛阳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也为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古都文化力量”、提供了“古都文化智慧”。
东西方文明互动的“洛阳声音”
“我多次来到中国,第一次到洛阳,牡丹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花。 ”罗马第三大学教授埃尔玛·诺迪说。
围绕着“古老的文明,崭新的故事”主题,国内外专家在“古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国际合作”“世界文明视野下的博物馆功能定位与发展”两个分论坛里,就弘扬古都文化、博物馆创新发展等内容进行了开放的、充分的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洛阳始终是中国古都研究的重点之一,她在中国文化传承中不可替代。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萧正洪强调。 和他一样,国内外专家对洛阳古都的历史地位和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的生动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同时,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古都城市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对洛阳也极具借鉴意义。
论坛上还发表了《世界古都论坛洛阳宣言》,新时期,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传递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古都文化遗产的“洛阳声音”。 各方将推进世界古都论坛常态化,携手应对古都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推进古都文化遗产的成果转化。
古都文化互鉴的“洛阳故事”
从20世纪50年代,洛阳市在城市建设中“避开老城建新城”,到80年代初,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城市建设必须先考古发掘、后动土施工的文物保护模式,天子驾六、回洛仓、曹休墓等一大批重要文物遗迹得以保护、重生。
日前,在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抓紧对主城楼一层楼顶进行混凝土浇筑、对西阙楼二层钢架结构吊装。 站在高处观望,这座由城楼、朵楼、阙楼及其相互之间的廊庑组成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已具雏形,正等待涅槃重生。
洛阳还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加强对五大都城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这与西安、杭州等城市发展思路不谋而合。 西安市按照“规划一张蓝图、保护一把尺子”的要求,以最严格的标准和措施保护历史文化遗存,推动城市建设和遗产保护有序协调、交相辉映;杭州市历时多年打磨出台《临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对重要遗址、重点区域统一保护利用,严格限定旧城改造中建筑的高度、形式、体量、风格。
和洛阳一样,罗马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大量的文化遗址。 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代表埃尔玛·诺迪分享了罗马的成功经验——用细节展示古都文化魅力,通过重点打造一个或几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运用3D投影等科技手段,帮助游客短时间内更好地体会文化遗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的古都文化遗产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古都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
延续古都城市文脉的“洛阳魅力”
今年牡丹文化节期间,古香古色的洛邑古城每天游客爆满。 来自山西的游客张素青是一名退休教师,喜欢文学和历史。 他说,作为中华文明的“原点”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有无数的故事曾在洛阳上演。 但遗憾的是,这些故事多在书本中或埋藏于地下,像洛邑古城这样的园区,让古都洛阳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体现了洛阳的文化品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去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洛阳市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支持洛阳延续城市文脉,拿出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洛阳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博物馆之都建设,就是实现洛阳旅游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之一。 4月10日,“畅游博物馆之都”启动仪式举行,洛阳市从48家博物馆中精心筛选、谋划推出了10条博物馆之都精品旅游线路,邀请各界宾朋参观,感受千年古都韵味。 “现在外地朋友来洛阳旅游,除了龙门、牡丹,许多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也是我们经常推荐的去处。 ”洛阳市民关文慧说,种类众多的博物馆已成为古都洛阳的文化新地标,隆起了洛阳的文化脊梁。
丝绸之路引领中国与周边游牧民族的交流
【外国博物馆里的丝绸之路】
作者:阿依特古·哈米特
丝绸之路是一个贯穿古代和中世纪贸易的路线体系,它将东西方国家连接了起来。 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多集中于探究其起源、功能及不同时期所运输的商品的特点,并强调了各区域中心在贸易往来中的重要性。 实际上,丝绸之路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方交流形式。 当然,它是 历史 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世界文明中各种成果的交流之路,在古欧亚大陆人民的生活中发挥重要的融合作用。 这条路线是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基于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中的资料,可以探究丝绸之路沿线欧亚大草原游牧民族间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关系。
阿依特古·哈米特(AitkulHamit)
自1990年以来一直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和教育部系统中工作。 从2007年起,担任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考古中心主任,目前正在研究哈萨克斯坦游牧民族 历史 相关问题。 作者供图
古丝绸之路对文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这一 历史 交通网络的鼎盛期大约始于公元前2世纪末,当时,中国使节前往中亚大陆,直到公元14世纪蒙古人穿越亚欧大草原,建立北道。 沿线商人出售各类商品:马匹、宝石制品、玻璃、象牙、棉花、羊毛、亚麻、香料、熏香、茶叶。 到19世纪,这一路线被称为“丝绸之路”。
该铜镜镜面中心有凸起圆纽,周围有八片艺术化的花瓣,为中国辽代广泛使用的铜镜的复刻品。作者供图
到公元前2000年,中国的养蚕业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并最终形成了世界性的垄断。 中国家庭的成员,尤其是妇女,熟练地照料桑树,用嫩桑叶喂蚕,严守着生产丝绸的技艺。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希腊人和罗马人无从得知丝绸的制造方法。 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公元70年左右甚至写道,制作丝绸的生丝是从树叶上长出来的。 罗马帝国花费了大量的真金白银购买丝绸,普林尼估计这些花费高达每年1亿塞斯特,十分惊人。 公元前1世纪,丝绸是如此昂贵和稀有,即使是富有的罗马人也只能买得起一小块,然后把它缝在亚麻或羊毛的衣服上作为珍贵的胸饰。 中国出售的丝绸数量从公元1世纪开始增长,当时除了陆路,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海上航线也开通了。 令人惊讶的是,即便如此,中国依然保持着对丝绸的垄断,西方国家直到公元6世纪才发现丝绸生产的秘密。
自公元前500年后的两千年里,欧亚大陆上形成了中国、印度、西亚和欧洲四大文明中心。 这两千年来,丝绸之路一直是亚欧之间知识和物质交流的主要渠道。 它沟通融合了各地区和各民族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可以说,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该镜子在阿克铁列克遗址中发现,呈圆盘状,有一个扁平柄,镜缘有高起的边沿,镜上饰有两条长有翅膀的鱼龙。 一条在水上飞,另一条在云中。 由青铜制成,采用铸造和深浮雕工艺。 作者供图
公元1—2世纪, 历史 上首次出现了宏观的政治体系,它包含了整个旧大陆的文明地带。 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包括中亚大部分地区、阿富汗和印度)和中国四大帝国逐步形成,彼此间进行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影响了跨大陆交通的发展。 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央国家博物馆中的文物中足以看出丝绸之路在人类 社会 生活方方面面起到的作用。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央国家博物馆馆藏中最丰富的是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这些藏品展现了中亚地区各文化间的相互作用。 考古材料使我们能够专注于欧亚与中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在分析文物时,我们可能会发现相似的文物,它们可能与 历史 上已知的民族的某种文化表现相关联。
该圆形镜在东哈萨克斯坦偶然发现,镜缘有凸起的细沿,在分别以斜纹和断线组成的两个同心纹带之间,有两条游动的鱼,头尾相接。 鱼鳃和鳞片用浮雕的线条表现。 青铜制造、采用铸造和冲压工艺。 尺寸:直径9cm,厚度0.2cm。 年代为8—9世纪。 作者供图
中亚的工匠们成功地将中国的工艺特征和装饰图案移植到贵族或统治精英的服装(特别是丝绸)、银盘、碗、水壶等物品的制作中,体现了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B.吉伦斯沃德对中国银器装饰及其在公元8—9世纪的发展史进行了深入研究。 B.I.马沙克吸取他的研究成果以及中亚和南西伯利亚古迹的考古发现,收集了关于西方金属浮雕借鉴中国艺术的重要证据。
在中亚、南西伯利亚、蒙古和中国的古遗址发现了大量通过丝绸之路自中国进口的物品,证实了中国对西方、北方及一些独立国家的 历史 影响。 国内外科研成果使我们能够找出中亚 历史 上与中华文明相互作用的层面。
这面带有花卉纹饰和阿拉伯图形的铜镜,发现于萨莱赤卡遗址(哈萨克斯坦西部)。 年代:13—14世纪,由青铜制造,采用铸件工艺。 尺寸:直径9cm。 作者供图
从铜镜装饰看文明交流互鉴
古代和中世纪的镜子标志着不同的 历史 时期和民族文化,展示了传统和原始合金生产工艺的特点。 镜子上的图案也是重要的研究材料。 镜子被反复仿制的过程,促进了装饰图案及寓意的同化和发展,丰富了当地艺术。
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发现的铜镜表明,中亚地区与中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贸易和外交联系。 其中一种就是通过同一面镜子的碎片缔结的合同:通过将碎片拼成一面完整镜子的形式保证合同的真实性。 这种合同显然有口头和书面的条约支持,但拥有的某面镜子的碎片代表着参与某项交易的资格。 在哈萨克斯坦各地都发现过大量的镜子,有整面的,也有碎片。 这些镜子是进口的,或根据进口的样品在当地作坊生产的。
古塔尔加尔遗址(哈萨克斯坦东南部)中发现该半圆铜镜碎片,直径11.1cm。 背面平整,装饰有带叶藤蔓状花卉图案。 作者供图
具有鱼形象的镜子有相当多的构图方式。 也许这一形象的寓意已经为这类镜子的制造商和消费者所熟知,比如在游牧民族的遗迹中发现了中国镜子的复制品,上面逼真地描绘了溪流中的鱼。 不过在游牧民族的文物中,饰有带鱼的图案一般是采用当地的原始工艺制作的。 中国镜子上两条鱼的形象(鲤鱼)出现在汉代,象征着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的希望。 鱼被描绘成阴阳的象征,它们仿佛在互相追赶——一条鱼的头连着另一条鱼的尾巴。
镜子上的纹饰不仅仅有鱼和波浪的图像。 在古代中国人看来,生命的起源是天和地这两种对立力量的统一。 雨是天地结合的具体表现。 波浪、云彩和螺旋是雷电的象征,漂浮在海浪里或云层和火焰中的龙,是雨神的象征。 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的云,瞬息万变的,象征某种预兆。 云纹在汉代非常流行,并成为最重要的装饰图案。 在唐朝,有一种浮云的图案广为流传,它来自一个带有螭龙和鸟类图像的古老装饰品。 还有一种“云和花”的图案,突出表现为呈云状的花草(叶)纹饰。 在这种图案的寓意取自“云”和“运”的谐音。 因此,云已成为幸福和好运的象征。 后来又有了更复杂多样的云纹——“流云”“盘云”“团云”等,反映了自然界中云的丰富多样性。 水纹在中国艺术中也很受欢迎。 水是生命之源,水纹寓意着神圣和纯洁。 根据其状态,水纹也有不同类型。 水可能会飞溅、泛滥、平静,或奔流不息,因此水纹也会发生各种变化,并具有各种含义。
收藏品中还有一面刻着小鸟图像的铜镜,绘有四个汉字铭文:“家常富贵”。 在象形文字之间绘有成对的小鸟,相邻的鸟朝向相反,即头部均朝向象形文字。 类似的镜子广泛分布在西伯利亚南部(米努辛斯克盆地),目前已发现有9面此类镜子。 中世纪的绘有对立的鸟和象形文字的铜镜是中国西汉铜镜早期仿制品。 这种仿制的技术在晚唐时期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并一直持续到10至15世纪。 Tossiche镜子指用米努辛斯克铸造工艺制作的镜子,可追溯到13-15世纪。 莫斯科国家 历史 博物馆以及芬兰国家博物馆也有类似的铜镜。
还有一面铜镜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是无意间被发现的,具体的出土地点无从得知。 中心圆纽周围有八个汉字,汉字之间有八个球形小凸起。 外圈中对称分布形似拉丁字母“TLV”的图案。 此类铜镜的刻文通常相当统一,寓意也相同;底座也大体相同,细节部分稍有不同。 铜镜上铭文出现于汉朝早期,到西汉末期广为流传,人们普遍相信这些文字显示了铜镜的神奇属性,可以帮助所有者祛除邪魔鬼怪。 研究员证实,形似拉丁字母“T,L,V”的图案与古代中国的宇宙观有关,这些图案象征全世界的国家、四方边界和地之尽头。 此类铜镜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被称为“规矩镜”。 “V”形纹路,为“规”,即圆规;“L”形纹路,为角尺,即画图工具,可以用来画象征天地的几何图形:圆形和方形。 “T”形纹路,象征高山,山是大地上的一部分。 四个半圆形凸起和一个中心圆纽,象征五大方位(东、西、南、北、中)。 每个方位都与一年中特定的时节和某种神圣的动物有关。 中国神话中的动物都寓意吉祥、幸福。
哈萨克斯坦中央国家博物馆展品中还有三件饰有花卉图案的铜镜复制品。 铜镜呈圆形,镜面中心有凸起圆纽,周围有八片艺术化的花瓣。 装饰区域有螺旋纹、艺术化花瓣及牡丹花纹饰。 铜镜边缘有拱形图案,高于其他部分。 此类铜镜在中国元朝时期,由中国北部引入各地。 尽管13—14世纪中国的铜镜产量下降,但此类铜镜的仿制品在中国、中亚、西伯利亚等地依然使用广泛,展现了金帐汗国时期的蒙古居民与中原地区居民的文化传统和知识。 此铜镜的发现地点、来源尚不明确,但参照与其类似的铜镜,它应该也是在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或者河谷中被发现。
背面有圆纽的圆形铜镜成为中国铜镜的主要形式。 这种流行趋势的出现可以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找到解释。 中国古代人民认为镜子就是天的缩影,因为天是圆的,镜子也是圆的。 镜纽象征着世界的“轴”,代表天地交汇之处。 数量“8”代表着八方:南、北、东、西、西北、东北、东南、西南。 花朵就以这八个方位排布。
对于装饰图案的象征意义,我必须要说花在东方艺术中象征着富贵和完美。 家具上的植物图案装饰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 从古时起,每种花都有其神圣的寓意。 博物馆中刻有牡丹花的铜镜通常是元朝和金帐汗国时期的作品,上面还常刻有荷花、康乃馨、郁金香、百合、菊花等其他植物。 中国学者认为人们对牡丹花的喜好开始于2200多年前的汉朝时期。 牡丹花的优势在于其花朵颜色丰富、抗寒能力强,而且还可以入药。 其 历史 可以追溯到希腊、中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神话传说和艺术作品中。 东干族人认为,牡丹象征着卓越和富有。 很显然,这面铜镜也为辟邪之物,同时还带有富饶的寓意。
铜镜装饰只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小小例证。 在浩如烟海的 历史 长河中,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长期稳定且多样化的联系促进了跨大陆文化交流网络中所有民族的发展。 这些联系主要是指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 毫无疑问,西方地区的许多国家,特别是中亚,都通过与中国成为军事和政治盟友获取了利益。 与中国、罗马帝国以及拜占庭的贸易,为中亚绿洲地区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益,也增强了中国在西方的声望。 即使是长期持续的战争,也因导致个人及整个民族的迁徙而促进了异国文化元素的传播。 这尤其体现在与游牧民族相关的 历史 事件中。 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多个文明的交汇地,又吸收、借鉴了多种文化和世界观,哈萨克斯坦理所当然地成为一座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间友谊与合作的桥梁。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13日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