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来自宜宾珙县孝儿镇山区的考生罗孝典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录取专业为“智能制造与装备类”,这也是他志愿所填报的清华大学专业大类。今年高考,罗孝典以裸分676分加上清华“自强计划”加分50分,总分达到726分。
7月29日下午,标注有“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EMS信件到达珙县孝儿镇邮政快递取件点,罗孝典和父母、弟弟妹妹一起取回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今天拿到快递时,还是有点小激动。”罗孝典告诉记者,根据清华大学的安排,8月14号就要开始军训,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将为军训和大学生活作准备。
罗孝典是来自大山的孩子。他家位于珙县深山之中,父母均是农民,仅有小学文化。家里共有兄弟姊妹五人,一家人全靠父亲挖煤、打工维持生计,母亲则在家照顾孩子。宜宾东辰学校一位老师说,罗孝典是全校家庭情况最特殊的学生,也是最励志的学生。
罗孝典的家在珙县孝儿镇栗香村。他家对面就是一座大山,在2017年公路通车前,从他家出发到孝儿镇赶集,全靠徒步走出山。父亲罗中成现年48岁,母亲陈元秀46岁,二人都是普通农民,均只有小学文化。罗中成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孩子,妻子基本上就在家带娃,靠他一个人挖煤养家。因今年暂未接到活,目前他在孝儿镇周边跑摩托拉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孝典考上大学,按理说该给他买台新电脑、新手机,可是手头没钱,还有点烦恼。”他说。知道妈妈是在为自己的学费发愁,罗孝典安慰妈妈:“我查了一下,大学一年学费4000多元,不贵。”
高二时,热爱学习、勤于锻炼的罗孝典当上班长,还被选为学生会干部,成绩也慢慢追了上来。此时,他也渐渐走出自卑的阴影,开始主动和同学接触、交流,从一个腼腆的山里孩子,变成了乐观开朗的阳光男孩。今年高考结束后,罗孝典决定继续“闯关”,参加2024年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最后顺利通过各项考核,获得50分加分。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罗敏
高考713分,出成绩时还在工地搬砖的状元,后来怎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106年前,梁启超先生为清华学子们做了题目为《论君子》的演讲,梁先生寄希望于他们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并在演讲中引用了文章开头的话语来激励莘莘学子。 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便写进了清华校规,又逐渐演变成了清华的百年校训。
在清华大学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邱勇先生提名表扬了4位新生,林万东很荣幸成为其中之一,林同学身上所体现的寒门学子顽强奋斗的精神,正与清华大学校训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交相辉映,格外闪烁。
自强不息的寒门学子
林万东,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阿都乡的大山沟里。 这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85岁高龄的爷爷,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父亲,正在读书的3个孩子。 一家6口人,仅靠母亲在省会昆明的工地做砖头水泥搬运工赚钱,母亲一人的收入艰难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简单生活。
即便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父母亲也从没有想过让林万东姐弟三人辍学。 也许正是他母亲用自己瘦弱的身体和艰辛的劳动支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更激发了林万东克服困难、发奋图强、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林万东从小就深深地知道,只有考试才是他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这样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更有可能带领全家人走出困境。 林万东不仅克服了生活上的困难坚持学习,而且还非常体谅母亲为全家的付出。
作为一个孝子,他从中学时代开始,每到寒暑假,便会与母亲一起到外地的工地赚钱以贴补家用。 这与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们形成鲜明的对比,贫困的生活没有阻挡寒门学子前进的步伐,努力学习也没有成为逃避家庭劳动的借口,林万东就这样一步步负重前行,直到高中毕业。
工地搬砖的高考状元
时间定格在2019年6月23日,这是云南省公布高考成绩的日子,学生们正心急火燎地查询着成绩,有喜悦的,有沮丧的,然而在昆明的某处工地,我们仿佛依稀看见一个瘦弱的身影,正汗流浃背地在工地上忙着背砖。 不错,他就是林万东。
此刻的林万东,以713分的优异成绩夺得了宣威县高考理科状元,而他却浑然不知。 这大概就是在历经的磨难之后,上天也会眷顾穷人家的孩子。 2019年的夏天,林万东,被清华大学自动化与工业工程专业录取了,顷刻间成为天之骄子,成为人人羡慕的幸运考生。
高考结束后,林万东的家庭环境决定了他不能像其他多数考生一样,一边舒舒服服地待着家里或是外出旅游,一边等待高考成绩的发布。 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同时赚取自己上大学的相关费用,林万东则选择去了建筑工地,与母亲一起打工赚钱,帮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
在林万东身上,我们看到了寒门学子昂扬向上的朝气;他们敢为人生、为家庭、为梦想而奋起的斗志;为改变命运、改变家庭而坚持不懈的努力。 少年强,则中国强。 林万东,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他同时也为年轻一代人树立了积极的学习榜样。
一封自强不息的信
林万东在收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曾写下一封信,他在信中讲述了贫困的家庭状况、母亲为全家的付出、父母对他的期望,以及高考后在工地搬砖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减轻家庭负担,并希望能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
林万东和家人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无比艰辛却又自强不息,正如信的开头“每个农村家庭走出的孩子,‘自强不息’四个字都对他有特别的意义。 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林万东在信中这样写道,“我们一家人在压力下缓步前行,都在期待着黎明的出现。 这个家庭的光明还远未到来,可我已经给家人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万东考入清华大学已经给全家带来了重生的希望,也是改变的开始。 虽然前方的路还遥远,但以林万东的自强不息,我们有理由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正在他们家一步步转为现实。
林万东只是千千万万寒门学子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出生在经济条件非常差的家庭里,他是没有办法选择父母的,但他却通过努力学习、自强不息重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贫困的生活不仅没有压倒他,反而激励他越挫越勇。 “唯有自强不息,才会有日后的无限可能”,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是林万东从多年饱受辛酸到进入中国顶级学府一步一个脚印的真实写照。
这使我不禁想起,那些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寻短见,还有那些逃避压力、不去工作的啃老族,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比起林万东,他们是否觉得汗颜。 林万东在面对重重压力时没有选择屈服,在面对生活苦难时没有选择后退。 他们看到此,是否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是否需要改变,是否需要重新选择人生。
清华校长点名表扬
林万东取得高考状元时还正在工地搬砖的新闻被多家媒体相继报道,一个自强不息的搬砖高考状元瞬间成为了全国人民瞩目的焦点。 林万东的事情感动了媒体、感动了无数人、感动了清华校长,我想,这并不仅仅在于他是高考状元,也不在于他是否考入了清华大学,而是他不屈不挠、勇于承担、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真正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因为他的这种精神正是新生代所缺失的,非常值得年轻人学习和思考。
清华大学是全国学霸的汇聚地,群英璀璨,2019年新入学的本科生有3800多名。 在2019年8月15日本科开学典礼上,邱勇校长点名表扬了武亦姝、刘雨桐、科薇和林万东4位同学。 在说到林万东时,邱校长引用了万东信里的那句“来自云南、坚信‘唯有自强不息,才有日后无限可能’的林万东同学。
林万东只是寒门学子的其中一个,清华邱勇校长点名表扬了他,或许是希望他进入清华大学后,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能继续保持着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未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同时改变家庭的命运,希望他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结语
由隋朝开始的科举考试到如今的高考,可谓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高考给了寒门子弟一个重生的机会,如果有一天金榜题名,那么很可能会逆袭人生。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异、东西部差距、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大,我们惊奇地发现:高考状元或是考上985的学生中的多数人来自于大城市,其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其家庭生活环境也相对较优越。
而对于那些偏远地区、贫困家庭、各方面教育和社会资源困乏的寒门子弟来说,想通过学习来改变人生将会越来越难。 甚至有学者预言:寒门难出贵子。
然而,林万东,用他的自强不息、不畏困难,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寒门再出贵子,也为其他寒门子弟树立了楷模,迈入清华大学,是他人生转折的第一步,祝愿他今后的路越走越顺、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高考状元林万东,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时,正在工地搬砖挣学费,后来呢?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千年前的少年英才李贺,在面临困顿之境时,曾发出“少年应当怀有壮志凌云”的感慨。
自强不息,一直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如今的青少年也应当有李贺的气概,胸怀壮志,自强不息,为自己的未来勇敢拼搏。
在2019年的高考中,就有这样一位少年,他虽出身寒门,却不向命运低头,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考入名校。
高考以713分,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还在工地搬砖挣取学费。 他就是被网友们称为“最励志考生”的林万东。
虽出身贫寒却自强不息
林万东出生于云南宣威一个十分偏僻的小山村。 他的家中一共有6口人,但他的爷爷年迈,父亲患病,姐姐弟弟都在上学,所以只有母亲一个劳动力。
他的母亲为了家人,一人咬牙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在工地做最苦最累的工作来赚取家用。 虽然每日工作辛苦,但仍然无法改变家中贫困的现状。
林万东十分心疼每日操劳的母亲,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走出深山,改变自己的命运,让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而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改变命名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用功读书,不断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深谙此理的林万东在学习方面十分刻苦努力,丝毫不敢懈怠,因此他自小成绩就十分优异。
林万东的父母也十分体谅自己的儿子,从没用成绩来过分苛责自己的孩子,他们看到如此刻苦优秀的儿子,都感到十分欣慰。 林万东一家人就这样,过着贫寒但又充满温馨的生活。
成绩优异,走出大山考入清华
作为学校中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林万东的成绩足以考上一所重本大学,但他并未因此自满,而是带着自信与对未来的期许,参加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的面试。
他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更加精彩广阔。
在面试中,林万东表现得从容自信,不卑不亢,在面试中成功斩获了30分的加分。
这也为他迈入清华校门做了铺垫。 之后他面临的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
在临近高考时,林万东突然出现了焦虑情绪,在亲朋好友和老师们的鼓励与支持下,他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迎接之后的高考。
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一切的偶然都是化了妆的必然。 在2019年的高考中,林万东以713分的优异成绩,成为了当地的理科状元。
12年的求学之路,12年的寒窗苦读,林万东靠着自己的坚韧,为其画上了一个十分圆满的句号。
因为当初通过了清华大学的面试,再加上优异的高考成绩,林万东成功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
考入清华名校固然可喜,但与此同时,对于林万东的家庭来说,他们还面临着一个难题——林万东上大学的学费。
为赚取学费,与母亲一同来到工地搬砖
高考之后,在近3个月的暑假中,林万东并没有像大多数的学生那样,选择外出旅游、沉迷游戏等方式来释放自己参加高考的压力。
母亲为了家中生活操劳的辛苦,林万东都看在眼里,他不忍心再让母亲为了自己的学费奔波。
正所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林万东选择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工地。 他在帮母亲分担高强度的工作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攒一些自己上学的学费。
工地中的工作十分辛苦,但林万东都选择咬牙坚持下来。
在一个十分平常的日子,正在工地搬砖的林万东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当林万东用酸痛的手接过这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通知书时,他和自己的母亲不禁相拥而泣。
尽管身居陋室,但林万东始终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背后深沉的含义。
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对他而言,是新的旅途,是新的生活,他和自己家人的人生也将由此改变。
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他多年来,甘受清贫,从不轻言放弃的坚持与拼搏。
感人事迹被广大媒体报道,被称为“最励志考生”
后来林万东的母亲不忍儿子受苦,不同意再让他来工地搬砖。 这时的林万东也没有因为拿到清华的录取通知书而沾沾自喜或骄傲自满,他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优势,给学弟学妹们补课。
在靠自己的劳动挣取学费的同时,还给学弟学妹们传授了一些自己高考时的经验。
林万东自强不息,靠自己的努力考上清华大学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很快传开,这也引起了广大媒体的注意。
当媒体将林万东的事迹报道后,很多人都为他的坚忍不拔的性格,知恩图报的孝心点赞,并称他为“最励志考生”。
在清华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邱勇还特意提到了新生林万东。 步入校园之后,林万东并没有沉浸在自己成为“网络红人”的虚荣之中,而是静下心来,以更好的姿态来迎接之后的生活和挑战。
如今一年过去,林万东已经适应了清华大学的学习节奏。 尽管清华校园中人才济济,林万东却丝毫没有因此而自卑退却,反而更加斗志昂扬,靠自己的努力与坚持,逐渐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
如果人生可以选择,你会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是选择安居一隅,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还是选择像雄鹰一般搏击高空,用汗水为自己博得更广阔的未来?很明显,林万东选择了后者。
不论是成为当地的理科状元,还是进入清华大学的校门,这一切都是靠林万东的选择,是他为自己争取到的未来。
如今的林万东可以说成为了无数学子心中的典范,他虽出身寒门,却始终怀有一身傲骨,在命运的磋磨下从不言退缩,也因为他的拼搏,才赢得了一路的花团锦簇和光明的未来。
正如他自己在日记本中所写的这样,“唯有自强不息,我们才有日后的无限可能”。
学成返乡恰是一种教育成功
学成返乡恰是一种教育成功
得知自己被清华大学录取时还在工地辛苦搬砖——4年前,发生在云南小伙林万东身上的一幕打动了不少人。 4年后,他的就业选择再次引发关注。 据报道,最近他被拟录用为云南省2023年定向选调生,去向单位为昆明市东川区委办公室。 对此,很多人不解,“走出大山怎么又回去了”“清华毕业当地方公务员,大材小用”。
然而,这两种想法都存在误解,需被纠偏。 职位没有高低、地域没有好坏,只要敢想敢拼,在哪个岗位、哪一方土地都能施展才华、收获精彩。 如果对名校生或者从大山走出的孩子有着过高的期待,不尊重他们意愿,往往容易影响他们的选择,束缚他们的发展。
留在大城市固然有更多机会,但回到家乡一样可以大有可为。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组织引导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支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 由此可见,国家对于乡村振兴的倾力支持、对于乡村人才的重视与呼唤,让返乡青年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也能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教育让乡村的孩子学到知识,树立远大理想,能够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而从小就接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感教育的孩子们,在学成之后,又义无反顾地返回家乡。 这些走出大山的青年愿意回归家乡、建设家乡,恰恰证明了教育的成功。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热爱家乡、愿意回报家乡的人。 曾经“溜索”上学的怒江女孩余燕恰,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学成后的她选择衔泥归巢,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90后”王静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10年前回到家乡教村民种菌菇,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种植优质农产品的经验,让更多人过上了好日子;苗家女孩施林娇大学毕业直播家乡风景风俗,助当地特产走出大山,越来越多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孩子,学成归来建设家乡,用诚意和知识回馈故里,他们不应受到质疑,而应收获掌声。
对于返乡青年来说,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为的是不辜负教育的善意、社会的善意。 面对质疑的声音,许多返乡青年没有过多解释,而是埋头苦干,用行动交出答卷。 曾经许愿“走出大山”,而今义无反顾回归大山。 他们的逆行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高的价值追求。 走出去是为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收获知识;回到家乡,是为了学以致用,创造更美好的家园。
未来,新时代的返乡青年们应将个人事业与家乡命运相连,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铸就新的历史伟业贡献青春力量,用奋斗回答时代之问、青春之问。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融汇在对事业的追求中。
对于全社会来说,只有尊重职业选择、减轻返乡青年身上的“包袱”,才能让他们轻装上阵、勇往直前。 给他们时间与信任,让他们回到家乡闯出一片天。 与此同时,职能部门也要为返乡青年提供“硬支撑”,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回应返乡青年的诉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让青年人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