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原标题:历史上的今天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诞辰

1861年的今天,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出生。泰戈尔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据统计泰戈尔一生总共写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还创作了1500多幅画和众多歌曲,其作品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界限。


学习历史上的今天意义

意义如下:历史上的今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支持: 我们普通的人过每一天都当成普通的一天来过,但是你是否曾想过,在历史上的今天也许意义十分的重大,你否曾想过,今天的平淡,也许曾经以前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惊心动魄。 用声音来告诉你,戴上耳机,让你听一听历史上的每一个故事,一天一个,让你可以更好的了解历史,记住历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忧眼前不虑长远,终有大患!: 让我们警钟长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历史是一面人类必须面对的镜子。 比照时,人类需要重新反思和积累智慧;比照时,人类也需要审视自身尚存的罪恶因子。 回望历史,纪念苦痛,不是为了再一次谴责彼时的战犯,而是为了当今世界的现在和明天,是为了人类对历史荣辱的集体认知和记忆,是为了形成全球性的善性价值体系。 :古人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研究历史的目的不在于了解过去,而是要明白未来的路怎么走,现在该如何做。 然而,我们似乎是一个善于遗忘的民族,有意无意地遗忘了很多历史。 :疑今察古 鉴往知来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管仲)口号:每天一顿文化早餐。 喝一杯清香早茶,品一顿文化早餐。 历史上的今天 只因有你陪伴 相约相守!:昨天是历史,今天是开始,明天是未来:历史是一面镜子,镜者,鉴也。 镜子的意义在于让人们有所借鉴,以便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历史撞击着我们的心灵:人并不仅是为自己活着,还担有对他人,对祖国的责任。 历史正是这样一面明镜,让我们都来关注阿坝州历史上的今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每每抚今追昔,我们总能收获很多很多…… 以上10点,小妮子奉上,请笑纳!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今天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1、孟姜女哭倒长城。

孟姜女为陕西人,年十六,一天在家后园洗澡,被逃进园中躲避抓夫修长城的范杞看到,于是孟姜女就嫁给了范杞,在他们成婚之际被官府发现,于是将范杞抓到山海关修长城。这一去就是三年,杳无音信。北方冬天寒冷,孟姜女就做好棉衣,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山海关寻夫。

可是她的丈夫已经因修长城累死,埋在长城下面。孟姜女悲痛至极,哭声震天动地,终于将修到海边的长城哭倒,孟姜女寻到丈夫的尸骨埋葬地,自己投海自尽。

2、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

伍子胥携楚太子建之子胜逃奔他国,被楚兵一路追杀。然而,昭关被右司马远越领兵把守,很难过关。扁鹊的弟子东皋公就住在山中,他从悬赏令上的图中认出了伍子胥,决定帮助他。东皋公把二人带进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连七日,却不谈过关之事。

伍子胥实在熬不住,急切地对皋公说“我有大仇要报,度日如年,这几天耽搁在此,就好像死去一样,先生还有什么办法呢”。东皋公说“我已经为你们筹划了可行的计策,只是要等一个人来才行。”伍子胥犹豫不决,翻来覆去,不觉捱到天亮。

东皋公一见他,大惊道“你怎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伍子胥一照镜子,果然全白了头,不由暗暗叫苦。皋公反而大笑道我的计策成了,几日前,我已派人请我的朋友皇甫讷来,他跟你长得像,我想让他与你换位,以蒙混过关。

你今天头发白了,不用化妆,别人也认不出你来,就更容易过关了。当天,皇甫讷如期到达。皋公把皇甫讷扮成伍子胥模样,四人一路前往昭关。守关吏远远看见皇甫讷,以为是伍子胥来了,传令所有官兵全力缉拿之。伍子胥二人趁乱过了昭关,待官兵最后追拿到皇甫讷时,才发现抓错了。

3、岳飞的出生。

那是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外面吹着寒风,突然在一个农居的小房子里传出一阵又一阵婴儿的哭声,岳飞就在这天下午出生了。

岳飞在妈妈怀里不停地哭着,小脸涨得通红,岳飞的爸爸在旁边来回走着不停地拍着脑门,哎,该给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呢?正好这时候,小房的上面正好有一只大鸟嘴里哇哇叫着飞了过去,岳飞的爸爸脸上露出了微笑:对,就把这孩子叫做岳飞吧。希望他以后能像大鸟一样展翅高飞。

岳飞非常喜欢看书,喜欢学习。他常常看书到深夜。岳飞从书中知道了很多的知识,比如说要尊老爱幼,要懂礼貌。他还非常喜爱看打仗的书,他想长大以后做一个大将军,率领一支军队去保家卫国,去帮助国家不受到别人欺负。

4、戚继光斩子的故事。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抗击倭寇,几次大的战役都连战连捷,打得倭寇是闻风丧胆。有一次,戚继光率领军队在台州府围剿一股倭寇,倭寇与戚家军接战之后,很快大败,有一股残敌想绕道城北的大石退守仙居。

为了彻底消灭这股倭寇,戚继光立即命自己的儿子戚印为先锋,率领军队抄近路在白水洋常风岭一带伏击。临行前戚继光一再交代戚印,与倭寇接战之后,不要急于求胜,要佯装失败,将敌人诱至仙居城外再予以反击,以迫使城中的倭寇出援,一举歼灭。违反军令者要按军法处置。

戚印率军到达常风岭之后,将军队埋伏在山道两旁的树丛中,此时,倭寇的队伍也沿着这条山道开了过来,前面还押着一些抢掠来的妇女和牛羊等,戚小将见后,气愤万分。再也沉不住气,马上下令军队展开总攻,一时间矢石齐飞,刀枪猛舞,喊声震天。戚印只顾了奋勇杀敌,竟然忘记了父亲临行前交代的只许败不许胜的交代。

霎时就将敌人全歼在山道之上。后来戚印率军回营,将士们都言戚印作战勇敢,杀敌有功。但戚继光却在在听完儿子禀报之后,勃然大怒。说他违反军纪,不服从指挥,应该以军法处置,便命将校将其绑出辕门外正法。

诸将虽然苦苦求情,说戚印虽然是触犯了军令,但其大败倭寇,也是有功之臣,可将功抵罪。但戚继光却认为戚印明令故犯,贻误军机,不容不诛!若是不杀则军纪难以严明如初。最终,还是斩了儿子。

5、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srwj168.com.cn/keji312/7841.html
大运河畔变身热门打卡地 文化中国行
时政Vlog丨习主席访塞临近 带你感受 塞铁 的真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