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报道
今年,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国热词。与此同时,长期耐心资本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充足的血液和养分,“投早、投小、投科技”仍然是最具共识的投资方向。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环境下,科学家和投资人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
7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创投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成功举办“培育‘新质生产力’:科学家与投资人共赴创变之路”闭门研讨会,共同就为中国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助力,探索未知领域、创造社会价值、延展资本价值,资本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等话题展开讨论。
(光速光合合伙人蔡伟)
光速光合合伙人蔡伟从募资、投资、退出角度分享了全球创投基金领域趋势,并介绍了团队在中国投资科学家创业的选择偏好。
蔡伟介绍,光速光合在独立运营管理的基础上,坚持全球化平台资源联动。他分享说,全球LP仍有配置中国资产的需求,尤其欧洲、中东和亚洲LP会继续对中国进行投资。联系到当前人民币基金的退出挑战,他表示,退出难并非中国市场的人民币基金独有,对于全球LP来说,“是否(在一个地区)作资产配置主要看回报。只要回报比别人好,他们一定会来投资。”
作为一家植根中国创投行业13年的头部双币基金,光速光合团队从11年前开始投硬科技,七年前开始布局绿色科技。在他们的已投项目中,不乏科学家创业项目。
蔡伟在发言中介绍了光速光合团队投资科学家创业和教授创业项目的选择偏好:第一,关注细分领域更快商业化的可能;第二,关注创始团队的背景和能力构成,更为看好师生联合创业项目。
2023年年初,光速光合完成对珈钠能源Pre-A轮数千万人民币的独家投资。并在半年后公司的Pre-A+轮融资中,再度加注。
资料显示,珈钠能源董事长、首席科学家曹余良是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导。珈钠能源总经理范海满是曹余良的硕士研究生,在锂电行业有十几年的研究经历,有丰富的电池行业运营管理经验。
在蔡伟看来,曹余良教授拥有前沿技术研发领域的多年积累,范海满总经理在技术落地方面经验丰富,加之师生关系的天然纽带和互信作用,构成了创始团队的绝佳组合,成为公司在聚阴离子路线上走到行业最前端的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