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艺术和时间的萌生也是趣味和诗意的萌生

油画

《兔子医生》 黄永玉 纸本水墨设色 2022年 《惊蛰》 魏晋 喷漆不锈钢管结构、化纤绳网、塑料毛刷、塑料尼龙捆扎带 2023年 《罗马猫》 黄永玉 纸本水墨设色 1996年 《泞》 赵半狄 树脂、钢结构、金属板 2023年 乾隆款红花双龙纹高足瓷碗 清代 《熊猫》 吴作人 纸本水墨 现代 《刺猬之道》 黄永玉 纸本水墨设色 2003年 《四合院》 吴冠中 布面油画 2003年 《一生悬命》 徐累 纸本水墨设色 2009年

◎王建南

展览:萌生——从齐白石到黄永玉

齐白石

展期:2024年7月10日-10月13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萌生——从齐白石到黄永玉”艺术展,从“动物”话题徐徐展开,巧妙地切换到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之中,从艺术的角度探讨了人与动物自远古以来形成的相爱相生的关系。

水墨的萌生

展览题目中的“萌生”,指自然界中万物在生发初始阶段的状态。进入展厅,迎面“撞”上了兔子,整面墙上印着齐白石的黑白双兔和黄永玉的蓝兔,点明本展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的一条,从齐白石到黄永玉的作品作为展陈主线;暗的一条,借兔子带出“卯”的本义——萌生的时刻。古人说:卯,律合夹钟,万物萌芽。

对此,苏轼有个生动的比喻。他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开篇中写道:“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他说竹子刚拱出地面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在随后的叙述中,苏轼提出了他的画竹主张——胸有成竹,这个脍炙人口的成语画龙点睛般的说明了萌发与成熟之间的关系:在萌生阶段即已蕴含了今后成长所需要的全部要素。当我们想画出竹子的时候,一定是在心目中已经看到了竹子。

这个道理可以用齐白石所画的兔子来说明。从表面上看,他画了一黑一白两只兔子,实际上展现了一种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追求质朴与纯净。这种审美观的背后是中国人朴素的哲学观:黑为实,白为虚,黑白相应,阴阳相生。阴阳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本展的主题“萌生”离不开对这一中国人自洪荒时代逐渐形成的根本性观念的阐释,当然是从艺术的角度。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与职业绘画相对的是文人绘画。读书人从小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绘画造型训练,他们对万事万物的理解通过手中本来用于书写的毛笔来表现。因此,在从事绘画时,文人便直接依靠从书写中锻炼出来的笔法去描绘事物,于是,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与职业画师用笔用色的差别。文人画家重视以纯水墨表现他们目之所及,强调以书法性的笔墨抒发心之所想。因此,传统文人水墨画的萌生离不开书法这个前提。而北宋的苏轼便成为中国文人绘画史中最为重要的开创者,是他首先大力提倡文人画,并带动了一批同僚及门生进行这方面的实践。这一进程经历了宋元明清,直至本展中的齐白石,再传到与他相差一个甲子的黄永玉。

一幅标准的文人画须具备四个要素:诗、书、画、印。在文人心中,这四者构成一个起承转合的内在联系。文人画最看重的不是画,而是画上所题内容,即所谓“诗”,可以题一首诗,也可以写一段话。齐白石与黄永玉均擅长此道,后者更是把题诗转换成了寓言式的题记和日记式的生活记录。

例如,2022年的重阳节,黄永玉是在协和医院度过的。他专门画了一幅《兔大夫》,题跋里说自己九十九岁过九九重阳节还真是碰巧了,显然是借此抒发了人生百年之感慨。在《刺猬之道》中,他写道:“严冬来了,刺猬躲在窝里,天气太冷,大家凑在一起,冀图求得温暖。挤紧了,刺扎着别个的肉;远了,又冷。最后得了个看来平常的经验:保持正常适当温度要有适当距离。孔夫子说,某一种人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就是看穿了这个现象。”当观众读懂了这段文字,再欣赏三只并排的小刺猬,便能会心一笑,因为画家不再是描摹自然界中单纯的生物形象,而是借它们诉说人生中的感悟。这感悟里,既有生存的智慧,也有长者的叮咛。

趣味的萌生

黑与白给艺术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趣味,每一位不因循守旧的画家都在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黑白”画题。

展厅中与齐白石的黑白兔相映成趣的是吴作人画的《熊猫》。吴作人本是学油画出身,当了一辈子的美院老师,进入晚年,他创作了大量的水墨画,“熊猫”这个题材就是他画出名声的。水墨与熊猫的结合是古代画家未曾涉及的领域,可算是独辟蹊径。另外,水墨与熊猫黑白相间的毛色正好相配。

晚清的任伯年则喜欢画猫,他笔下的猫或是慵懒地卧在假山石上晒太阳,或是穿行于庭院中的芭蕉叶间。猫在艺术世界的角色并未止步于此,在当代艺术中,猫俨然成为安逸氛围的拟人化主角。黄永玉1996年所绘的《罗马猫》中有一只大大的懒猫正在酣眠之中。他说古罗马皇帝爱猫如命,那时的大街小巷游猫如织。在另一幅画中他题写道:“猫走了,笑声还留在墙头。”现实中缺失的松弛与孩子气,在艺术中得到了宣泄与安放。

另一位清代画家虚谷喜欢画小松鼠,他喜好用干笔渴墨一根一根地画松针,最后用枯笔在松叶间干擦出一个毛茸茸的小松鼠。极干极淡的墨却能产生如此强烈的生动效果,令我们惊叹于水墨之妙趣。与虚谷的笔墨形成反差的是大写意画家李苦禅,他画的《松鹰图》极尽水之能事。舔完墨的毛笔必要蘸足清水,湿湿的大笔头在画家的驱使下在生宣纸上尽情挥洒,蓬松饱满的鹰羽衬托着机警的眼睛,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趣味的萌生往往要求艺术家不拘一格。认真观察自然界的动植物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所用材料的特性来进行针对性的艺术构思,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当代艺术家赵半狄选用树脂、钢结构和金属板等复合材料塑造的熊猫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他将熊猫的憨态转化成一种勇往直前的冲劲。这件被命名为《泞》的雕塑可以摆放在任何场景之中,随着周围环境的变换,营造出不同的感染氛围。在“萌生”展中,它被安置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大厅一角,并不那么显眼。而它的高光时刻则是数月前在泰康美术馆赵半狄个展期间,这只作奋勇向前状的胖熊猫伫立在CBD写字楼间高高的基座上,周围是都市的高楼大厦和步履匆忙的上班族。当你急匆匆赶往地铁口时,猛然抬头望到这只“奋斗”着的熊猫,有没有一种“我即是它”的代入感?这件当代艺术作品会带给都市人一种禅宗里所说的“当头棒喝”的顿悟感。趣味也在此刻萌生,并像一阵清风掠过你紧绷的神经。

艺术

时间的萌生

中国古人怎样观测时间?怎样看待时间?怎样把对时间的体会表达出来?二十四节气无疑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是将科学的观测与劳动的智慧融为一体的杰出创造。

绝大部分观众在参观本展时都会忽略《惊蛰》这件大型雕塑。它就“趴”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外的绿色草坪上,像一只巨大的“怪物毛毛虫”,聆听着大地关于春天的回声。这件由综合材料制作而成的雕塑是艺术家魏晋对于时间的思考,也体现了他从二十四节气中找到的答案。

十二生肖也承载了时间,既体现了动物的意象与人的运命之间的关联性,又将阴阳五行的思想与人的精神信仰进行了一次智慧的匹配。

齐白石活到94岁,一生作画4万多件,却极少画十二生肖。他曾说明原因:“为万虫写照,代百鸟传神,只有天上之龙,无从见得,吾不能画也!”不画没见过的东西,这是齐白石创作的一个原则。这一点在十二生肖这个题材上得到了验证。他存世的此类作品极少。可是,他画了大量的钟馗,难道他见过此人?因此,“不画没见过的”只是老画师的一种托辞,也许他是在回避岁月流逝的脚步。

换到比齐白石小60岁的黄永玉身上,却全然没有这些限制,他特别爱画十二生肖,曾连续12年画了12套十二生肖。本展展出了他创作于2012年的十二生肖(绘画12件),配合展出了12件十二生肖雕塑,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展区。黄永玉的十二生肖色彩鲜艳,在造型基调上,他设定了四种类型,虎、马、龙、蛇、鸡代表威武,牛、羊、猪代表朴实,鼠、兔代表机灵,猴、狗代表诙谐。对比齐白石的十二生肖,差异鲜明。虽然本展只从北京画院借来了齐白石的一幅《虎》,但是也足以看出齐白石的传统水墨与黄永玉的现代水墨是不同的。

吴作人

其实画十二生肖就是在描绘时间和性格。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不仅是一种形象生动的纪年、纪月的方法,更已经与每个人结合起来,赋予每一种动物以人的性格。比如狗,齐白石画的狗,嫉恶如仇,对着不法之徒狂吠不已。黄永玉却描绘了狗的一种讨人厌的习性——随地大小便。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齐白石画了正面,黄永玉揭示了背面。

诗意的萌生

苏轼称赞唐代诗人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曾写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点明了诗与画之间存在着一种相通的联系。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曾写:“时光在院子里下着无子的棋。”对于这样一句简单之极又意味无穷的诗,什么样的绘画可以描绘出这样的意境呢?吴冠中在84岁时创作的油画《四合院》给出了完美的阐释。

画家给观众呈现了一个空中俯瞰的视角,一座老北京的四合院,黑色的瓦顶,白色的地面,灰色成为两者之间的过渡色,这也是阳光投下的影子,是时间的印迹。这片灰色的阴影应和着博尔赫斯诗句中的“无子的棋”,画意与诗意由此达成了完美的重合。

中国艺术家尤其擅长借助水来表达诗情画意。在本展“池趣琐话”单元中,展陈围绕着田园、池畔、沙洲、岸汀展开,集结了齐白石、黄永玉、吴冠中、黄胄、李苦禅等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展现了如何从画境抵达诗境的艺术巧思。

齐白石早年的书斋自命名为“借山馆”,形象地表达了他“借山娱目”的创作理念。他在早年做木工雕花师傅之余,悉心观察自然,及时记录下所见所感。他最喜欢观赏家门口那一池塘的荷花,倾听荷叶间的蛙鸣,忘情于水底下鱼虾悠游藻间。

齐白石之虾蟹,或跻于水畔清溪,或横行于“苍绿错杂”。笔笔相生、笔笔相应,历经几十年苦功方才“得其精神”。展厅中的此类作品多为第一次展出,可见齐白石早年创作的心得。

为了体现画中的水感,这一单元特别选用了一种装修材料——不锈钢水波纹板,竖立在展厅中,形成一道道银色的屏风,以此来营造水波荡漾的氛围,烘托画中的诗意。

黄永玉围绕水景展开的创作与齐白石有很大的差别,他的这部分作品既有传统水墨的笔墨展现,也运用了大量当代水墨的形式语言,其最大特色在于诗意与讽喻并置的轻松诙谐之感,流动于画面之中,形成诗意的另一种真趣。

众所周知,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与古典诗词截然不同。从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正在努力用视觉语言阐释这些文字的意涵。画家徐累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作品《一生悬命》是整个展览的最后一件作品,显然是策展人的有意安排。画中一片幽幽的蓝光,如寂静的月光洒在庭院中。画幅下方是几块假山石,像是沉在了水底。半空中悬着一根细细的钢索,一具史前时代翼龙的完整骨架正在上面行走,生命已悄然而逝,大鸟却依然迈着脆弱的脚步,踟蹰于生命的一呼一吸之间。这种超现实主义的画风来自于对西方20世纪现代艺术的借鉴,也根源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德国艺术家小汉斯·荷尔拜因所创作的一套木刻版画《死神之舞》。在这一时刻,时间凝固了,原始的生命力却突兀地展现在现代人的眼前,毫无遮掩。

黄永玉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演化进程中,一些动物被驯化,成为人类的亲密伴侣;一些动物被神话,成为原始崇拜神秘力量的化身;一些动物被抽象化,成为人类各种理念表达的符号。一部人类文明史处处离不开动物元素。

本次展览以“萌生”为主题,以动物题材的各类艺术品为切入点,最大限度将人与动物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相互交往的印记呈现给当代人,以期展开一场人类情感的共同追忆,从而探究艺术创作之源最初的萌生之地。

图片来自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匆匆》

朱自清 《匆匆》 鉴赏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谈起朱自清的《匆匆》,不由使人想起高尔基咏物言志的名篇《时钟》。 尽管格调各异,但两位作家不谋而合,抓住人们日常习见而又易于忽略的物象,或寄情述怀,或生发议论,感叹韶华易逝,人生短促,亟需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有所作为。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时当五四运动落潮之际。 朱自清面对令人失望的现实,心情苦闷,念旧、低徊、惋惜和惆怅之情不能自己。 但朱自清毕竟是一个狷介自守、认真处世、勤奋踏实的人,虽感伤而并不颓唐,虽彷徨而并不消沉。 他在1922年11月7日致俞平伯的信中曾披露了自己矛盾的思绪:“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深感时日匆匆到底可惜”,决心“丢去玄言,专崇实际”,实行“刹那主义”。 俞平伯曾评论朱自清的“这种意想,是把颓废主义与实际主义合拢来,形成一种有积极意味的刹那主义”,这种刹那观“在行为上却始终是积极的,肯定的,呐喊着的,挣扎着的”(《读〈毁灭〉》)。 了解朱自清写作《匆匆》时的心态,有助于把握作者对光明流驶而触发的独特审美感受。 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在人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 朱自清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捕捉住时光逝去的踪迹。 文章起首,作者描绘了燕子去了来,杨柳枯了青,桃花谢了开的画面,以自然物的荣枯现象、时序的变迁作渲染,暗示时光流逝的痕迹。 作者由此想起自己二十四年共八千多个日子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无影无踪,“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 作者再进一步,具体而微地刻绘了在日常生活中吃饭、洗手,上床乃至叹息的瞬间,时间就此“逃去如飞”,自己过去的日子犹如“被微风吹散了”的“轻烟”,“被初阳蒸融了”的“薄雾”那样消逝。 作者深感既然“来到这世界”,就不能“白白走这一遭”,层次井然地揭示了题旨。 朱自清珍惜寸阴的思想无疑与古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箴言的精义暗合,但因朱自清“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山野掇拾”》),这一写法就使空灵而抽象的时间概念化为具体的物象,给人以真切的质感和强烈的流动感,仿佛成为人们朝夕与共的伴侣,鲜活灵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引人注意的是,在时间的悄然流动中,在仅只六百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朱自清运用多种修辞方式,委曲尽致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清晰地把握住他的意念流动的脉络。 文章开头,作者以三个排比句来描写春景,把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跟与之相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相映衬,使人想起时光的流逝,引动思绪,点出题眼,以抒情性的设问句式,提出时间是被人“偷了”,还是“自己逃走了”的问题,深感时不我待。 然后,在第二、三段,紧接着前面的设问,引出另外的问题,作者把自己过去生命时间的流喻作一滴水,把大自然“时间的流”比作大海,以渺小和浩瀚两相对比,抒发了伤时而又惜时的感喟。 在时光来去匆匆中间,以拟人化手法,赋予时光的象征太阳以生命,说太阳在自己身旁悄声地挪移,伶俐地跨过,轻盈地飞去,作用为此而感到茫然和惶恐。 他借饶有情味的太阳之匆匆出没,寄托奔涌的情思,深化题旨。 最后在第四段内,作者全用设问句来追寻自己过去生命”游丝样的痕迹”,显示了对生命价值的严肃思考和对生活执著的追求,并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作结,与开头反复和呼应,表现了难以平静的心情。 作者一方面发挥奇妙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用贯穿全篇的十一个设问或反问句,作为情绪发展的线索,借有限的物象,展示无限的思绪,并借助于精巧的构思,把“磅礴郁积,在心里盘旋回荡”已久的感情加以极尽“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短诗与长诗》)的表达,叩人心扉,耐人吟味。 朱自清凭籍对客观事物的精微观察和体验,以流动的传神的笔触,通过融情入景的写法,显示了绘画的美和诗意的美。 譬如,他笔下的太阳,已非通常的自然景物,而是作者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作者将主观感情和客观外物融合而成的主客观统一体,形神兼备,情韵独特。 语言具有节奏感和旋律感,在朴素平淡中散发出浓郁的抒情气息,达到富于诗情画意的美学境界。 全文以格调、词藻、情意和风神的美,深深吸引着不同时代的读者。 朱自清以“匆匆”为题来抒写时间是难得而易失的感受,这题目本身既蕴含有浓冽的情味,又潜隐着生活的理趣。 他是大学哲学系毕业生,往往情不自禁地以哲人的眼光观察和思索社会人生问题,在不少散文中以诗人一般的抒情笔调描写日常生活,蕴理于情,使作品带有哲理意味,意蕴趋于深厚。 在本篇中,作者对时间问题的思考,围绕着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进行探索,在其间流露的寂寥惆怅而又激情难抑、苦恼彷徨而又切实追求的矛盾心情,固然代表了“五四”时期追求进步,一时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知识分子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反映了时代情绪,但他那种珍惜寸阴、热爱生活、励志向上的人生态度,更给广大读者以启迪,由此引发联想,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有捕捉住现在,才能把握住未来。 由于朱自清努力追求生活的真趣,萌生了新异的感受,作品就会富于理趣,警世醒人。 《匆匆》的格调委婉、流畅、轻灵、悠远。 全文篇幅短小,结构较为单纯,句式大多简短,燕子、杨柳、轻烟、微风、薄雾、初阳、蒸融、游丝等词语飘忽灵动,意境清隽淡远,通篇显得和谐匀称,融洽得体,而这一切又是与作者为寻觅时光流逝的踪迹,以表现思想情绪的微妙流动相一致。

趣味

匆匆一文中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

表达了作者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谈起朱自清的《匆匆》,不由使人想起高尔基咏物言志的名篇《时钟》。 尽管格调各异,但两位作家不谋而合,抓住人们日常习见而又易于忽略的物象,或寄情述怀,或生发议论,感叹韶华易逝,人生短促,亟需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有所作为。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时当五四运动落潮之际。 朱自清面对令人失望的现实,心情苦闷,念旧、低徊、惋惜和惆怅之情不能自己。 但朱自清毕竟是一个狷介自守、认真处世、勤奋踏实的人,虽感伤而并不颓唐,虽彷徨而并不消沉。 他在1922年11月7日致俞平伯的信中曾披露了自己矛盾的思绪:“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深感时日匆匆到底可惜”,决心“丢去玄言,专崇实际”,实行“刹那主义”。 俞平伯曾评论朱自清的“这种意想,是把颓废主义与实际主义合拢来,形成一种有积极意味的刹那主义”,这种刹那观“在行为上却始终是积极的,肯定的,呐喊着的,挣扎着的”(《读〈毁灭〉》)。 了解朱自清写作《匆匆》时的心态,有助于把握作者对光明流驶而触发的独特审美感受。 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在人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 朱自清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捕捉住时光逝去的踪迹。 文章起首,作者描绘了燕子去了来,杨柳枯了青,桃花谢了开的画面,以自然物的荣枯现象、时序的变迁作渲染,暗示时光流逝的痕迹。 作者由此想起自己二十四年共八千多个日子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无影无踪,“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 作者再进一步,具体而微地刻绘了在日常生活中吃饭、洗手,上床乃至叹息的瞬间,时间就此“逃去如飞”,自己过去的日子犹如“被微风吹散了”的“轻烟”,“被初阳蒸融了”的“薄雾”那样消逝。 作者深感既然“来到这世界”,就不能“白白走这一遭”,层次井然地揭示了题旨。 朱自清珍惜寸阴的思想无疑与古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箴言的精义暗合,但因朱自清“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山野掇拾”》),这一写法就使空灵而抽象的时间概念化为具体的物象,给人以真切的质感和强烈的流动感,仿佛成为人们朝夕与共的伴侣,鲜活灵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引人注意的是,在时间的悄然流动中,在仅只六百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朱自清运用多种修辞方式,委曲尽致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清晰地把握住他的意念流动的脉络。 文章开头,作者以三个排比句来描写春景,把燕子再来,杨柳再青,桃花再开,跟与之相反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相映衬,使人想起时光的流逝,引动思绪,点出题眼,以抒情性的设问句式,提出时间是被人“偷了”,还是“自己逃走了”的问题,深感时不我待。 然后,在第二、三段,紧接着前面的设问,引出另外的问题,作者把自己过去生命时间的流喻作一滴水,把大自然“时间的流”比作大海,以渺小和浩瀚两相对比,抒发了伤时而又惜时的感喟。 在时光来去匆匆中间,以拟人化手法,赋予时光的象征太阳以生命,说太阳在自己身旁悄声地挪移,伶俐地跨过,轻盈地飞去,作用为此而感到茫然和惶恐。 他借饶有情味的太阳之匆匆出没,寄托奔涌的情思,深化题旨。 最后在第四段内,作者全用设问句来追寻自己过去生命”游丝样的痕迹”,显示了对生命价值的严肃思考和对生活执著的追求,并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作结,与开头反复和呼应,表现了难以平静的心情。 作者一方面发挥奇妙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特别是用贯穿全篇的十一个设问或反问句,作为情绪发展的线索,借有限的物象,展示无限的思绪,并借助于精巧的构思,把“磅礴郁积,在心里盘旋回荡”已久的感情加以极尽“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短诗与长诗》)的表达,叩人心扉,耐人吟味。 朱自清凭籍对客观事物的精微观察和体验,以流动的传神的笔触,通过融情入景的写法,显示了绘画的美和诗意的美。 譬如,他笔下的太阳,已非通常的自然景物,而是作者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作者将主观感情和客观外物融合而成的主客观统一体,形神兼备,情韵独特。 语言具有节奏感和旋律感,在朴素平淡中散发出浓郁的抒情气息,达到富于诗情画意的美学境界。 全文以格调、词藻、情意和风神的美,深深吸引着不同时代的读者。 朱自清以“匆匆”为题来抒写时间是难得而易失的感受,这题目本身既蕴含有浓冽的情味,又潜隐着生活的理趣。 他是大学哲学系毕业生,往往情不自禁地以哲人的眼光观察和思索社会人生问题,在不少散文中以诗人一般的抒情笔调描写日常生活,蕴理于情,使作品带有哲理意味,意蕴趋于深厚。 在本篇中,作者对时间问题的思考,围绕着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进行探索,在其间流露的寂寥惆怅而又激情难抑、苦恼彷徨而又切实追求的矛盾心情,固然代表了“五四”时期追求进步,一时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知识分子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反映了时代情绪,但他那种珍惜寸阴、热爱生活、励志向上的人生态度,更给广大读者以启迪,由此引发联想,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有捕捉住现在,才能把握住未来。 由于朱自清努力追求生活的真趣,萌生了新异的感受,作品就会富于理趣,警世醒人。 《匆匆》的格调委婉、流畅、轻灵、悠远。 全文篇幅短小,结构较为单纯,句式大多简短,燕子、杨柳、轻烟、微风、薄雾、初阳、蒸融、游丝等词语飘忽灵动,意境清隽淡远,通篇显得和谐匀称,融洽得体,而这一切又是与作者为寻觅时光流逝的踪迹,以表现思想情绪的微妙流动相一致。 回答者: 冷大虫 | 四级 | 2007-4-13 20:39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 文章以哀婉的笔调抒写了一个旧时代文人处于一个动乱的年代里,面对“逃走如飞”的匆匆时光而产生的那种无奈与怅惘。 文章用语讲究:一是巧用修辞,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可视可感的物象。 二是句式的整散结合,加上口语叠词的运用,读来很有音乐的节奏美,典雅至致。 回答者: dingwenting8 | 六级 | 2007-4-13 20:40 对父亲的爱 回答者: UnderHell | 二级 | 2007-4-13 20:41 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回答者: zhzhyuan96 | 一级 | 2007-4-13 20:44 表达了作者恨时光太短,不能重新来过,表达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 回答者: | 一级 | 2007-4-13 20:44 吾辈更应惜秒阴——《匆匆》试析 刘心爽 鲁迅先生在评价“五四”以来文学创作的成绩时,曾有过这样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朱自清先生就是“五四”以来灿若群星的散文作家中成就杰出的一位。 他的别开生面、诚挚感人的散文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具有历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匆匆》就是其中之一。 《匆匆》所借以抒情的具体物象是极难把握,极难表现的虚无缥渺的时光。 然而作者的生花妙笔却能赋予这一“无形物”以具体可感、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且藉此淋漓酣畅地抒发了作者满腔情怀。 文章运用了诗的托物起兴的开头方法。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一气呵成的三个排比句,诗意浓郁。 以有规律可把握,有踪迹可寻觅,去而复返,失而复得的燕子、杨柳、桃花来借物起兴,反衬匆匆飘逝,无迹无痕的“时光”。 紧接着是一连串四个设问,问而不答,但读者稍假思索,却自可得出答案。 这种表现方法新颖别致,同时也耐人寻味。 从语言风格上看也是飘忽即过,如白马过隙,如匆匆一瞥。 这一段说得明白晓畅,去又略带几分朦胧含蓄,开始表现出一种统摄全文的轻灵的意境来。 第二段,紧扣“匆匆”落笔,“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是扪心自问,也自然地开始将“我”融入文中,以“我”的生活为叙写内容了。 “八千多日子”是转了半个圈子的记实。 作者生于一八九八年,至写作该文的一九二二年,共度过了二十四个春秋,每年365天,共8760天,也正是作者概说的“八千多日子”。 “象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是生动的比喻,是为了进一步烘托、渲染“匆匆”的气氛。 而结尾的“头涔涔而泪潸潸”作者因岁月流逝,壮志未酬而空虚惆怅的内心世界的敞露。 这是感情的表白,却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化意于事,写自己念及光阴虚度时诚惶诚恐的表现。 “头涔涔”是极言作者因猛省自己蹉跎岁月,深感愧赧,而额头上汗流如注:“泪潸潸”却是表现作者因光阴虚度,无所成就而泪水纵横。 言为心声,形为意表。 外貌若此,心情如何自然不言而喻了。 这一段言约而事丰,可谓着墨不多儿尽得风流。 时光的流逝是每一个人都亲身经历的,但可以说大都司空见惯,熟视无睹。 怎样才能使人们对此有具体形象的感受呢?于是第三段作者围绕“我”的一天日常生活,从人们都必须亲身经历的琐事入手,浓墨重彩地描绘时光的匆匆流逝。 朱自清曾这样说过:(写文章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 ”这一段描写就是他这种创作理论的实践,堪称为精雕细琢,针脚绵密的“加倍”描写。 请看“日子从水盆里过去”,“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些具体且略带夸张的描写已够新颖,“加倍”了,但接下去的描写则更为别致,夸张的意味也更浓了。 “伸手遮挽时,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这样的描写的确让人从熟悉的生活中“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 而最末的“我的掩着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更是出神入化之笔了。 叹息不过在短暂的几秒钟内,而此间内,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时光却连照面也不打,就仅以轻盈的身影一晃而过。 这里夸张的描写加倍用力。 而时间转瞬即逝的特点也藉此而神韵全出。 朱自清笔下的“时光”正如置放在显微镜下的观察物,经过几百倍乃至上千倍的扩大,至细至微处也清晰可辨,历历在目,这一段是全文最着力的部分,作者为了更加显豁地表现时光的迅忽,描写是步步紧逼,越来越匆匆。 一开始,借以表现时光流逝的事物所绵延的时间还比较长,如“早上起来”、“洗手”、“吃饭”、“默默时”,与此相对应的时间的流逝也还不是十分迅疾,而只是“挪移”,“过去”。 接下去用以比喻的现象经历的时间更短促,时光的飞逝也更迅捷,由“挪移”、“过去”进为“跨过”、“飞去”、“溜走”,直至最后的“带着影子闪过”。 这种步步逼紧,越发匆匆的描写,不仅形象地表明了时光须臾即逝的特点,而且使读者的感受由浅入深,体验由淡渐浓,不由自主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强烈的“惊异之感”油然而生。 散文是一种需要浓郁感情的文体。 散文中叙事写景的目的全在于抒情。 以上几段,作者运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细致刻划了时间逝去的踪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微妙的情绪。 此即是“五四”时期一部分带有进步倾向的知识青年不满现状有所觉醒却尚未找到正确出路,既显得苦闷彷徨,又不甘沉沦寂寞,希翼有所作为的一种典型的思想感情。 但这种感情的显现是蕴含在事实的叙写中的,即所谓“即事以明理,写实以寓意”。 因此,从行文看,写实,写时光“匆匆”还是主要内容。 但随着文章的进一步展开,作者浓郁的感情逐渐由在山间林中缓缓流淌的涓涓细流而汇聚成不可遏制的洪涛,喷涌而出了。 引文也一变由写实为主,在字里行间让感情缓缓显露而为直抒胸臆——让感情的洪涛飞瀑流泉般直泻而下。 请看,第四自然段一连串六个设问句如江河奔涌,一泻千里,淋漓酣畅地表达了作者爆发出的感情的巨澜。 这六个设问句密密相联,环环紧扣。 第一句首先问道:“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做些什么呢?”马上答曰:“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紧接着扣紧“徘徊”又设疑问:“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这实际上是“除徘徊外,什么也不剩”的反诘句式,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惆怅、伤感的心境。 第三句扪心自问:“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第四句又进一步强调:“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游丝样细微的痕迹都未留,可见生活平庸之至了。 毫无“痕迹”正是作者苦闷所在。 第五句设问连用两个“赤裸裸”把作者的苦闷、彷徨表露得更加显豁。 而最后的“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却又表现了苦闷彷徨中的不甘沉沦。 因为既“不能平”当然是不能这样的生活了,那么当然是有所希翼了。 这一段抒发了作者叹岁月空掷,恨碌碌无为的苦闷与惆怅;盼有所作为,想生活增辉的热望与渴求。 感到真挚而强烈。 但从字面上看,一串设问轻轻巧巧,无只言片字的慷慨激昂语,感人的力量成功地表现在不显力量上,然而却感人至深,魅力无穷。 这一段以抒发情怀为主,却决不空泛,而是紧扣触发感情波澜的具体物象,实实在在无半点漂浮。 六个设问句都是同时光的匆匆流逝而发的喟叹。 而且在设问以抒情的同时,还随手点染,对飘忽而过的时光以形象化的描写。 “逃去如飞”是生动的形容,“如轻烟,被微风吹散;如薄雾,被初阳蒸融。 ”更是随物赋形的传神描绘。 全文最后的收束,重复第一段中的关键句,点明题旨,突出“匆匆”, 而且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缜密。 纵观全文,篇幅极短,总共不过五百字左右,却形象地刻划了时光转瞬即逝,飘忽而去的特点。 在这样的描写中巧妙而自然地裸露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传神地写实和感情的抒发二者通过精巧的结构,朴素清新的语言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统摄全文的“轻灵”美的意境。 全篇轻轻悄悄,自然天成,却能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的确是不可多得的散文杰作。 在艺术上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在思想上也不无可取之处。 虽然文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是高亢的,比较低落,抑郁,但却绝不颓废、消沉。 它在对旧时代青年的孤寂、凄凉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中包含了对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的揶揄和批判,显然具有进步意义。 而且通过作家的“加倍”描写,使我们从“平常身历之境”中万分地惊异时光的流逝,也可大受启迪的。 董老说:“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我们读过此文,所受到的教益不也正是

文化诗学什么意思?是谁,什么时候提出的?

在中国进入21世纪的时候,提出文化诗学这个命题并不是哪个理论家的突发奇想。 文化诗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恰当的回应。 文化诗学的基本诉求是通过对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的解析,提倡深度的精神文化,提倡人文关怀,提倡诗意的追求,批判社会文化中一切浅薄的、俗气的、丑恶的和反文化的东西。 文化诗学的基本追求是:关心现实的文化存在状况;对于现实中存在的负面文化及其表现进行诗意的批评;重视文化发展中的人文维度;将文学艺术问题、诗学问题纳入文化范围。 产生背景文化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物质文化、有制度文化,有精神文化,当这种三种文化形态它发展不平衡,出现一种畸形的时候呢,那么社会文化道德失范的问题有就产生了。 经济的发展,是要有人文精神的引导,先进的精神文化绝对不是那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必然就要在很大的程度上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没有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万万不可的,但是没有社会的健康的精神文化的发展,也是万万不可的,在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人文理想先进的精神文化,我们需要这样的关怀,这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更加重要的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深度的精神文化的引导,经济的发展要体现一种以人为本,如果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人的建设,不利于人性的完善,这个让人们感到机器的压迫,环境的污染,文物的破坏,信仰的失落,欲望无穷地膨胀的话,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所以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化的发展,并不是总是统一的,它相反这两者的发展,它往往是一种矛盾的,就是说在人类的历史上,工业文明所代表的这种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常常出现一种二元对立的现象。 内涵在中国当前的学术界,流行一种叫做文化研究,这种文化研究它是西方引进来的一个词,但是,这个词被引进以后,它成为了我们中国当前的一种思潮,这种文化研究,是对现实的一种回应,它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目前的这种文化研究的对象已经从解读大众文化等等现象,进一步地蔓延,比如说去解读环境污染,解读广告,解读模特表演,解读小区热,解读轿车热,去解读网络热等等,结果,解读的对象就离开了文学、艺术作品本身了,那么这样子,这种文化研究这种文化批评,就越来越成为了一种无诗意的,和反诗意的社会学的批评,那么这种批评我觉得它是一种社会学的批评,是一种政治学的批评,像这样发展下去,这个文化研究它就要跟文学、艺术脱钩,要跟文学艺术理论脱钩,那么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提出了文化诗学的一种构想。 提出原因文化诗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的回应了,但是文化诗学提出的理由是什么,首先,它是诗学的,也就是说它是诗意的,它是主张诗情画意的,不是那种反诗意的,非诗意的,它不能够脱离开文学艺术作品,其次,它的研究和批评的视野呢是文化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发展出现了两次转折,第一次就是80年代初期的所谓的审美的转折,那个时候邓小平提出来,以后我们不再提文学为政治服务了,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一种审美的东西,当时讨论得很热烈,这是一次转向,到了90年代,又说文学艺术这是一种语言,出现了一种语言的转向,那么自审美的转向与语言的转向以后,这个文艺社会学已经沉寂了相当的一段时间了。 现在,由于新的文化研究的勃兴,我们似乎看到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我们又关注一些文学以外的似乎这种外部的问题。 实际上,不是现在新兴的这种文化诗学,跟原来的那个旧的文艺社会学,已经有很大不同,首先就是文化诗学它所面对的对象比过去要宽广得多,过去的文艺社会学它就解读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那些作品,而现代的文学诗学它要解读的对象大大的扩大,包括文学艺术,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作品,包括现在发展起来的、流行的大众文化,影视这些都是我们要解读的对象,所以它对象大大地拓展了,另外观念也更新了,比如说现在有的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这都是一些观念的一些变化,也就是说自从审美的和语言的这种洗礼以后,这个文化诗学它找到了一种新的批评方法,那就是紧紧的从作品的语言出发,来揭示作品的思想意义,而不是像那些过去那些批评家那样,脱离开作品的形式和语言,空谈一些意义,已经不是那样了。 基本诉求那么文化诗学的基本诉求是什么呢,那么就是通过对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的文化解析,提倡深度的精神文化,提倡人文关怀,提倡诗意的追求,批判社会文化中一切浅薄的、庸俗的、丑恶的、不顾廉耻的和反文化的东西。 深度的精神文化,应该是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界的优秀文化的一种交融的产物,它追求意义和价值,那么这种深度的精神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人文的品格,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保证人的心里的健康,关怀人的情感的世界,促进人的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全面的发展。 具体要求文化诗学是具有当代性的一种文艺理论,它的基本要求,分为三点,第一点文化诗学关怀文学的现实的存在状态,具有一种现实性的品格,它紧紧地扣住中国的市场化,产业化,以及全球化,折射到文学艺术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呢,要加以深刻地揭示,当前的一些文学艺术作品,随着市场经济漂流,为了赚钱,不惜鲜廉寡耻,一味热衷我刚才说过的所谓原生态的性描写,迎合人的那种低级的趣味,把人的感觉给动物化了,或者是宣扬暴力,把抢劫,绑架,斗殴这些东西当成英雄的事业,影响我们的青少年,使我们的青少年不知不觉当中走上了歧途,或者是一些大众文化,流行文化,表面看来是无害的,实际上呢,我觉得是用糖衣裹着毒药,把肉麻当有趣,那么文化诗学呢,它要有一种批判精神,它要义不容辞地对这些东西加以揭露。 当代的文学艺术应该有自己的独特的价值的趋向,这就是历史理性和人文精神这二者之间的一种张力,我始终是认为,作家和艺术家他是在人的感情这块园地里工作的,那么他们跟社会学家,跟经济学家跟企业家等等,是有所区别的,就是说作家艺术家的追求,和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他们的追求是有所区别的,对于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这些人来讲,他更加关心的是社会的经济的发展,甚至,认为为了经济的发展,牺牲一些人文的东西,付出一些人文的代价,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历史的进步,打破一些坛坛罐罐,伤害一些人的感情,损害一些人的尊严,甚至牺牲一些人,都是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更加强调的是一种历史理性,往往呢,忽视人文关怀,那么作家艺术家就不是这样,作家艺术家呢,他是伸出两只手,他既要历史理性,也要人文关怀,他不在这两者之间进行选择,非此即彼,非彼即此。 不,他两个都要,鱼要,熊掌也要,都要,这就是作家和艺术家的一种特性。 第二个要求,文化诗学开辟了文化的视野,发现文化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文化视野的内容,包含了许多方面,比如说对作品,我们要进行一种价值的阅读,就是西方学者提出来,阅读文学作品有两种阅读,一种叫做品质阅读,一种叫做价值阅读。 品质阅读主要是衡量这个作品的艺术性的高低,而价值阅读主要是要揭示作品所隐含的文化的价值。 如果我们对作品进行一种价值阅读的话,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作品里面一些很新鲜的东西。 比如说北大的教授老教授季羡林先生,他就是用一种儒家的文化,去解读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朱自清的《背影》,那么他的发现跟我们不同,按照我们一般人的解读就说朱自清的《背影》写出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但是他用儒家思想解读以后呢,他说这篇作品主要写的父慈子孝,他读出来的是父慈子孝,像孝这个东西,英文连翻译都翻译不出来的,这是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这个要翻译呢,大概可以翻译成这样,对父母的虔诚,很罗嗦,英文里边没有这个词,只有儒家文化有这个词,因此我们用儒家文化解读这篇作品,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 我们要把作品放到原有的历史语境中去加以解读,这一点,也是文化诗学的一个要求,也是很重要的,另外,文学艺术我们还要着重考虑文学艺术与别的文化形态的一种互动,要研究这种互动的关系,按照德国当代著名的一个符号学家叫卡西尔,他的符号学的文化概念,那么文化的样式在他看来主要是有六种,那就是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六类,实际上我认为还可以包括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教育、民俗等等,那么文化诗学呢,可以研究文学与语言,文学与神话,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科学,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哲学,文学与伦理,文学与道德,文学与教育,文学与民俗,等等的相互的关系,这样,我们就能够发现作品的新的意义,我认为文学艺术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一种系统,这一点呢,鲁迅早就说过,他说文学家的话其实还是社会的话,他不过感觉灵敏,早感到早说出来,所以企图摆脱社会文化的这种文学艺术研究呢,也就是孤立的文学艺术研究与批评呢,我觉得呢,总是有缺憾的,所以文学艺术研究批评,需要文学艺术之外的这种参照系,例如文学它是一种文化,历史呢,也是一种文化,那么这两种文化是一种互动的,那么我们进行一种互动的研究呢,就会发现许多有意义的,有趣味的方面,比如说目前流行不少历史题材的小说和电视剧,那么不少历史学家呢,就经常批评这些历史题材的小说,或者电视剧,里面呢,有很多是跟历史事实不符的,我们看了这些批评以后呢,就感到触目惊心,这些小说家,这些编导连起码的历史知识都没有了,怎么能这么乱写了,实际上呢,我不相信这些作家这些编导,连起码的历史知识都没有,他们就敢去写历史小说,就敢去编导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其实文学创作它是属于一种审美文化,它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我们所写的作品,能不能够称为文学作品,关键就看他笔下所写的生活,是不是以情感来评价生活,关键是看这些作品是不是以情感来评价生活,是不是富有诗意,俄国的一个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他曾经说过很有名的一句话,他说创作的主旋之一,就是感受到诗意和没有感受到诗意的这种区别,我觉得他说得是很对的,写历史题材的作品,也不能为了忠于历史,就完全客观的不动感情的完全的照搬历史事实,历史小说和历史剧其中的历史,都是经过作者的感情过滤过的历史,他已经不是历史的原貌。 那么文化诗学的第三点要求,就是重视通过作品,比如说语言,来寻找作品的意义,那么和过去旧的文艺社会学不同,文化诗学不是仅就作品的内容,抽象出来谈作品的思想感情,它十分重视文学语言的作用,语言这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它所能达到的边界,也就是我们的思想感情所能达到的边界,这个语言它是一种手段,同时它又是一种生活,当生活里面出现一个新的词汇的时候,就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开始了,所以,这个语言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十分重视作品中语言的一种运用,譬如我们读小说,我们可以把许多故事情节都忘了,但是一些话一些人物的话,我们都不会忘,比如说在《三国演义》里面,曹操说的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就是把一个奸臣的嘴脸暴露无遗。 比如说鲁迅的《狂人日记》里边有一句非常精彩的话,那么我们也要进行细读,《狂人日记》里面有一句话,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中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那么这句话我们要加以细读,不能够像过去旧的文艺社会学那样,它表现的就是旧礼教要吃人,不能够这么一笔带过,我们要问,为什么鲁迅要在这里写,这历史没有年代,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历史是应该有年代的,为什么说这历史没有年代呢?那么我们就会想到,鲁迅想到的是中国封建统治两千年很长,漫长的历史,不是哪一天哪一年,哪一月的事,因此说,没有年代,漫长,在漫长的年代里面。 另外,鲁迅为什么要写歪歪斜斜,每页码斗争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为什么仁义道德几个字是歪歪斜斜的,写出来的,歪歪斜斜又是什么意思,歪歪斜斜在我们看来就是一种敷衍的,不认真的,所以才是歪歪斜斜写出来,也就讲它那个仁义道德封建统治者所讲的仁义道德是是敷衍人民的,敷衍老百姓的,不是真的,是假的,所以后面还有一句话,说我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中看出字来,字缝中,为什么是从字缝里面看出来的,为什么不是直接看出来的,是从字缝中看出来的,我们就知道,表面上他还是讲的仁义道德,是透过这个字缝,透过字缝也就是里面真正它讲的是吃人,这是对封建社会的罪恶的一次宣判,所以像这些句子,我们都要经过我们的一种细读,经过一种细读,所以这个文化诗学呢,它是重视通过语言来揭示意义的,这是文化诗学所坚持的,文化诗学作为一种文学理论的新形态,必将推进我们时代的文学批评,为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我想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8637.html
的车市中解题 变与新 在
没想到最终仅毁于一个女人之手 顾易中的自证清白之路 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