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正在手机市场猛烈进攻。
近日,在年初发布高端小折叠手机Pocket 2后,华为再次加码,推出旗下中端手机品牌nova系列的首款小折叠手机——nova Flip。
受访行业观察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去年以来,华为不断更新完善产品矩阵,欲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重登手机市场王座,nova Flip就是希望填补中端折叠市场的空白。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华为年报显示,2023年手机业务复苏明显,终端BG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3%至2515亿元,为2020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同时根据IDC数据,今年上半年华为手机出货量以17.5%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并在4000元人民币以上市场持续缩小与苹果差距。
不过,在手机销量快速起势后,7月18日,“华为终端”官方微博宣布,Pura70在开售3个月后迎来官方降价,降幅为500-1000元。有媒体报道,降价原因是Pura70系列卖得不及预期。但截至目前,华为对此并无回应。
下半年,华为还将在旗舰产品上与苹果迎来正面交锋,对于它来说,这场手机市场的翻身仗远未到终局。
折叠 屏激进
nova Flip已是华为今年发布的第二款小折叠屏手机。2月,华为推出小折叠新品Pocket 2;去年年末,华为还发布了大折叠产品Mate X5。
不同于之前推出的两个高端系列,近日发布的nova Flip主要针对年轻人,售价在5000元至6000元区间内,也是华为迄今为止最便宜的折叠机型。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nova flip和Pocket 2属于两个产品线,可以形成高低搭配,覆盖更多消费人群。”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此前,凭借Mate X5、Pocket 2等热销机型,华为在折叠屏领域已经重登王座。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49%,增幅创下6个季度以来新高。其中,华为以35%的市占率首次超越三星成为全球领头羊,同比增长257%。
另据IDC数据,中国折叠屏市场在第二季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出货量共计257万台,同比增长104.6%。华为同样以41.7%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
不过,相比于大折叠,近年来小折叠时有“叫好不叫座”的声音传出。年初,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曾在报告中提到,部分手机品牌在考虑放弃小折叠产品线。
Counterpoint发布的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翻折式大折叠机型出货量同比增长91%,而纵向小折叠机型出货量同比下降1%。
郭天翔认为,小折叠缺乏刚性的使用场景,最大优势是携带方便,外观吸引人。但缺点也不少,比如成本高、容易坏,以及同价位配置明显低于直板机。对比之下,大折叠的大屏优势更明显,随着轻薄度和良品率的提升,大折叠屏的使用体验也迎来显著提升。
小折叠是否仍为值得投入的“潜力股”?根据Canalys研究经理刘艺璇观察,今年一季度小折叠在中国大陆的出货量有同比24%的增长,第二季度出货量的增长率也达到8%,虽然品类增长率在放缓,小折叠屏尚未有下滑或瓶颈出现。
事实上,近期小折叠产品入局者众。在华为发布nova Flip前不久,6月荣耀推出旗下首款小折叠手机Magic V Flip,7月小米首款小折叠手机MIX Flip面世。目前,小折叠手机已集齐除苹果外所有主流手机厂商。
刘艺璇提到,随着手机厂商相继发布小折叠新品,今年小折叠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有望冲刺400万台。
“以目前行情来判断,折叠屏在未来3年内都将是一个相对热门的品类。鉴于苹果尚未推出折叠屏产品,中国/本地品牌正在把这种新产品作为其差异化竞争赛道,以巩固和扩大其在国内高端市场的份额。”她进一步补充道。
此外,在折叠屏上,华为或还将另辟新品。7月中旬,余承东在“与辉同行”直播间透露,华为将发布一款折叠屏手机,是“别人都能想得到,但都做不出来的产品”。而华为对这款折叠屏手机构思了5年,经过一系列技术攻关后,即将量产。对于这款全新的折叠屏手机,外界普遍猜测是一款三折手机。
产业链繁忙
折叠屏热卖只是华为重回市场的一个缩影。IDC数据显示,上半年华为手机出货量以17.5%的市场份额傲居中国智能手机排行榜榜首。
在这背后,是整个产业链在高速运转、紧密配合。
据媒体此前报道,华为有一套精密的经销商体系,大客户和运营商由华为直供,其他则由中邮广电和普天太力两大经销商来分货,前者主要负责华为Mate系列和P系列、IOT产品,而后者则负责畅享系列、麦芒系列,nova系列。
过去几年,由于外部限制,华为手机业务省级、县级的配货大幅减少,为让经销商有货可卖,华为的策略是手机拿货需要配合其他IOT产品。“当时库存压力比较大,不过现在基本已经回血。”上海经销商吴毅(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生意场起起伏伏都属正常,亏钱的时候和华为一起,赚钱的时候也会有你一份。”在郑州有数家门店的经销商李阳说,他跟随华为做生意有10余年,在最艰难的时候没有退出,身边的大商也很少有退出。
所谓的华为大商一般在一座城市至少有五六家店,一个体验店的成本就要500万元,这也是华为销售体系的大动脉。
近期,华为官方宣布,Pura70全系价格直降,降幅为500-1000元。据报道,有消费电子产业链人士表示,此次降价是因为华为Pura70系列卖得不及预期。
图源:图虫创意
“Mate 60确实比Pura70卖得好,毕竟是华为时隔数年的回归之作,但去年以来,华为不断更新补齐产品矩阵,不管是nova系列、Mate系列、Pura系列,还是大折叠、小折叠都卖得不错。现在主要问题是产能跟不上。”贵州遵义的经销商刘铭(化名)深有体会,几款热门产品发布初期基本是到货即售罄,现在也是经常断货。
郭明錤曾预测,对比2023年发布的P60系列,P70系列的出货量在2024年有显著的增长。如果手机库存回补需求强劲,P70出货量有望增长230%到1300万-1500万台;如果需求放缓,也有望达到增长150%到1000万-1200万台。
这对于供应链企业是利好也是考验。
年初,有媒体报道,华为对折叠手机供应链下达“追单令”,大举扫货关键零部件CMOS影像感测器(CIS),理由是今年华为制定了积极的折叠手机出货量目标,从去年的260万台,大增为700万至1000万台,最高增幅将近3倍,因而需要更多零部件支援。
熟悉手机供应链的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华为今年销售预期较高,给部分供应链厂商带来了供应压力,特别是高端芯片,性能和产能都要满足需求需要供应链厂商和华为更多的协同创新。”
翻身仗怎么打?
手机业务一直是华为的现金奶牛。长期以来,华为两大旗舰系列P和Mate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发布节奏。一般情况下,华为在每年在3月左右发布P系列,9月左右推出Mate系列。
随着两大旗舰王牌的断更,Omdia数据显示,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从2020年的1.9亿台下滑至2021年的3500万台,同比下滑81.6%,华为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排名为第9位。
华为的经销商们,也经历了职业生涯的低谷。在这期间,刘铭关闭了两家门店,收缩过冬。
2023年上半年,P60系列回到正常更新节奏,一机难求,下半年华为未发先售的重磅旗舰产品Mate 60系列以及折叠屏Mate X5,再度掀起抢购狂潮。
图源:时代周报记者摄
去年9月,广州一家线下门店的店长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提到,该店到货的华为Mate 60系列大概有60-70台,但在门店预定的用户已经超过200人。
到2023年第四季度,IDC统计显示,不少手机品牌的市场份额同比2022年均有下滑,而华为一枝独秀,同比增加36.2%,中国市场份额达到13.9%,回归到第四名。
同时,根据华为2023年年报,其全年销售收入7042亿元,同比增长9.63%,为2019年以来最大年度增幅;净利润870亿元,同比增长144.5%。其中,华为终端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3%至2515亿元,扭转下滑趋势。
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显示,华为2023年的手机出货量约为3500万台,比2022年增加约500万台。如果按照平均6000元的价格核算,该业务销售收入约2100亿元,成为终端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不过,林芝也提到,第二季度华为Pura70系列销售不及预期,苹果降价攻势也给华为带来一定压力,导致华为通过降价来刺激市场。“华为的翻身仗并不容易。”林芝称,当前,手机行业创新乏力,消费者支出较为谨慎,华为需要拿出更令人惊叹的产品,才有更多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
下半年,华为Mate 70将和苹果iPhone17在高端市场迎来正面对垒,双方面临的压力均不小,最终谁能引领手机市场,仍需拭目以待。目前,产业链已进入到紧锣密鼓地备货阶段,华为和苹果均未对外释放太多新机信息,经销商们则翘首以盼,希望新的旗舰产品可以引爆新一波热卖。
而就在8月9日,还有多名数码博主在社交平台晒出了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机舱里操作一款新机的照片。照片中,余承东手持一台新机,屏幕画面隐约为微信界面,最左侧是消息列表,右侧疑似为对话框或正在浏览的网页内容。右手边的保护壳内似乎还隐藏了手写笔。
图源:社交媒体
这款产品也被猜测就是新三折手机。有供应链消息称,华为的三折叠屏新机已投入生产。
华为的翻身仗仍在继续。
华为剥离荣耀提现了华为企业和任正非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为了让代理商以及其他经销商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
1、2020年美国对于华为进行了一波波制裁,促使华为的芯片供应方面出现了问题。
2、一些企业与华为无法合作,也因此致使华为出现了一些难题,芯片供应不足,导致供货不足。 3、正是因为目前美国对华为采取的制裁措施,导致华为处于困难之中,任正非表示,华为可以目前的难题,但是没必要让其他代理商、经销商与我们一起面对困难。 这也是华为此次剥离荣耀的原因,华为希望荣耀在脱离华为以后,能够发展的更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 同时任正非表示,希望荣耀未来能够超越华为,成为华为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荣耀手机在脱离华为之后口碑大跌,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智能手机领域,华为是绕不开的话题,不管对产品的质量管控,还是技术的自主研发,都能跻身全球领先地位,即便是雷军也公开承认“我们研究得越多,越觉得华为牛”。 这也让背靠华为的荣耀,在中端市场也能轻松击败其他“竞争对手”。
一方面是因为作为华为的子品牌,在处理器等核心零部件方面,荣耀与华为采用了几乎相同的核心配置,系统方面荣耀Magic与华为EMUI在风格、商城、使用体验方面几乎相同。 另一方面,华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让荣耀成了中端手机市场的一张“王牌”。
但爆炸式的崛起速度,让华为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限令”,导致华为核心供应链受到限制,为避免牵连以手机业务为主的荣耀,任正非只能含泪送别,双方最终成为“对手”,形成竞争关系。 然而,脱离华为后的荣耀,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脱离华为后,荣耀第一时间重整供应链,并获得了联发科的支持,高通也宣布与荣耀达成合作。 作为独立后的首款作品,荣耀V40系列的发布,搭载了联发科的天玑1000+处理器,3599元的售价,正面Mate40系列的外观设计,确实引起了不少华为用户的支持,但从市场的整体表现来看,荣耀V40系列的销量,以及网友对荣耀的看法,已经完全不同。
荣耀V40的发布,采用了联发科的处理器,小米、OPPO、vivo这些国产企业难道不可以吗?3599元的售价,直接逼近了小米11的起步售价,在许多网友心中,现在的荣耀与此前的荣耀已经完全不同。 对手红米K40手机的发布,骁龙875,1999元的售价,骁龙888,2899元的售价,明显的对比,让荣耀在中高端市场表现得毫无竞争力。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原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 罗永浩在半年前说过一句实话“很多人其实是盲目崇拜强者的”。 在国产手机市场,华为也许是真正有实力与苹果对抗的国产手机巨头,5G专利、5G手机,华为在全球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与此同时,任正非的精神让人敬佩,“大雪压青松,依然挺且直”的狼性企业文化,吸引了不少华为“铁粉”,选择荣耀,只是选择更便宜的华为。
荣耀如果想长期 健康 发展下去,不能搞特殊,消费者往往是最没有良心的,相同的配置与体验,只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想要在高端市场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必须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靠情怀,也需要实力!
脱离华为两个月后,荣耀为寻求5G芯片“供血”,与高通恢复合作
荣耀手机在脱离华为之后口碑大跌,主要是因为荣耀推出的新产品没有达到消费者的期待,高价低配,产品定位不清晰,所以口碑大跌,很多消费者也不愿意买账。
很多用户都知道荣耀诞生于2013年,原本属于华为手机旗下,销量一直都非常惊人。 但是在2020年,它却被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收购,从此脱离华为,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品牌。 这款手机之前就用户很普遍,是家喻户晓的品牌。 独立之后,很多人更是对这个牌子有很多期待,希望它能做出更好的产品。
高价低配
但是随着荣耀生产的新手机发布之后,消费者们却发现这个牌子并没有推出什么创新的产品,看起来还像是华为的翻版,也就外观上花了一些心思,看起来炫酷了一些。 但是却没了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作为加持了,用的还是过时的高通骁龙778芯片,整体上没有什么进步可言。 本来荣耀手机相比华为来说价格便宜很多,但是因为是同一企业的产品,所以荣耀的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很多消费能力一般的人都会拿它当华为手机的平替产品。 但是脱离了华为的荣耀,却高价低配,这就有点糊弄消费者了。
俗话说“科技讲究的是创新”,你做手机的就得与时俱进,做出来的产品要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体验满分才对。但是你做出来的新产品没有卖点,就打着老用户心里的那一点情怀,有点“德不配位”的感觉,这怎么会不让人失望呢?
定位不清晰
虽然荣耀是在努力地推出新机,但是却没有几款新品能获得消费者们的认可。 要论性价比,小米手机和爱酷手机远胜于它。 要比外观,vivo、OPPO这两个牌子的手机做得比它美观。 比性能它更是无法和苹果、三星两个牌子相提并论。 脱离了华为的它没了自己的定位,也没了华为的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作为底气,导致荣耀手机高端排不上号,低端也争不过其他与品牌,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本来是国民品牌,现在却口碑大跌,着实令人感到惋惜。 希望荣耀不要继续贩卖情怀,做出价钱和配置相匹配的手机,也希望早日找到自己的定位,这才不辜负用户对这个牌子的信赖和期待。
荣耀什么时候从华为分离的
在2020年中国信息化百人峰会上,余承东明确的表示,华为因为近期美国政府的制裁与打压将无法继续生产麒麟高端芯片, 这也就意味着华为将会面临芯片断供的紧要问题,那么华为手机业务将会受到重创,因为CPU芯片可以说是整部手机最核心的部件。
虽然华为在禁令生效之前开足马力进行了备货,但是根据媒体的报道也仅仅只有1000万片的备货,而且这个备货量只能够勉强维持半年, 如果再加上荣耀的芯片需求量,那么这个数字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如果华为不解决5G芯片代工的问题,不仅是华为手机业务受到影响,荣耀更会变得更难生存。
那么华为为了保证其供应链厂商继续很好的生存下去, 所以华为无奈将荣耀手机业务整体出售,华为的这一举动可以说算是为荣耀续命,因为脱离华为后的荣耀将完全独立运行 ,与华为没有任何业务往来,未来在芯片供应商方面将会像小米、OV厂商一样有更多的选择权。
果不其然,在5G芯片上,其实除了华为的麒麟芯片以外,其余的国产安卓手机厂商的选择并不多,也基本上都是高通系处理器,虽然联发科在2020年满血归来,但是整体上来说,联发科处理器的性能确实还是要比高通处理器差一些。
那么荣耀要想业务继续下去,就必须先解决自己在5G芯片上的“供血”问题, 2020年1月6日,根据媒体的报道称脱离华为两个月后的荣耀目前正在恢复与高通的合作,而促成这一合作的根本原因就是脱离华为后的荣耀已经不在美国的实体清单当中,所以与美企的合作不需要通过美国商务部的许可。
更有媒体报道称,荣耀目前已经开始研发采用高通芯片的5G手机了,这对于荣耀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至少继续生存下去将不成问题, 其实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送别荣耀的时候,就曾提到希望荣耀能够全力的拥抱全球化,尽全力恢复与其他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 ,或许这也是余承东曾经说过的那样,将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业务继续下去,未来希望华为和荣耀都能够蓬勃发展,共创未来 科技 !
为什么荣耀要脱离华为?
2020年11月17日,荣耀被华为剥离,出售给由多家公司机构组建的深圳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0年11月17日,多间企业在《深圳特区报》发布联合声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收购协议,完成对荣耀品牌相关业务资产的全面收购。
出售后,华为不再持有新荣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智信公司由深圳市智能城市科技发展集团与30余间荣耀代理商、经销商共同投资设立。 其中,深圳市智能城市科技发展集团由深圳市国资委100%控股。
在产业技术要素不可持续获得、消费者业务受到巨大压力的艰难时刻,为让荣耀渠道和供应商能够得以延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决定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收购方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对于交割后的荣耀,华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
共有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联合发起了本次收购,这也是荣耀相关产业链发起的一场自救行为。
荣耀品牌诞生于2013年,始终面向年轻人,坚持中低端价位,七年间发展成为年出货量超七千万部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对荣耀的消费者、渠道、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员工的付出、爱护与支持,华为深表感谢!
祝福独立后的荣耀与股东、合作伙伴和员工一道,踏上新荣耀之路,持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创造一个属于年轻人的智慧新世界!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十七日
扩展资料:
品牌运营模式
荣耀的产品主要通过官方商城华为商城和第三方线上零售商销售,而某些荣耀产品可在指定线下门店购买。
在线运营的形式能够节省资金,使得荣耀能够以更低的价格销售。 而在早期,荣耀手机直接从公司供货,以网络形式销售。 另外,荣耀品牌还设立“荣耀俱乐部”制度,凡加入荣耀俱乐部的会员,购买产品可获优惠。
荣耀运营模式采用的是轻资产模式,即以庞大的总量支撑起高毛利,让线下合作伙伴主动找到荣耀进行合作。 在2016年,荣耀凭借线上线下渠道的平衡性,成为线下排名第五的品牌,而荣耀线上线下渠道比例则达到了1:1,线下渠道市场份额远高于其他互联网手机品牌。
参考资料:
华为官网-声 明
网络百科-荣耀
原因主要与华为自身的发展模式以及电子产品行业现状有关。 在智能机发展的初期,无论华为公司还是小米公司,大家都只有目前一个品牌,为了把该品牌做大做强,所以每次更新迭代的新机型都要比上一代好(无论配置还是用料方面),但此时问题就出来了,配置和材料的成本上去了,那么手机的售价肯定也要
分开的原因主要与华为自身的发展模式以及电子产品行业现状有关。 在智能机发展的初期,无论华为公司还是小米公司,大家都只有目前一个品牌,为了把该品牌做大做强,所以每次更新迭代的新机型都要比上一代好(无论配置还是用料方面),但此时问题就出来了,配置和材料的成本上去了,那么手机的售价肯定也要
华为手机降到全球第五,余承东扩权,云和车业务被寄予厚望
编辑 | 周路平
华为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外界的神经。
一个官方确认的消息是,余承东被任命为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和 Cloud BU 总裁;另一个被官方否认的消息是,华为正在就出售高端手机品牌P和Mate系列进行初期谈判。
调整因何而起?传言又因何而来?核心的关键其实都是余承东。
从掌舵以手机、笔记本、穿戴设备等为核心的消费者业务,再到兼任云与计算这类具有明显TO B特征的业务板块,华为四个一级部门中,余承东执掌其中两个,这意味着他所肩负的职责和业务范围将会有更大的跨度。
另外一个现实是,身兼数职并大权在握的余承东,数年来依靠手机业务大放异彩。 但在受到芯片制裁和荣耀剥离后,华为手机业务走到了岔路口。 1月28日,IDC公布的2020年Q4全球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华为已经掉到了第五,仅出货3200万部。
以目前的形势而言,华为出售手机业务,并非没有可能。如果“靴子”真的落地,卖掉手机业务的华为,还能干什么?
华为手机会出售吗?
自从荣耀被深圳国资委牵头的财团接手后,有关华为手机业务即将出售的传闻一直未停歇。
最新的传言来自路透社的报道,包括接近事件核心的人士称,华为正在与上海国资委牵头的财团进行谈判,考虑出售高端智能手机品牌P系列和Mate系列。 华为随后进行了否认,但考虑到其出售荣耀期间的反复否认和终成事实,这次否认也就多了很多水分。
图/视觉中国
“都要看最后任老板的一念之差。 ”多位华为中层干部在接受AI 财经 社咨询时反应平淡。 这也符合荣耀出售时的情形,传言的细节称,华为出售荣耀也是在最后一刻孟晚舟出面和任正非沟通,才点头同意。
荣耀CEO赵明在采访中也透露,荣耀出售从2020年8月17日就开始谈判了,整个交易过程持续了5个月时间。
体量更加庞大的华为手机,在短时间内达成交易的可能性也不大,当前的重点在于华为是否动了要“割肉”的心思。 但事实似乎在不断提醒华为决策者,需要在“卖”和“不卖”中迅速抉择。
多位知情人士对AI 财经 社透露,华为将荣耀出售,根本原因在于如果出现离职潮,员工的股份挤兑将会给华为带来巨大财务压力。 而华为通过出售荣耀的方式,业务本身卖了数百亿美元,同时也剥离了近万名员工。 尽管需要补偿员工,但华为通过配股的方式,又回笼了大批资金。
相比于荣耀的船小好调头,华为手机的体量更加庞大。 早在2019年,余承东就曾表示,华为消费者业务总员工2万多人,华为消费者业务每年吸收的人数在3000人左右。 这意味着,假如华为消费者业务陷入停滞,势必带来更大的危机。
除了内部员工离职挤兑,如何让渠道活下来也是个一件大事。 任正非在荣耀送别会上说:“分布在170个国家的代理商、分销商,因渠道没有水而干涸,会导致几百万人失业。 ”
这种现象已经开始出现。 多位华为经销商对AI 财经 社说,现在还有少量的手机供应,但供应越来越紧张。 而出货量最大的华为nova系列在二级市场还一直在涨价。 在华为商城,手机也成了稀缺品,只有Mate30Pro和P40Pro+还有现货,其他手机均显示无货或者需要预约抢购。
近期,华为则加大了市场管控力度,严格限制经销商的串货行为,希望通过延长手机的销售周期,来争取更多的时间。
而荣耀的出售在给华为手机提供样本。 荣耀CEO赵明说,包括高通、美光、三星和联发科在内的厂商都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 这意味着,如果华为手机出售,也有很大机会解决供应链危机。
但出售也不是唯一出路。 尽管5G手机芯片依然看不到解决的迹象,但华为可以生产4G手机。 一位华为员工对AI 财经 社说,5G的推进速度并没有预期的迅速,包括绝大多数下沉市场都还没有部署5G网络。 而除了国内,很大一部分海外市场也没有开始5G商用,4G产品依然具有竞争力。
根据媒体此次报道的消息,华为传言出售的两个系列Mate和P系列旗舰机,需要搭载最先进的芯片才会有足够竞争力。 但对于其他中低端机型,4G芯片依然会有市场。
4G手机或许将为华为保留火种。 据AI 财经 社获悉,华为已经在向供应链下单,重新启动4G手机。 而高通也证实,已经获得了美国政府对华为部分产品的许可证,其中包括4G芯片。
缓慢的华为云
“(只有)这种段位的大佬,才能打破我司内部各路山头。 ”余承东兼管华为云业务的消息出来后,一位华为中层干部对AI 财经 社评价,“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余承东在华为内部一直以悍将闻名。 一位接近余承东的人士评价,余承东胆大、直接,敢用人也敢开人,当年接手手机业务时,就赶走了某高管部下的一批旧人。 “成功是成功之母,云业务可能真能在他手里做起来。 ”上述人士称。
图/视觉中国
云业务内部对余承东的到来也抱有期待。 一位华为云员工对AI 财经 社表示,这代表着“公司对华为云很重视”。 此前不论是做无线产品、海外业务还是手机,余承东都能交上一份亮丽的答卷,因此华为内部人士对余承东评价颇高。
2020年初,云与计算成为华为第四大BG,与其他三大BG并列,可见对其在华为业务版图中地位的重要。 而华为云在过去几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2017年,华为公开宣布进入公有云,当时阿里云、腾讯云已经布局多年,有了各自的山头。 但华为的特点是,进入一个领域的目标就是做第一。 但成立四年后,华为云仍然与头部云厂商差距巨大。 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20年Q1华为公有云市场份额为8.6%,位列第三,收入为18.5亿元,而阿里云为122亿元。
华为是一家以硬件设备见长的公司,软件和服务业务并不是强项。 两个月前,任正非针对云业务汇报会的讲话中也能看出端倪。 在这次讲话中,任正非提到华为云要建应用生态,要像亚马逊一样建立大生态,否则就可能会死掉。
任正非称,在华为云上,公司没有传统硬件设备的优势,华为云面对客户需要商业模式的改变,从卖产品到卖云服务,向亚马逊、微软学习的同时,也要将本身30年的网络积累做成云服务市场独有的优势,开创更大的空间,构建差异化特色。
此次人事调整发出后,华为内部员工论坛心声社区也进行了讨论,其中有人表示:“余总接手后,新业务群主线类似Google模式,转型做各类云服务,而不是走原有的老路。”
此前华为有云、网、端,但三者并没有进行很好打通,余承东一手带起消费者BG,擅长网和端,“将云业务交给他后,从某种程度来说消弭了壁垒,未来能够更好地实现云端协同,做大生态。”
在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杨光看来,云网融合是一个大趋势,对华为而言,不管是短期求生存,还是长期求发展,让余承东同时接管消费者业务和华为云,体现的就是融合的思路,“对华为来说有可能会开天辟地”。
但余承东带领华为云转型的难度并不小。 2020年年初,几位华为云员工对AI 财经 社称,团队内部现在压力很大,尤其是手机业务被打压后,作为“全村的希望”,华为云似乎难以支撑起消费者业务流失掉的超4000亿元的盘子。
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最明显的是,云业务自立门户三年多时间以来,一直伴随着公司内外部的质疑。 2019年3月,华为最高总裁办签发了一篇来自心声社区的文章,一位华为云一线员工在文章中分析了云业务长久以来的一些问题,包括混乱的概念、品牌宣传、产品体系等。
此前也有华为云的合作伙伴跟AI 财经 社透露,华为云在调整架构之前,公司内部有多个部门做云,客户也不得不面对多个界面、多个云版本,云业务的拉动比较混乱。
针对组织架构上带来的混乱问题,华为云做了几次调整。 2020年初,云与计算成立第四大BG,私有云业务也与公有云团队进行了整合。 经过三年的调整,华为云才算将这些业务流程更加理顺,理顺后才能更有组织地作战。
而更重要的是,云计算被定位是华为智能世界的“黑土地”,这块土地上能不能长出硕果、抚育出新的业务生态是其使命之一。 由于华为以ICT起家,不少人士评价华为做云时,第一印象都是“它是一家硬件公司”,尽管擅长to B和to G,但对应用、软件的理解并不是其长处。
也有云计算行业人士透露过,智慧城市的建设现在进入到建设应用生态的节点上,华为在这方面的理解不如互联网公司深刻,打一些大城市的单的时候优势不大。
在这些掣肘之下,华为云业务想要成为真正的增长引擎,充满挑战。 余承东接手后,如何与消费者业务进行云端协同,做大云服务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此外,如何解决长久以来云BG和企业BG的关系,提升效率,也将会影响接下来余承东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车会成为救世主吗?
除了云,车也被讨论众多。 尤其是包括苹果在内的 科技 巨头都开始造车时,华为造车的声音频繁出现。
虽然前不久,华为董事会发布了一条语气强硬的决议,其中一条是: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在此之前,华为造车的声音再次响起,甚至传出将与长安 汽车 合作,由余承东负责。
图/视觉中国
华为内部人士介绍说,华为不造车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这一块巨大的蛋糕。 华为除了 汽车 车体不做外,目前基本覆盖了智能 汽车 全链条,包括车载5G模组、智能座舱、操作系统、车机映射方案HiCar等。
而且不少人忽略了华为董事会决议在文末的一行小字:“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 也就是说,华为在三年内不造整车,但跟车相关的产业都在涉及。 这意味着,华为以后要造车,会是非常容易的事。
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曾表示:“从市场角度,我们看到的全是机会。 ”他认为, 汽车 智能化程度每提高1%,全球 汽车 零部件(除美国外)市场空间可能就会扩大33亿美元;智能化程度和电动化程度同时提高1%,整个 汽车 零部件的空间就会扩大60多亿美元。
早在2009年,华为就启动了车载模块的研发,2013年,华为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但一直较为低调。 直到2019年5月底,华为围绕“车”的布局明晰起来。 先是成立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事业部,将其提升为一级部门,随后在2020年11月,将智能 汽车 BU划分到消费者业务,由余承东总负责。
此前与 汽车 有关的应用生态隶属在消费者BG下,而车联网、 汽车 部件的研发又在ICT体系下,这次调整理顺了长期以来零散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架构的改变,也让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从原来面向B端的ICT业务,更加转向面向C端的消费者业务。 当时就已经反映出华为对消费场景、产业生态的想象。
尽管一再强调不造车,但华为做的是一份不打折扣的“全家桶”。 用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话来说,就是“除了底盘、四个轮子、外壳和座椅,剩下的都是华为拥有的技术”。 目前看来,华为的“全家桶”提供了从操作系统到自动驾驶平台、从自研芯片到激光雷达、从智能座舱到三电技术的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一位进入到车联网领域的创业者对AI 财经 社表示,华为想把车做大面临的困难并不小。 “车厂也有很多阵营啊,那些量很大的比如德系、日系车企让华为进去的概率很低,华为主要是跟国产车合作。 ”但他也观察到,华为在车上的野心很大,因为它确实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
2020年11月14日,华为与长安 汽车 、宁德时代一起在央视打了一个广告,宣布将共同打造一个高端智能 汽车 品牌,而首款产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尽管华为还与宝马、奥迪、戴姆勒等一众车企成立了合作,但实际的商业进展乏善可陈。
如果没有更多的车企愿意加入它的朋友圈,那么以华为现阶段对自己的定位“智能网联 汽车 的增量部件提供商”,光靠增量,这个市场当前空间很有限。 以Tier 1第一大厂博世做对比,该公司在2019年全年营收为779亿欧元(约为6103亿元),其中主营业务 汽车 事业部为470亿欧元(约为3682亿元)。 这个结果看起来与华为此前的消费者业务BG是一个量级,但值得注意的是,博世的营收大部分仍来自传统 汽车 的传统部件,而非增量部件。
汽车 业务已然是华为资源集中的高地。 2020年,华为在智能 汽车 BU上的投入超过5亿美元,且在短期内不考虑盈利问题。 但未来车能否像华为做手机一样完成从落后到赶超的逆袭,尚难以断言。 至少,车这个远水还救不了华为的近渴。
但从业务角度出发,余承东目前三架马车齐驱,负责消费者业务、 汽车 和华为云。 如果将这些业务拉到一起看,会发现华为云是一个底座,上面承载了消费者业务,鸿蒙、HMS、消费者云服务、智能 汽车 云服务都跑在华为云之上。
而本身鸿蒙、HMS、鲲鹏都在各自建立生态,但过去他们并没有互相打通。 任正非一向讲究一盘棋,此次将余承东放在这个位置上,其意义也是做大生态。
美国的打压,已经给华为的业务生态造成了巨大破坏,而这种局面目前还看不到太多根本上逆转的迹象,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云还是车,华为都需要加速业务的转型和突破。
荣耀“剑指”华为,“越级”勇闯高端市场
作者 / 罗京编辑 / 封成
“荣耀超级旗舰Magic将超越华为Mate和P系列。”
3月19日,新荣耀CEO赵明接受媒体人秦朔的采访时,扔下这枚信息炸弹。
这天,是荣耀正式离开华为的123天。
这123天里,新荣耀发生了重大转变。 1月22日,在独立后的首场发布会上,新荣耀展示其新身份,从原来互联网手机品牌升级成全球标志性 科技 品牌。
接着,在3月2日举办的首场全国渠道大会上,赵明再次强调:“荣耀的发展肯定会走向高端市场...打造属于荣耀消费者的顶级旗舰。”
新荣耀动作高调、剑指华为的勇气,让外界惊叹,同时也引发了不少担忧。
在荣耀V40轻奢版的发布会上,CMO姜海荣重点介绍了手机外观、快充、摄像等性能,几乎没有提到芯片、系统等。
据悉,旗舰机荣耀V40轻奢版只搭载联发科中端芯片天玑800U,一款被网友吐槽是“上世纪的芯片”。
然而更让人疑惑的是手机定价,最低版本售价为2999元。 相较之下,同档价位的Redmi K40却搭载了高通旗舰芯片骁龙888。
新荣耀迫切想要摆脱“性价比”、“中低端”品牌定位的做法,似乎有些操之过急。
对此,赵明在采访中透露出一些答案:“完全独立后(的荣耀)确实有一段短暂的迷茫期,瞬间有巨大压力,但独立也让荣耀有了一个脱离大公司保护、以创业公司状态全新开始的机会。”
“迷茫”、“压力”、“独立”、“创业”,暗示着现阶段的荣耀正处于尴尬过渡期,面前依旧荆棘满地。
“独立”的荣耀也不再是华为供应链体系一员,再不能在大树下乘凉,而“创业”将成为新荣耀的主旋律,要做以往没做过的事情,高端手机市场便是其一。
据悉,继荣耀V40和V40轻奢版旗舰机之后,荣耀最快可能在七月份推出搭载高通芯片骁龙888的真正旗舰产品。
不少观点认为荣耀在拿到高端芯片后,做高端手机便是顺水推舟的事。
但换个角度看, 荣耀做高端手机,其实是个必选项,而非可选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相对成熟的智能手机行业,供应链已俨然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功。 每款手机的上市、发售、出货时间,产品性能、价格等等,都与其上游供应链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对手机厂商而言,供货链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是巨大麻烦。
2015年,小米手机销量大幅下滑,被曝旗下供应链团队与三星半导体中国区高管闹不和,三星不愿给小米提供OLED屏,小米5产能跟不上,品牌来到存亡节点。 2016年雷军亲自下场管理供应链,传闻前后四次拜访三星总部解决供应问题。
在一年低谷期的蛰伏之后,公司重新走上了正轨。 2017年二季度出货量达2316万台,创下 历史 最高纪录。
芯片也好,OLED屏也罢,还有电池、存储、镜头等100多个零部件,都离不开供应链,都是整体的一部分。 缺少哪个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打乱整条供应链协同生产节奏,导致手机产量下降,影响出货。
保证供应仅仅是第一步,手机厂商还必须和上游核心零件商进行深度合作。 中科创达副总裁杨宇欣曾表示:“(手机上)每一款高端器件,比如摄像头、电池、触摸屏、指纹识别芯片、GPS,都需要专门的驱动程序,以及相应的软件优化算法,才能达到最优效果。 ”
当年的华为在供应商面前的话语权不比现在,为此,华为聘请元器件领域科学家,频繁与顶级供应商沟通,才得以将华为路标纳入顶级供应商的研发路线中。
以徕卡为例,华为用至少3年时间来敲定独家合作,一年的技术验证、一年试生产、一年量产。
单看出货量还不能决定手机厂商的利润大小,还要看另一指标,库存周转率。
库存是魔鬼,能吞噬一切利润。
刚转型不久的华为手机,常常陷入上市时缺货,紧急提拉需求后供应跟不上来,物料齐套后又不得不清理库存的恶性循环。
高库存也意味着低周转率。 根据两家手机厂商财报显示,2018年苹果库存周转天数一般在9天,华为在77天。 这也意味着,同样利润率的情况下,苹果的盈利能力是华为的8.5倍。
但这也不代表库存为零、供不应求是件好事。 在小米刚刚红起来那几年,饥饿营销是它的代名词,但其实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恰恰反映小米供应链管理短板。
供应链管理领域专家刘宝红认为:“竞争激烈的电子消费品根本不存在饥饿营销。 真正的原因是市场预测计划不准、供应链反应慢。 ”
国内大量小牌手机厂商供应链管理无法做到快速响应、快速交付,手机产能难以放量;而厂商订单量缩水,又导致供应商不愿重视、不愿服务,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种种因素堆积,最终导致小牌手机厂商生存愈发艰难,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如果说荣耀脱离华为是来自外部不可抗力,那么驱动荣耀进军高端机市场则是企业生存本能。
2019年,华为被列入美国出口实体黑名单,芯片断供成华为一大危机。 2020年底,华为手机子品牌荣耀进行一场市场化自救运动,决定脱离华为,成为独立公司。
离开华为后的荣耀,首秀就与以往大不同,不仅有全新的品牌定位,还多次强调进军高端机,想撕下以前身上“中低端” 、“性价比”、“互联网手机品牌”的标签。
有观点将荣耀这种避开中低端市场、主打高端化的企图视为“眼高手低”,但从新角度看,此举带有经济学上的必然。
荣耀独立后,就不再是华为的供应链体系一员,不受芯片供应限制,但同时也无法在大树下乘凉,以往与海思半导体的密切合作被阻断。
现在必须加入小米、ov等厂商队伍,一同竞争大厂芯片,在供应商面前话语权大大不如从前,其艰难程度不亚于“创业”型企业。
从2021年1月国内不同手机品牌出货量来看,荣耀大幅落后于其他厂商,荣耀手机市占率仅为5%,而据腾讯《深网》引述荣耀内部知情人士消息称,V40的备货仅有百万台级别。 荣耀V40官网3分24秒售罄的消息,似乎也在验证其产能不足。
话语权失势叠加出货量锐减,荣耀在供应商面前丧失规模采购优势,采购成本上涨乃情理之中。 仅凭主打性价比的低价手机,很难向终端消费者转嫁上涨的成本。
以小米为例,在2017年小米6X的发布会上,雷军称:“小米硬件的综合净利润率不超过5%。 ” 为此雷军还发了内部信,宣传薄利多销的好处:“我们紧贴成本定价,把实惠留给用户,用户会始终支持我们。 ”
这种打法在低价机市场普遍,荣耀也曾被称为“价格屠夫”,荣耀9X是国内首次搭载7nm芯片的千元机,极致的性价比连小米都得直呼内行。
但目前来看,荣耀在产能有限的背景下,继续“用价冲量”,薄利却不能多销,其经营难度是艰巨的。 而对刚独立的“创业”公司,维护现金流稳定是生存第一要义。
反观高端机市场,因享有品牌溢价、成本转移等优势,利润空间大,吸引许多手机厂商进入。 就拿iPhone12来说,物料成本只有2438元,定价6299元,毛利达6成,就算扣掉研发、销售、管理三费,净利依旧可观。
由此可见,荣耀进军高端市场的背后动因远不止致敬华为,或许是命运使然,同样的选择也发生在其他手机品牌厂商身上。
年初至今,高端机市场好不热闹。 OPPO发布色彩影像旗舰Find X3系列、realme推出首款旗舰机型真我GT、一加宣布携手哈苏年内打造顶级影像旗舰、小米推出11 Pro……进军高端,成为一众厂商不约而同的选择。
华为“芯片断供”,三星在中国长期式微,仅有苹果凭借iPhone12逆势增长,一众品牌高调入场,高端市场可能在今年上半年迎来阶段性洗牌周期。
坦白来说,荣耀已经后人一步。 现阶段,仅凭搭载联发科中端芯片天玑1000和800U的两款V系列旗舰机,荣耀进军高端机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荣耀V40轻奢版为例,黑猫评测认为,同样是天玑800u+LPDDR4X+UFS 2.1的配置,荣耀 V40轻奢版8GB+128GB售价2999元,Realme Q2的6GB+128GB售价1299元。 而同样是2999元的价格,红米K40Pro却搭载高通旗舰级芯片骁龙888。
据业内人士曝光,荣耀V40轻奢版其实是个尴尬的产物,这本来是荣耀和华为交割前做好的新品,原计划是上麒麟芯片的,最后却不得不换成联发科,导致产品的竞争力大为降低。
好在目前荣耀已经全面恢复高端芯片供应。 据腾讯新闻《一线》的报道,荣耀最快会在七月份推出搭载高通芯片骁龙888的手机产品。
在未来的4个多月空白期里,有手机品牌已先发制人。 3月29日,小米推出Pro11&Ultra和Mix,定位“安卓之光”和“安卓机皇”。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荣耀尝试通过技术和渠道来加速布局,筹备逆袭。
在技术方面,荣耀继承华为研发基因,获得华为在深圳、北京和西安研发中心的人才,人数超4000,很多人参与过华为Mate和P的影像系统和芯片开发,比如AI融合影像技术、架构设计等。 除此之外,如GPU Turbo、Link Turbo等一些创新性技术,也由华为剥离至荣耀。
作为新荣耀的新东家,30余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与荣耀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并表示全面支持荣耀品牌高端化,对荣耀产品的扶持力度不断加码。
在《笨鸟不等风》一文里,赵明将荣耀比作一只勤奋的“笨鸟”,但只要用心做产品,笨鸟“慢”飞也可以致远。
参考资料:
1. 辛童著.《华为供应链管理》
2. 盒饭 财经 《揭秘控制狂苹果的供应链操控术》
3. 周钰魏.《国内手机行业供应链管理分析》
4. 21世纪经济报道 《透视国产手机供应链:断货与库存高发 管理瓶颈凸显》
5. 第一 财经 .《“拼高端”荣耀重整渠道 勒紧裤腰带无条件投入》
6. 深网.《独家:荣耀重启Magic系列搭载骁龙888,欲抢占华为高端市场丨深网》
7. 秦朔朋友圈.《有一种荣耀,值得追求也值得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