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 新质生产力与金融支持 独角兽

连平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一、“独角兽之问”及其解释

1.1 “独角兽之问”

今年5月份,在济南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到关于创新与投资的发言时追问:“我们的独角兽企业新增数下降的主因是什么?”

这被称为“独角兽之问”。

“独角兽”,是投资领域定义的一类企业,一般指成立不足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未上市的科技类企业。独角兽企业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活力、方向和领先性,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未来核心竞争力。

根据调查数据,截止到2024年初,美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全球第一,达到703家,增加37家。中国位居第二,为340家,不到美国的一半,增加24家。更值得关注的是,跟2022年比,2023年中国独角兽数量虽然以316家在全球位居第二,‌但过去一年新增仅15家,‌同期美国增加179家。

1.2 独角兽增速为何放缓?

独角兽增速放缓的原因很多,可能跟宏观经济走向有关系,而直接原因应该是近些年风投创投市场和股票市场低迷。

据调查,2023年中国投资市场共发生案例数9388起,同比下滑11.8%;披露投资金额6928.26亿元,同比下滑23.7%,连续两年下滑。如果剔除国资,创投市场的投资下降幅度更大。

近些年,监管部门加强金融整顿,提高了IPO的门槛和不确定性。根据调查数据,2023年中国267家具有VC/PE投资背景的本土企业实现IPO,数量和金融同比分别下降24%和36%。

1.3“8+9”领域的独角兽成功率较高

近些年,国家大力倡导和投资“8大战略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8+9”领域的独角兽成功率较高。

如果以投资独角兽成功率来衡量,在前10家龙头企业CVC机构中,表现最好的是:比亚迪、联想创投、哈勃投资(华为)三家,分别达到31.3%、27.7%、27.1%。这三家企业实现了“每投资5家企业,至少有1家成长为独角兽类企业”。

这三家企业都是“8+9”领域的企业,比如比亚迪属于新能源汽车,联想集团和华为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他们站在了时代转向的浪潮前端,获得了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

数据显示,在2023年中国企业境内外IPO中,近一半的企业数量、57%的融资额集中在机械制造、半导体及电子设备、化工原料及加工这三个领域。

尽管过去两年创投市场不振,独角兽增速放缓,但“8+9”的独角兽成长还是不错的,这说明国家未来的战略方向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

1.4 新时代的新起点

中国处于一个新时代的新起点,宏观经济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过去的高增长正在走向高质量发展。政府正在积极投资“8大战略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大力提升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观察下一个阶段中国宏观经济走向和增长逻辑的新窗口,是理解政府政策立场和改革方向的新路径,是分析市场预期与投资机会的新维度。

所以,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只有理解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意义、实现路径等,才能理解下一个阶段中国经济的走向。

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

2.1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的重要概念。之后,习总书记对这一重要概念做了系统阐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百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智力资源等对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技术创新导向,是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的重要标志。简言之,新质生产力是一种集“创新+质优”于一体的先进生产力。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劳动者水准提升,劳动资料升级,劳动对象范围扩大。

2.2 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特征

新质生产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

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新技术为支撑。呈现多点突破、高度复杂和深度交叉融合的发展态势。基础设施成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基础设施。

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即以数字形式为存储和流动的数据要素。由于具有低成本、强渗透性和高融合性等特点,数据要素可以推动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方式等不断优化升级,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即从科技创新中寻找新方式和新途径,加快实现高科技自立自强将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以高新技术深化应用为主攻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新质生产力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具有广泛性和革命性。

三、新质生产力的构成与发展方向

3.1新制造是主阵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一起构成新制造业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知识密集度高,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和空间大。

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辐射面广等特点,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力量。根据“十四五规划”和“二十大报告”,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新兴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等领域。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3%。2025年,这一比重有望超过17%。

未来产业则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其涉及范围更广、成长不确定性更大,培育周期也更长。未来产业拥有四个“新”特点——即依托新科技、引领新需求、创造新动力和拓展新空间。

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的主要构成和技术路线。

3.2新服务是生力军

服务与生产密不可分,服务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新质生产力需要有新服务。而新服务的重点在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占比。

我国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地位不高。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占比较高。美国生产性服务约占GDP的56%;欧盟GDP的39%是生产性服务业;G20多数国家比重也约在40%-50%之间。我国仅占17%-18%,差距较大。

要通过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在终端商品和在GDP中的占比。据测算,若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提升至6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提升至50%,那么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30%。若服务贸易占全部贸易总量的比重能翻一番,达到25%,那么高端制造中生产性服务价值能就进一步达到终端制造产品总体附加值的40%至45%。

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要充分发挥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巨大和拥有集全国之力办大事体制等优势,多管齐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及其完善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动能。科技创新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动力。

关键技术领域持续形成突破,以量变到质变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持续性科技创新基础上形成重大关键性技术领域突破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在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劳动力是首要要素和重要资源,是组织生产过程的主体力量。

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催生数字化的新生态。数字化作为新劳动和生产资料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承载主体是企业,企业是将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石。

打造全球性的开放创新生态,持续吸收国际科技创新的养分。实践表明,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持续推进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结合,拓展新质生产力的成长空间。传统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质态变化的结果。

加快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完善的全产业链循环保障和内需扩容保障。

五、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金融有效支持

5. 1金融结构与科技创新金融需求要有匹配性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

不同的金融结构与科技创新之间会有不同的匹配程度,并非所有的金融业态都同样有利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通常具有较大的投资风险,科创企业通常处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创期,企业经验和能力较为薄弱,需要风险投资资本加以支持。

风险投资是科技创新初创期最主要的金融支持手段。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和具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但缺乏启动资金的企业家。其功能在于解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的资金短期问题。

风险投资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匹配性表现在甘冒高风险以追求最大的投资回报,即高风险、高收益。

风险投资资金的退出和循环需要有成熟的股票市场和良好的上市融资制度。直接融资发达和股票市场成熟的金融结构与科技创新金融需求之间有比较好的匹配性。

5. 2我国金融供给结构与科创金融需求之间“双欠”匹配

中国金融结构的特点是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业十分发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尽管大力提倡发展直接融资,但其发展尤其是股票市场发展很不理想。风险投资行业有较快发展,但规模依然有限。参考国外股市指数与GDP相关关系,通常股市涨幅是GDP增长的1至1.5倍之间(2023年GDP较1990年增长66.7倍)。因此,中国股市指数应翻两番,上证指数至少在8000点,才能实现“金融强国”的标准。

迄今为止,银行信贷融资占全部融资比重仍高达62.3%,仍是社会融资的主力军,且还在加强。

银行提供信贷通常是投向成熟的企业,不能承担较高的风险,更何况为风险投资提供资金。银行资金大部分为存款人(个人和企业)的资产,规避风险是银行资金的本能表现,银行的行为通常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因此似乎可以说银行资金是“谨慎资金”。

鉴于银行资金具有“厌恶风险”的特质,因此我国银行业虽资金规模巨大,银行业实力雄厚,但却难以全面有效匹地配科创金融需求。

三十年来我国风投行业逐步发展,发挥了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但规模有限,又受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难以有效满足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科创融资需求的重任。

我国股票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多次面临重大波折,发展历程屡屡受挫;尽管推出一系列针对科技创新融资需求的制度安排,但其积极效应有限。

风投行业和股票市场发展状况表明,我国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主力军存在明显不足。股市没有了上市融资的功能,风投行业也就必然举步维艰。

在支持科创金融需求方面,我国金融供给存在金融结构和直接融资结构的“双欠匹配”。

5.3 引更多金融活水润泽科创发展

为有效支持科技创新,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当下应刻不容缓地促进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和上市融资等直接融资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在有效保障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大力恢复股市的融资功能,尤其是针对科创型中小民企的融资功能,以此来带动风投行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银行业进一步改革创新,加大力度发展科技金融。努力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科技金融是通过金融创新,提供服务于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和金融机制。科技金融以创新的产品,服务和机制,为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科技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科技金融广义的理解是整体金融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体系,狭义的理解是指银行业。

近年来科技型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4%;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8.6%。银行业在支持科创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5.4 疏通堵点提升科技金融质效

随着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复杂、技术迭代周期越来越短、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让科技金融更好支持科技创新活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科技金融存在产品针对性不强、覆盖面不广、风险评估和防范能力不强、服务体系不健全和直接融资渠道不畅等堵点。

科技型企业研发风险高、投入大、周期长,发展各阶段的风险特征也不尽相同,传统的信贷保险产品难以满足其需求。

未来应进一步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结合科技型企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先行先试,研发专属金融产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着力补齐短板,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在落实推进层面,金融机构要增强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

未来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地为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服务,建议如下:

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的评价体系。注重对科创能力、成果转化潜力等进行有效评价,为金融支持提供精准的依据和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获取更多科技型企业信用数据和其他可代替数据,推动金融机构建立专业的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模型,为企业评价提供有效的量化创新基础。

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性地创新产品和服务。

充分运用创新技术赋能,加大对科技型企业风险识别和监测力度,提高风险防控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加强科技金融人才培养,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

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更好地评估投资风险。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担体系,积极探索政府对创业企业增信和风险补偿机制。

六、加大政策针对性实施的力度

为加大银行业对科创的支持,央行今年推出5000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大致可拉动银行配套信贷5000亿左右。目前已选了首批700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向银行推送,未来会组织对32万家科技型企业评估后会继续实施,甚至加码。

2024年6月,国常会提出一系列相关政策举措,对VC/PE行业明确释放了针对性支持信号。这充分表明国家对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的重视。

针对创业投资短板,需要更加综合和针对性的举措加以应对,包括:

围绕“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

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开展长期投资;

积极吸引外资创投基金;

拓宽退出渠道,完善并购重组、份额转让等政策;

针对创业投资实施差异化监管,落细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专业性机构发展;

处理好政府性基金和市场化基金关系,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作用。

(本文为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首席论谈”第十期《独角兽、新质生产力与金融支持》,由“首席论谈”主理人薛清和对连平老师进行访谈,并整理成文。)


丰年资本7年进化史:赋能本土科技独角兽的野望与精进

文李兆奇

编辑聂恺

这是一个变局大时代。

近两年,以互联网流量增长为王的风口已经逐渐消逝, 科技 和高端制造等行业正成为产业界频频讨论、追逐的热潮,并演化为创投圈全新且极其重要的命题。

背后的原因在于, 科技 和高端制造等正成为各个国家布局、角力的“主战场”,它或将重塑全球力量格局。 基于此,我国自2015年开始,先后发布、修订了《中国制造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重要文件,在政策角度支持 科技 和高端制造行业发展。

但是,不少投资者发现, 赛道的转换并不容易:与互联网不同, 科技 和高端制造行业研发投入大、投资周期长、专业知识壁垒高、风险大。 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底层逻辑是流量,只要洞悉流量就能拥有变现的多种可能,企业的盈利拐点即可预测。 而 科技 和高端制造行业门类多且散,底层逻辑似乎并不清晰。 这成了想要跨领域投资的机构们面临的阻力所在。

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下, 成立于2014年的丰年资本在热潮来临之前就已布局,相继押中了达梦数据库、达利凯普、矽电半导体、胜科纳米等一众 科技 和高端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 这些企业的名字或许远不如互联网行业的项目有名,但都是各自垂直细分领域的头部。

超高的命中率背后,丰年资本是如何精准捕捉中国 科技 新势力的?其核心投资能力是什么?对整个产业生态有怎样的思考?带着这些问题,36氪与丰年资本合伙人赵丰展开了一次详谈。

01 提前押注本土 科技 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 未来有竞争力的投资机构一定是产业化、专业化的, 聚焦 科技 和高端制造业是我们主动的选择。 ”坐在办公桌对面的赵丰说,“ 丰年的定位就是一个能更好去理解商业的组织,帮助 科技 企业跨越从1-10的成长鸿沟。 ”

这是我们与丰年资本合伙人赵丰访谈见面时的场景,在北京东三环的财富金融中心,在丰年资本的总部。 与大多数投资人的金融范儿不同,赵丰更像一个创业者,语速不徐不疾。

当面对2014年丰年资本创立时为何要选择 科技 与高端制造这一冷门赛道问题时,赵丰坦诚道:相对于众多机构争抢的TMT、医疗、消费等领域,丰年团队的“基因”与 科技 和高端制造领域更加适配。

更关键的地方在于,2014年左右丰年资本已经对基于国际大环境下的中国 科技 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有着比较清晰的认知。 这使得丰年资本在大多数投资机构感知到潮水演变前,便已密集调研和投资了军工、 科技 及高端制造领域等具有自主创新和进口替代特点的头部项目。 要知道,彼时创投圈的热闹依然集中在TMT领域, 科技 和高端制造还是一个几乎与鲜花和掌声无缘的领域。

“能够提前洞察趋势,本质还是因为我们在中国这个土地上扎得更深。 ”赵丰表示。

明确的风向转变则是在2018年后。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领导人2019年在上海考察时指出,要支持和鼓励以高端制造业为代表的“硬 科技 ”企业上市。 这标志着一个由 科技 人员创造的小众概念正式进入国家官方话语体系。 自此,众多顶尖技术人才、科学家参与到 科技 与高端制造的创业中。

一时之间,大量创业者和投资人涌入,却发现这个领域没那么简单: 科技 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并不是通过砸钱和砸人就能解决的,TMT领域的打法似乎收效甚微,甚至行不通。

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大多国内 科技 和高端制造企业面临的共性痛点是从1到10的成长鸿沟。

“ 这些企业在技术和产品成熟后,常常遇到增长的瓶颈和‘放量’的痛苦。 ”赵丰表示,能否解决这一痛点,才是能否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的关键所在。

比如在刚布局时,丰年资本投了很多初具规模、崭露头角的 科技 企业,发现有些企业尽管产品很好,却在营收到达数千万级时遇到了明显的增长瓶颈。

“往往员工数到了几百人的时候,以技术人才或科学家为主的创始人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商业化方面开始显得吃力,这是因为企业规模超出了他们个人的管理边界,所以一定要用体系化的方法去管理。 ”赵丰表示,“这是企业和企业之间最大的区别,也是一家企业迈向世界一流企业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 ”

在丰年资本的调研中,国内不同 科技 和高端制造业企业创始人的经营管理能力具有很大差异,无论是战略制定或执行,还是建流程、组团队、控成本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这些难点一旦突破,将帮助企业解决快速发展的瓶颈。

正是瞄准了企业在管理赋能和成长推动方面的巨大价值增长空间,丰年资本决定继续深度聚焦 科技 和高端制造产业。

02 赋能本土 科技 企业的成长关键点,丰年资本的破与立

在创投圈,一直流行着投资究竟是艺术还是技术的争论。

持艺术论的一方认为,创新项目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再精密的投资预判都有可能导致投资失败,而成功的项目往往是因为投资者对人和赛道的感知力更强;赵丰则更偏向于技术论, “丰年资本还是把投资当成一门专精的技术在做,因为机构要长远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壁垒’,一定要组织化体系化,这样才能保证输出结果的可持续、可复制。”

正是基于此,丰年资本与其他大多数机构不同的是更具企业思维。 “在机构文化、团队构成上,我们都融入了很多的实业基因,因此我们深受很多企业经营思维的影响。 例如杰克韦尔奇的数一数二原则(Be No.1 or No. 2 - or be gone)就是要求企业要在每个业务领域都成为数一数二的领导者,这也是我们最初选择深入到 科技 与高端制造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

丰年资本将企业思维作为他们进行 科技 投资的一个重要根基,企业思维和深入的实业经营经验也给了丰年资本洞察行业的独特视角。 赵丰表示,丰年资本对产业的深挖和对企业管理的理解,使其能与企业在初次见面时直指企业遭遇的痛点和难点,并给出有价值的建议。 “从创立开始,我们就不仅致力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投资机构中的一个,也在努力 探索 商业世界的最佳实践,做中国最好的 科技 企业管理赋能者。 ”

科技 企业的管理赋能是丰年资本一直以来最重视和推崇的理念。 在这方面,丰年资本从成立起一直在深入研究学习丹纳赫,团队中也有数名高管来自于丹纳赫。 丹纳赫的精益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于中国 科技 企业具有巨大的价值:作为全球工业并购整合之王, 丹纳赫通过“投资+管理”的双轮驱动策略收购产品技术优秀但经营效率不佳的企业,在多维度赋能后使它们在行业中具有一流竞争力。

为此,赵丰专程多次前往丹纳赫中国区总部拜访,并与丹纳赫中国区高管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们发现丹纳赫的DBS体系非常适合 科技 和高端制造业,其分为80多个模块,在30多年的积淀中已经相当成熟,几乎可以解决一个工业企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

当然,橘生淮北为枳。 过去五年,在借鉴国际工业巨头经验的同时,丰年资本结合国内 科技 产业的客观发展阶段以及凭借着对本土市场更深的理解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投资和投后赋能的方法论,通过不断实践,逐步建立了“丰年经营管理体系”(HMS)。 丰年资本的体系更加适用于中国本土、 科技 类、成长期的企业。

在2022年,基于过往多年构建的企业运营能力和产业赋能能力,丰年资本中台赋能团队由“丰年经营管理办公室”升级为 “丰年经营管理中心”(HMSC) ,全面赋能中国 科技 类企业。 “丰年经营管理中心”由丹纳赫、通用电气等产业背景丰富的专职团队组成,进一步深度赋能 科技 企业形成系统化经营管理能力,配套体系化工具为 科技 企业提供经营管理、财务及资本市场、人力资源、品牌宣传等领域的内容,从实操层面帮助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丰年资本成立的丰年经营管理学院每年度定期开展课程去辅导企业形成更好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包括《精益管理》、《走进资本市场》、《战略规划与部署》以及《标杆游学》等课程和活动。

“我们有个同事来自丹纳赫,第一次去我们投资的企业辅导的时候,在现场就发现以前的经验竟然不适用。 ”赵丰表示,丹纳赫投资的企业一般在现代化管理上都具有经验,而国内大多企业的管理模式都是野路子,底子薄基础差,这使得升级赋能的挑战更为艰巨。 “但这恰恰也是中国 科技 产业现阶段最需要和最有价值的事情”

而经营管理的赋能与提升,也成为很多 科技 独角兽成长拐点上最重要的一个杠杆。

以丰年资本投资的一家半导体企业为例。 该企业2021年订单大增,直接翻了四五倍。 但突然增加的订单也使得交付压力剧增,产能面临一定挑战,且质量有所波动。 这带来的影响是一旦产品交付不了或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必然会波及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以及市场口碑,甚至战略卡位。

针对此,丰年资本专门派了一个项目小组,在现场工作了六个月,以解决这家企业面临的问题。 “从整体思路看, 一是要提高企业的交付能力,二是要降低产品质量的不良率。 这个在国外有成熟的管理体系,但中国的企业在一两个亿收入阶段时,老板们都还是在用土方法来管。 ”赵丰表示。

于是在生产端, 丰年资本首先做的是详细诊断整个生产的流程,对每个环节重新进行价值梳理。 “大概有30多个项目挨着去检查,以把整个价值链梳理清楚,从而搞清链上的各个价值是怎么流动的。 在了解清楚以后,就可以看到哪些环节有浪费,哪些地方可以精简。 ”

接下来便是执行,为此丰年资本花费数月时间在现场通过专门的工具指导企业去改善。 比如如果有两个环节出现问题浪费最为严重,丰年资本会针对该问题帮助企业做流程的重新梳理和再造,消除核心的浪费点或卡点,然后重新排布运转流程。 最后经过约三个月的时间,在没有增加任何人和设备的情况下,该企业产能提高了一倍,空间还缩小了50%。

“这套体系有管理理念、有工具,也有具体执行的细节。 ”赵丰表示,但 最关键的还是要在现场与被投企业一起梳理和定位问题,并消除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让企业学习和习惯科学的管理方法,慢慢走上正轨。 “我们不只是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持续的提高企业的体系化管理能力。 ”

凭借这套体系和方法,丰年资本对被投企业进行了多方赋能,且取得了不错效果。 丰年资本2020年投资的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分析检测企业胜科纳米,其在半导体失效性分析赛道属于亚太地区的绝对龙头。 从投后数据上看,2019年到2021年,胜科纳米的收入及利润实现了数倍增长。

又比如武汉达梦数据库,其是我国实现全部源代码自研,拥有完全、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点软件企业。 丰年资本于2019年投资后,该企业业务不断实现新突破。 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平台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在国产数据库领域,武汉达梦数据库稳居2020年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国产数据库市场排名第一。

正是基于对企业1-10阶段的赋能, 在投资的节点选择上,丰年资本没有刻板地看企业到底是天使轮、A轮或B轮,而主要看企业发展的实质性节点。 “我们投资强一半导体时,是第一个机构投资人,投资金额和投资比例较大。 这个项目当时很多机构比较犹豫,认为公司尚未盈利,估值偏高。 于是外界很疑惑我们为什么是第一个冲进去的机构投资,并押注早期。 ”在赵丰看来,彼时强一半导体已创立三四年时间,持续扎根在探针卡这个细分领域,并已进入到小批量产品的生产和交付阶段,在自主可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他们团队非常优秀,都是国际大厂出身,且成长潜力巨大。 ”

不仅如此,丰年资本也会让企业不要盲目追逐热点。 比如面对当下的数字化浪潮,产业界纷纷加码数字化、信息化,对此赵丰认为这很容易让企业陷入一个误区:数字化治百病。 “如果不深刻地理解管理流程本身的话,数字化几乎没法做。 所以我都会告诉被投企业如果要上ERP(一种信息化系统),首先需要深度梳理管理流程并进行结合。 ”

在赵丰看来, 科技 和高端制造企业一定要找好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根据地。 “有好技术、好产品,再做好管理,坚持核心战略方向,这样的企业才能在长期的深耕与沉淀中逐渐跑出来。 ”

03 聚焦于管理赋能,一个中国 科技 产业崛起的叙事样本

从强一半导体到矽电半导体,再到胜科纳米,丰年资本投资的方式更加聚焦,投的项目不多但成功率高,偏向重仓的模式,这使得回报也更加丰厚。 不过这条路径与传统的TMT领域的投资风格大有不同,它更考验投资方精准发掘和重点赋能的能力。

“原来美元基金主投的互联网赛道,它们可能选择的是投一个全新的的场景,并押注跑的最快的几个,从而押中龙头。 但 科技 和高端制造业企业的现状是大部分领域相对欧美而言还是落后的,属于追赶者的角色。 ”赵丰表示,这就要求投资方得有耐心和能力帮它们突破瓶颈不断成长,同时需要较大比例持股以实现适度的聚焦,扎扎实实在每一个企业身上花足够的资源和时间。 “我们对于技术和产业的深入理解也是我们敢于重仓的底气所在。 ”

在丰年资本的产业赋能下,那些处在从1-10阶段的企业能够得到发展需要的相关支持,并在获得投资后进入一个快速放量增长的过程,这进一步提高了项目成功率。

“美元基金的思路,总体上比较求新、求大、求爆发力,因此它们会把持续融资视为一件好事。 而对于 科技 与高端制造业来说,由于技术研发本身的客观特性,很难从一成立就实现快速突破,而是会有不同的发展曲线和发展规律。 ”赵丰表示。

从这个维度看, 科技 与高端制造领域的投资需要投资机构能耐得住“寂寞”,要对产业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不断深入产业并长期陪伴。 为此,丰年资本构筑了三项重要的能力:一是对行业的研究和洞察能力;二是行业的运营管理提升能力和赋能能力;三是产业信息资源的获取、收集和整合能力。 丰年的长期战略是将这三项能力的根基打得足够深,足够扎实,从而在赛道中占据自己的重要位置。

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入局, 科技 与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这促使仅仅能给项目投“钱”变得远远不够, 如何为企业提供独特的帮助,成为各家机构差异化的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都在开始双向融合,互相学习各自的思路和打法。 比如美元基金要学会理解A股市场,要懂中国的产业政策逻辑;人民币基金也要学习美元基金深度产业化的打法等。

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中长期时间里,创投市场将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不断风起云涌,特点鲜明且具有持续进化能力的投资机构会在未来胜出。

当然,更要意识到,越是变化,越是机会所在: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产业层面,都在大力推进 科技 产业的发展,这为更懂本土情况的投资机构提供了一个肥沃的生长土壤。 根据中国 科技 部公布的数据,我国全 社会 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1.42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4万亿元左右,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2020年超过1500亿元。 绝对的数字背后,是我国在硬 科技 领域不断筑牢壁垒的决心。

因此,对于以丰年资本为代表的本土机构来说,正是踩中了中国 科技 与高端制造产业崛起的宏大叙事,这给了这类投资机构与企业一个绝佳的发展机遇期。 而随着越来越多 科技 企业的崛起,一个崭新的产业未来正徐徐展开。

深圳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

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深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城市首位,新一代信息通信等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显示器件等3个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但是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发展后劲仍需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十四五”是深圳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立足深圳实际,紧密围绕服务制造强国、制造强省建设,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对于稳住深圳制造业基本盘,保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意义重大。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效应,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为核心,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紧密结合,加强产业发展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投资,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潜力和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自立自强、创新引领。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化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构建自主安全、多元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

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 深刻认识现代产业发展规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促进生产端、消费端有机衔接,以点带面锻长板、补短板,实现产业梯次发展和整体跃升。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挥各区比较优势,统筹优化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土空间布局,“一群一策”推动产业集群建设,构建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功能协同、优势互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一批现代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和世界级“灯塔工厂”,形成一批引领型新兴产业集群,网络与通信、软件与信息服务、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海洋产业等增加值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更加凸显,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工业母机等产业短板加快补齐,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数字创意、现代时尚等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合成生物、区块链等未来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新增长点。

三、发展重点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

1.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 推动固网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协同发展,加强网络通信芯片、关键元器件与模组等技术攻关,建设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创新载体,启动前沿技术储备,加强行业标准研制,支持南山、宝安、龙岗、龙华等区建设集聚区,打造全球网络与通信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和“双千兆”、全光网标杆城市。

2.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加快完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产业链,开展EDA工具软件、半导体材料、高端芯片和专用芯片设计技术攻关,推进12英寸芯片生产线、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福田、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坪山等区建设集聚区,打造全国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地、人才汇聚地、创新策源地。

3.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 推动新型显示器件、面板生产、终端制造和应用等领域协同发展,着力突破4K/8K视频采集器件与设备、显示面板工艺与技术、核心基础材料等关键共性技术,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依托南山、宝安、龙岗、光明等区打造全链条产业创新区和全场景“AI 5G 8K”应用示范先行区,努力建设全球领先的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

4.智能终端产业集群。 围绕智能手机、个人电脑、VR/AR、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车机、智能家电等智能终端产品,打造从关键核心元器件到高端整机品牌的完整产业链,加快应用软件、核心器件等关键技术突破,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向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坪山等区集聚发展,打造全球手机及新型智能终端产业高地。

5.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聚焦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环节,加快新型传感器材料、CMOS-MEMS集成技术、先进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攻关,建设MEMS中试线、MEMS传感器产业基地,丰富智能传感器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场景,支持南山、龙华、光明等区建设集聚区,打造全要素完备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6.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推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套件、低代码开发平台等关键性基础软件和CAD、CAE、BIM、CIM等工具软件实现源头创新,加大基础共性标准、应用示范标准研制及推广力度,实施开源生态孵化工程,推进软件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依托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等区建设集聚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软件名城。

7.数字创意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数字文化装备、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等细分产业,塑造一批优质数字内容原创作品和IP,高标准建成一批数字创意孵化和服务平台,加快数字创意与文化旅游产品以及教育等公共服务融合融通,支持福田、罗湖、盐田、南山、宝安、龙岗等区建设数字创意产业集群,构建“一核、一廊、多中心”的数字创意产业布局,打造全国数字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标杆。

8.现代时尚产业集群。 推动服装、家具、黄金珠宝、钟表等优势传统产业时尚化、品牌化升级,加强服装功能面料、家具智能芯片、钟表机心等技术攻关,建设时尚产业互联网平台和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培育若干国际知名展会,支持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华等区,以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前海)建设集聚区,打造新兴时尚产业高地、国际时尚消费中心城市、国际会展之都。

9.工业母机产业集群。 聚焦数控机床、锂电池制造装备、半导体制造装备、显示面板制造装备等重点领域,突破主轴、丝杠导轨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加强装备数字化技术攻关,建设新型显示技术智能装备总部基地、集成电路检测装备研发及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支持宝安、龙华等区建设集聚区,增强工业母机对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支撑能力。

10.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无人机(船)等领域,突破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和集成应用技术,扩展智能机器人在电子信息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应用场景,依托福田、南山、宝安、深汕等区及前海建设集聚区,打造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高端制造、集成应用示范区。

11.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高功率超快激光器与装备、增材制造装备与系统等行业,提高特种光纤、高功率光栅、高功率激光芯片、高性能激光器等上游材料和器件国产化率,开展专用特色装备技术攻关,建设光电光纤激光总部及研发中心等重点项目,支持宝安、龙华、坪山等区及前海建设集聚区,巩固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竞争优势。

12.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 围绕工业自动化测控仪器与系统、信息计测与电测仪器、科学测试分析仪器等领域,提高探测器、传感器、高端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关键零部件和产品创新能力,建设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先进测试与高端仪器研究平台等重大创新载体,支持南山、宝安、龙华、光明等区建设集聚区,提高精密仪器制造国产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水平。

13.新能源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智能电网、分布式光伏、氢能、海上风电等细分产业,加强高效燃气轮机、高能量密度储能、燃料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虚拟电厂落地,加快综合能源补给设施建设,依托龙华、龙岗等区推进数字能源融合发展示范区、国际低碳城和求雨岭氢能产业园等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创新的现代能源体系。

14.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提升监测预警技术装备、应急处置救援技术装备、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先进环保装备等行业发展水平,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安全节能环保服务业,健全安全应急物资生产保供体系和绿色生产消费体系,支持罗湖、宝安、龙岗、龙华、光明、深汕等区建设集聚区,为建设韧性城市提供坚实保障。

15.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智能感知系统、车载计算平台、车用无线通信、云服务终端、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快速充电设施等细分领域,突破感知设备、线控底盘、智能驾驶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建设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深汕汽车工业园等重点项目,依托南山、坪山、深汕等区建设集聚区,引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16.新材料产业集群。 推动新材料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分子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前沿新材料等,推进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超高模量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工程化项目建设,支持罗湖、宝安、龙岗、光明、深汕等区建设集聚区,建成新材料创新中心和技术转化中心。

17.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发展新型医学影像、生命监测与生命支持、高端植介入产品等细分领域,突破高端影像系统、手术机器人、新型体外诊断设备、高通量基因测序仪等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充分发挥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作用,支持南山、龙华、坪山、光明等区建设集聚区,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18.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支持化学创新药、全新剂型及高端制剂、现代中药、先进制药设备以及数字化医疗等领域发展,推动新型基因治疗载体研发、工程细胞构建、抗体工程优化、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等瓶颈技术突破,加快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坪山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器园区等项目建设,支持坪山、南山、福田、龙岗、光明和大鹏等区创建产业集聚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为产业发展新亮点。

19.大健康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精准医疗、康复养老、现代农产品、医疗美容、化妆品等行业,扩大健康产品高质量供给,加强再生医美材料、康复器具、种质资源与基因发掘、精准药物开发等技术攻关,建设精准营养研发与应用平台、健康设备计量测试平台等创新平台,支持罗湖、盐田、宝安、坪山、大鹏等区建设集聚区,促进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20.海洋产业集群。 巩固提升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能源与矿产业、海洋渔业等产业优势,培育壮大海洋工程和装备业、海洋电子信息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推进国际海洋开发银行、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等重大项目建设,以深圳西部海岸—东部海岸—深汕合作区为主轴,构建“一轴贯通、多区联动”海洋产业区域协同格局,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1.合成生物。 重点发展合成生物底层技术、定量合成生物技术、生物创制等领域,加快突破人工噬菌体、人工肿瘤治疗等创制关键技术,推进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合成生物学研发基地与产业创新中心。

2.区块链。 重点发展底层平台技术、区块链 金融、区块链 智能制造、区块链 供应链等领域,推动在技术框架、测评体系、应用规范、跨链互操作等领域形成一批技术标准和规范,打造区块链创新引领区。

3.细胞与基因。 重点发展细胞技术、基因技术、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生物育种技术等领域,完善细胞和基因药品审批机制、监管体系、临床试验激励机制、应用推广机制,加快建设细胞与基因产业先导区。

4.空天技术。 重点发展空天信息技术、先进遥感技术、导航定位技术、空天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动航空航天材料及部件、无人机、卫星等技术创新,规划建设国内领先的空天技术产业研发与制造基地。

5.脑科学与类脑智能。 重点发展脑图谱技术、脑诊治技术、类脑智能等领域,开展类脑算法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技术开发,推进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抢占脑科学领域发展制高点。

6.深地深海。 重点发展深地矿产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海高端装备、深海智能感知、深海信息等领域,推进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大学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深地深海科技创新高地。

7.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 重点发展可见光通信技术、光计算技术等领域,推动建立可见光通信标准化体系,布局一批高价值专利,促进可见光通信技术与光计算技术的应用示范,培育可见光通信技术与应用创新产业集群。

8.量子信息。 重点发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领域,建设一流研发平台、开源平台和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在量子操作系统、量子云计算、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处理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六个一”工作体系。 完善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坚持一个产业集群对应一份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清单、一份招商引资清单、一份重点投资项目清单、一套科技创新体系、一个政策工具包、一家战略咨询支撑机构,逐步实现“一集群、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做到专员负责、挂图作战,精准高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二)完善产业空间保障体系。 坚持集中连片、集约节约,突出高端先进制造,在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深汕等区,规划建设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左右的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形成“启动区、拓展区、储备区”空间梯度体系,加大园区土地连片整备力度,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建设一批定制化厂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

(三)健全市场主体培育体系。 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实施企业上市发展“星耀鹏城”计划,培育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力培育“独角兽”企业,形成一批专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隐形冠军”企业、创新领军企业、未来新兴企业。

(四)创新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积极探索多样化、专业化的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优化存量资金结构,打通市、区两级产业基金通道,强化产业专项资金与引导基金协同联动,提升基金管理团队专业化水平,实现“一产业集群、一专项基金”,建设国际风投、创投中心,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五)强化创新支撑体系。 发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整体效应,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前瞻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加大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为产业集群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六)构建市区联动推进体系。 加强对产业集群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按照“五年规划、三年滚动、年度计划”原则,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市、区联动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 健全统计监测体系,每半年滚动更新反映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我市推进成效的产业报告,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

银行降准利好哪些行业

房地产行业、银行行业、券商行业。

房地产行业:央行降准后,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率负担,而在需求方面,降准有利于减轻人们购买房地产的负担,也有利于调动人们购买房屋的需求,所以利好房地产行业。

银行行业:对银行行业来说,降息是有利有弊的,缩小存贷利率差额对银行盈利增加了压力;同时也增加了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但会带动银行业务增长,有利于银行长期的盈利增长。

券商行业:如果央行降准,市场上的一部分资金会流向股市,刺激股市的成交量,所以对于券商行业来说,降准无疑是一利好消息。

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 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内容

一、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二、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

三、不包括三类金融机构: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的法定准备金率为6%,是金融机构中最低的,已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准不包含这三类金融机构。

四、定向下调: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优点

1中央银行拥有主动权,受外界影响小,较好的体现央行的政策意图。

2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迅速、有力、广泛的影响。

3作用于所有的银行和存款型金融机构,时间、程度上公平一致。

缺点

1政策效果过于猛烈且缺乏弹性,受银行体系的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大,不能经常使用。

2增加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不具有可逆性。

“降准”对楼市影响有限。 首先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超级利好银行股,同时利好股市,利好楼市。

下调准备金只是对冲硬着陆风险,对股市而言可拿来炒作,政策力度如超出市场预期,表现最好的是银行股;但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而言,货币政策并非万能药。

降准利好什么板块

央行实施定向降准将利好于:“三农”、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

1、定向降准:就是针对某金融领域或金融行业进行的一次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目的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2、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发放“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

3、“定向降准”属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正向激励举措,与”全面降准”相比,它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将金融资源更好地投放到“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扩展资料

定向降准的利好

1、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并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符合结构调整、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适当降低准备金率。

同时扩大支持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和专项金融债规模。

2、专家认为,在“定向降准”提出后不久,此次国务院再次强调对此加大力度,再加上当前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持续走低,显示出货币供应充足,2014年将难再现“钱荒”。

3、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同时,深化金融改革,用调结构的办法,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

4、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规范同业、信托、理财、委托贷款等业务,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过桥”环节,缩短融资链条。

5、还要优化融资结构,坚持有扶有控,加大对国家重点建设、企业改造、服务业等的支持。

6、“当前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除了与企业自身有关,也与金融市场发展的不规范有关,其中一些同业、信托、理财等银行业务演变成钱生钱的游戏,导致企业融资水平的水涨船高。

7、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此次国务院会议明确规范同业、信托等业务,意在打通融资通道,拉低融资成本,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更加通畅。

参考资料来演:网络百科-定向降准

降准对股市的影响利好什么板块

1、经纪板块

降息将刺激投资渠道的拓宽,降低资金进入市场的机会成本,更多资金流向证券市场,增加证券账户资金,间接刺激证券公司崛起。

2银行板块

降息是降低银行利率,增加银行贷款,从而增加银行利润,刺激银行股价上涨。

3、房地产板块

对房地产股而言,降息相当于降息,有利于减轻人们分期购买房地产的负担,调动人们的购房需求,从而刺激房地产的发展。 并刺激股价上涨。

4 有色板块

降息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大多数有色金属在商品市场交易,从而刺激了有色金属行业的崛起。

5 消费板块

降息意味着居民银行存款减少,投资和消费的钱增加,带动了葡萄酒、零售等消费行业的兴起。

一、优缺点

1、优点

(1)央行具有主动性,受外界影响较小,更能体现央行的政策意图。

(2)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迅速、有力和广泛的影响。 作用于所有银行和存款类金融机构,时间和程度公平一致。

2、缺点

(1)政策效应过于猛烈、不灵活,受银行系统超额准备金影响较大,不能频繁使用。

(2)加大银行经营不稳定性,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逆。 “降准”对楼市影响有限。 一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股、股市、楼市都是利好。 减少准备金只是对冲硬着陆风险,可用于股市投机。 若政策力度超过市场预期,银行股表现最佳;但对于未来的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并不是万能的。

二、降准意义

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一是增加市场流动性,使商业银行有更强的信贷投放能力。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后,银行资金相对较为充裕,有利于放贷;二是资金流动性相对宽松,有助于降低市场利率水平。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后,商业银行可获得约150亿元。 成本降低后,也有助于银行在未来提供更低的融资成本和信贷资金。 同时,不排除下次MLF利率下调会影响牵引LPR利率下调,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降准,无疑会让股市资金面充裕,最直接受益的板块有哪些呢,对券商板块的走势影响怎么样呢?在全球股市同步下跌的情况下,能让A股企稳上涨吗?

降准,简单讲就是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比如说存款准备金率为81%,就意味着银行每吸纳元存款,就要拿出810元存放在央行,那么银行可用的资金只有9190元。

降准意味着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流动资金,会刺激经济增长,股市往往因为市场更多的流动性而有部分资金进入股市,有资金流入自然利好股市;降准本质是央行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

美国股市三大指数,道琼斯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结束了13年牛市,处在非常危险的高位破位下跌的阶段;而且,最让美股难受的是美国CPI高达85%,属于40年的新高,这其实是美联储在疫情期间大规模撒钱的正常结果。

美国CPI高企,让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的讨论非常热烈,而加息,无疑会让美股雪上加霜,糟糕的经济,收紧的流动性,顶部的股市,美国股市具备大幅下跌的条件。当然,美国军工股走势非常强,历史新高上涨过程!

我国的实体经济无疑是全球最好的,我国的货币政策也有非常大的政策空间,欧美国家忙着加息,而我国在忙着分析降准和降息对经济的影响,这无疑会让我国经济在全球市场中更具备竞争性!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9927.html
官方 切尔西20岁美国门将斯洛尼纳外租英甲巴恩斯利1年
乌兹别克斯坦选手穆伊丁胡贾耶夫5 拳击男子71公斤级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