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墟社区举办客家文化绘画活动 画出心中的 客家印象

【通讯员:曾嘉兴、范玲玲】

8月10日,龙岗墟社区举办龙岗街道民生微实事·大盆菜——“好客老街·由我传承”客家文化绘画活动,面向社区青少年儿童群体,通过讲述客家文化历史,引导青少年儿童画出自己心中的“客家印象”,在社区青少年儿童心中种下一颗客家文化传承的种子。

活动现场,绘画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绘画技巧、色彩搭配等内容,并介绍了客家常见建筑、食物、民俗物品等特色,帮助青少年增强对客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引导青少年用自己的想象力,画出心中的“客家印象”。

“老师你看,我画的是客家酿三宝,这是妈妈经常做的一道菜。”活动中,客家围屋、客家舞麒麟、客家凉帽……一幅幅画作呈现眼前,青少年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不一样的客家文化特色。下一步,龙岗墟社区还将以手工DIY、客家山歌传唱、客家亲子绘本、客家美食宴等活动作为载体,挖掘传统客家文化,传承优秀客家家风。(完)


深圳有方言吗?

对于生活在深圳的人来说,深圳本地语言就如深圳本地人一般,被潮水般天南地北的腔调和五湖四海的身影遮盖,留下的是深圳本没有文化、本没有语言的印象。 但是远溯到大鹏所城建立的600年前,本土深圳人就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以及语言,来自五湖四海的守卫大鹏的官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军营专用语,再加上后来客家语言和粤语的冲击,形成今天独特的“大鹏话”。 还有范围更广的“围头话”,反映了客家人来到深圳后跟当地围头人的互相融合和斗争,也反映了许多至今流传的风俗。 蛇和青蛙的斗争 围头话是原新安县地区(包括现在深圳和香港地区)所流行的广州方言的分支语言,它主要流行在深圳平湖、横岗荷坳村(语音已跟广州话很相近)、上沙、下沙以及香港的新界一带,为什么叫“围头话”?人们熟知客家人是全村人住在围屋里,实际上在客家人之前的深圳本土居民也是住在围屋里,像罗湖的蔡屋围和现在属于香港的天水围等等。 围屋旧时集居住、祠堂和防卫于一体,山贼海盗来了大家可以共同防卫,他们也将自己的方言叫做“围头话”。 围头话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蛇话”。 这个名字很多围头人并不承认。 这个名称却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据说当时宝安县地区的人原为讲围头话的本地土著,后来客家人迁移至该地,因为好的土地都被当地人也就是围头人所占领,客家人只好另外找土地劳作。 他们除了没有土地外,更大的障碍是听不懂围头话,“我们听不懂,你们这些话是蛇讲的话”,被客家人称为蛇,当地围头人觉得受到了侮辱,围头人是蛇,那么客家人就是蛤(围头话发音,“青蛙”的意思),也就将客家话说成是“蛤话”。 大家都知道,蛇是可以吃掉青蛙的。 这个故事是一位平湖的年轻人黄建全告诉记者的。 黄建全曾是深圳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对语言学很感兴趣,他说,围头话里有很多词汇是很独特的,部分还沿用了古义。 如衣服合身就说成“衣服很合身份”,另外,围头人经常使用的如“回家”,会说成“去归”或“返归”,“归”有归宿之地的意思。 “天亮”为“天开”,“晚上”为“晚头黑”,还有,围头人已经没有“水”和“茶”的区分了,平时喝开水的时候也是说成“饮茶”,口渴的时候就说“好确”。 围头人流传了许多民谣,黄建全的妈妈在他小时候就经常唱下面这首“狗仔吠”来哄他睡觉: 狗仔吠人客来 移埋凳仔拐埋台 洗净茶壶装滚水 洗净碟仔la杨梅 杨梅好食多人爱 唔见晚风打落来 骑长棍打榄仔 骑短棍打石榴 石榴生仔驼驼neng5 油柑结仔结成球 chu2米落船煮晏昼 几时到得外家头 这首民谣说的是出嫁的围头女儿在婆家平时所做的家务以及回外家(娘家)时的迫切心情。 开头的“狗仔吠,人客来”说明以前围头地方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养狗,因为平时大家下田种地时一般都不会将门关闭。 围头的老人家说,关了门,家里拜神的香烛就烧不上天了。 第二到第七句讲述了出嫁围头女在婆家要担负起招待客人的任务,客人来了要斟茶递水,招待用的蔬果也由出嫁的围头女去采集。 第八句描写石榴与油柑子的结果情况,象征着围头女希望为婆家开枝散叶,多生几个大胖儿子。 最后两句是出嫁的围头女终于可以回外家团聚了,把路途上要吃的粮食放到船上面去,准备做中午饭,而最后一句是在路途中,围头女迫切希望可以尽早回到外家,因为嫁出去的围头女是每年正月初二才可以回一趟外家的,回家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啊。 围头人还有很多风俗是独具特色的。 围头话有很多的禁忌,例如他们不能直呼自己的影子,而把影子叫做“同年仔”,他们觉得影子是有生命的。 结束漂流的深圳人 远溯到秦汉时期,就有一群人长期生活在水上,无论在语言、服饰、居住、婚俗和信仰等方面均自成一体的人,有人叫他们“蛋家人”,可能因为所住渔船极像蛋壳。 他们却自称“水流柴”,认为自己无依无靠,随水漂泊。 在深圳附近的海域上,也曾有这样一群“水流柴”。 他们在陆地上没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历朝历代都从来没有他们的户籍,好像地球上从来没有存在过这样一群人,甚至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记不清自己的家族渊源。 他们只知道在风浪中讨生活。 有些“水流柴”将自己逝去的祖先安葬在宝安西乡的土地上,他们开始将这里当成故乡。 终于,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都上岸安居,在西乡码头盖起了楼房。 宝安西乡码头的渔业村里,记者见到了渔业村的村委书记黄伙和当年的生产大队队长冯伯,黄伙的办公室有一个外人看来非常特别的规矩,就是进门必须脱鞋,赤脚进入。 黄伙说这是从小在船上养成的习惯。 冯伯曾经是这个渔业生产大队的队长,村民们都称呼七十一岁的冯伯为“老队长”。 冯伯是大半辈子漂流在水上的“蛋家人”。 他以船为家,随波逐流地飘荡了四十多年,在珠江口一带的惠阳、潮州、澳头等地大大小小的码头停泊过,所以蛋家话虽然属于粤语,却掺杂了一些客家话和闽南语的因素。 冯伯的家族最早来自番禺,而从冯伯的祖辈开始,就视宝安西乡为自己的故乡,虽然没有陆上的房屋,但当年先人们的坟墓都在西乡的山上,每年清明,在水上漂流的人们都会约定一个日期,上坟祭祖。 冯伯如今已经是真正的深圳人,生活比起以前大为改观。 当然,有时他也会回忆起以前“水流柴”的生活。 他说,水上人在进食时说话充满禁忌,如爱说“捞起鱼来”、“顺起鱼来”、“顺摊”。 吃鱼的时候,不能讲“翻”这类的词语,害怕因此给行船带来不吉利。 此外,女蛋民也不能随便在龙头(船头最前最尖部位)、海口两处地方随便走动,妇女行经时,更是被禁止在船头任何地方走动。 冯伯说,最奇特的是结婚仪式。 水上人很少和陆上人通婚,“水流柴”一般都只能找“水流柴”。 平时男子未婚的时候,为了让女子知道,就在船头放一盆草,而女子放一盆花。 蛋家在女子出嫁前一二月,便得练习用蛋家话对歌,称为“对叹”,新娘与母亲姐妹你一句我一句地对答,“叹”的内容以教导新娘为妇之道和答谢父母养育之恩。 对歌一般在晚饭后进行,只能女人参加,经常唱到深夜,称为送嫁“坐夜”。 婚礼大多数在凌晨三时至五时的吉时里举行,为了避免遇上丧事或孕妇,这是古婚遗风,如果在白天举行就要进行打“当当”(铜锣)奏乐。 另外,花烛会由“花烛婆”、“花烛公”负责燃点和管理,花烛最好能够烧到末尾,这代表同偕到老。 迎娶时,新娘红上衣,黑围裙,的饭菜都是由娘家送,“蛋家人”称为“头返昔”。 住在棚屋的蛋家人的风俗又不一样。 新娘子出嫁时从陆上离开家门一会后便返回娘家,称为“翻面”。 新娘子在娘家待一会便再次离家,这次离门,再不能回头看娘家一眼,一直走到接新娘的小船里。 冯伯和黄伙有时会听听中山人民广播电台,冯伯说,现在只有那里能够听到“咸水歌”。 记者问,什么是“咸水歌”?71岁的冯伯略带羞涩说,就是那些讲“蛋家人”男女恋情的歌。 冯伯说,多年前“咸水歌”盛极一时,尤其在晚饭后,年轻人都喜欢划个小艇到处找对手比试,“咸水歌”是当年“水流柴”们的业余娱乐,虽然提亲相亲还是要拜托媒人,但也有很多姻缘都是由对歌撮合而成的。 “咸水歌”唱词没有固定格式,也没有一定的曲谱,多是清唱,很少有乐器伴奏,题材可以唱物、唱情景和对字等。 “咸水歌”万变不离以“妹又好”、“哥又好”为起子的对歌,部分地方则以“姑妹”、“兄哥”为起子。 “咸水歌”多以男女恋情为主要题材,蛋家人日常生活所见的大海、鱼、虾是比兴和暗喻的素材。 在记者的鼓励下,冯伯奋勇唱了一段:“海底珍珠容易‘稳’,真心阿哥世上难寻”、“虾仔聚涌,鱼仔聚海,鱼虾攒水不见哥来。 ”“筷子两双同妹拍档,未知何日筷子挑糖。 ” 他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年轻时代,回到了那段漂流的时光。 大鹏人讲什么话? 据大鹏所城博物馆的黄主任介绍,位于大鹏镇东部的大鹏所城,早在600年前的明代就有了,那时叫“大鹏守御千户所城”。 所以后来的小兄弟深圳也叫鹏城。 这个军事单位并不是只有一个纯粹的军事目的,它还有屯田的功能,所以很多军士来的时候都是带着家属来的。 既然是“千户”,按一家三口人算也有三千人。 那时,大鹏周围人烟稀少,大鹏自然就是政治经济中心,来自五湖四海的军士们天天一起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内部的“普通话”,这就是所谓的“军话”。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现在的大鹏话不是纯粹的“军话”,如深圳大学参与深圳语言研究的丘学强博士就认为大鹏话是疑似的粤客混合语,听起来既有广州话的味道,又不时蹦出几个客家话的词语,但是它的很多音调跟这两种话又大不一样。 阿刘是一位在大鹏所城长大的中年人,他现在大鹏所城博物馆工作,负责收收门票之类的工作。 他说大鹏所城最独特的东西就是凉帽。 他用大鹏话说“凉帽”的时候,很像普通话的“军帽”。 阿刘说,这种“凉帽”是当地的妇女戴的,用细竹篾做成。 跟客家凉帽不一样的是,凉帽四周用于装饰和遮阳的布料全用蓝色,而且顶部涂成大红色。 阿刘也说不上为什么要把顶部涂成红色,他说,据大鹏所城博物馆的翁馆长推测,可能与大鹏人是军人出身,而清代军帽的顶部是红色有关,暗示自己光荣的身世。 阿刘的表姐英姐是大鹏所城最有文化的老年人之一,记者采访的时候,她正在家里跟几个老伙伴商量唱大鹏山歌的事。 说着说着,英姐忍不住唱了一段: “你知乜人过水脚不湿?乜人上树树不摇?乜人造起令丁倒吊屋?乜人 架起半天桥?” “我知神仙过水脚晤湿,蚁公上树树晤摇,黄蜂造起令丁倒吊屋,萁罗架起半天桥。 ” 英姐唱的这段叫问答歌,唱词鬼马滑稽,唱调却十分优美婉转。 英姐说,以前男女结婚的时候,男女双方都事先召集一群人,双方对歌比输赢。 有的对歌持续一天一夜,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听歌。 英姐说,现在50岁以下的人都不会唱大鹏话的山歌了,很多年轻人也不说大鹏话了。 大鹏很多风俗跟外面不一样。 英姐说,他们叫过年为“做年”。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大家都会用龙眼或者九里香制成的扫帚来“扫屋”,这一天叫“入年界”,入了年界,由于开始不能进山砍柴了,所以说话要斯文。 它们都濒临灭绝 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深圳的各种方言在慢慢消失。 平湖的围头话就受到正宗粤语的冲击,因为受到香港电视和传媒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围头话很土,而广州话则是文明的象征,大家都不愿意学围头话,很多家长也慢慢有这种想法。 黄建全说,他的表妹都不愿意讲围头话,表妹的父母也不让她学围头话。 他为围头话的消逝感到可惜。 大鹏的阿刘说,在大鹏居住的本地人高峰的时候曾经有3000多人,现在估计就1000人了。 现在大鹏所城里住的大部分都是外来人,除了对古城保护没有好处以外,大鹏人都迁出龙岗以后,子孙们应该就不会讲大鹏话了。 深圳大学的汤志祥老师说,类似他现在负责的深圳语言研究这类方言的保护和记录活动,很少会有人去做。 方言是承载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风俗,方言的消失就意味着这个地方数百年以来形成的文化风俗的消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在文化全球化席卷每个民族和地方的时候,如何在方言消逝的时候让文化传承下去,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深圳好玩的小镇 免费旅游景点

在深圳不仅仅有高楼大厦,也有不少网红打卡点的小镇,各具特色,风格或古风、或文艺、或时尚、或小清新等等,那么在深圳有哪些小镇比较好玩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1、清平古墟影视小镇清平古墟是深圳四大古墟之一,建于清末民国初,距今约有200多年的历史,永兴桥、新桥粮仓等,已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目前这里也成为了影视拍照基地。 小镇沿湖而建,保存着很多具有,历史韵味的古建筑,漫步街上,细细感受这历史的遗迹。 最吸引蓝莓的是这座永兴桥,踱步在桥上,就有种与世无争的清净感,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小镇里会不定时举办一些主题活动,例如清平墟市、迷影社、艺术展览等,在这里,你可以漫游墟市淘好物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聊电影,约三五好友来看展,感受小镇里的慢生活。 游玩小贴士门票:免费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清平古墟影视小镇交通:地铁11号线沙井站D口步行1.4km2、南头古城古城有着近1700年悠久历史,避开快节奏的繁华闹市,来南头古城逛逛吗,感受不一样的深圳。 南城门和城墙遗址肃立在这,斑驳的城墙上处处是岁月的痕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刻画了光阴的故事古色古香的建筑,交错着许多精致的文创小店,每一家店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这里时不时还会举办一些艺术展,很适合文青。 游玩小贴士门票:免费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与深南大道交叉口附近公交站:新安古城、南头2地铁:乘坐地铁1号线到桃园站B出口3、大鹏所城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这里,大鹏古城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古代军事堡垒。 这里还有将军故居和传统建筑,漫步其中,能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融合,走在这座古城的小巷里,悠闲踱步,看着砖瓦之间的古旧痕迹,脑海里浮现它过往的辉煌与繁华。 游玩小贴士门票:免费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南门东路与南门西路交汇处北侧交通:乘坐公交到大鹏所城站,步行500米到达4、甘坑古镇这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客家小镇,来到甘坑古镇,蓝莓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各具特色的古建筑了,来这逛上一圈,在古代建筑和现代艺术中,体会古今的穿梭感。 木质塔楼、雕梁画栋,青砖瓦砾、亭台楼阁,都在无声的诉说着那百年岁月痕迹,错落有致相互连通的小巷,宛如一座迷宫,藏着许多特色小店,你永远不知道拐角处的小巷,会带给你怎样的惊喜。 游玩小贴士门票:免费,平时无需预约,节假日需要提前预约地址:龙岗区甘李路18号公交:可搭乘M224路、M268路、M269路、980路、M414路、M273路、M346路,到甘坑古镇站下车即到;地铁:搭乘深圳地铁10号线到甘坑站。 5、大粉油画村听名字就知道,这里最有特色就是油画,感兴趣的小伙伴一定要来这逛逛。 从主路走进去可以闻到扑面而来的油画味,以及感受到满满的艺术氛围,街道上形态各异的雕像,和店铺外摆满各式各样的油画,让人目不暇接,每个画廊里面都有贩卖的油画,如果看到心仪的也可以带走。 走在街上,你还能见到,正在认真作画的画家,亲眼看着一幅油画的诞生,体验感很不错游玩小贴士门票:免费免预约地址:龙岗区布吉街道布沙路与深惠路(大芬立交桥)交通:地铁3号线至大芬站A1出口6、观澜班画村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是个宁静的客家古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现在是一个版画产业基地,聚集了很多版画行业从业者,古香古色的房屋建筑,错落有致的小巷,粉墙黛瓦,俨然一副天然水墨画,水塘、古井、宗祠、木门石基、蜿蜒石路…眼前的一切让人误以为,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游玩小贴士门票:免费需预约地址:龙华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观澜版画村地铁:可坐地铁4号线到观澜湖站或牛湖站,出站后转公交到版画基地站下车附近公交站:版画村站、版画基地站、菠萝岭路口站等7、荷兰花卉小镇一到大门口,你就能感受到这里满满的荷兰风情,欧式大门、荷兰风车,引来不少人打卡拍照。 小镇广场中央的塔楼,也是相当有代表性,哥特式的尖顶直插云霄。 小镇里集中了很多花店,各式各样的花卉以及可爱的多肉盆栽,真的会忍不住买上一盆,为自己的家中增添些许绿意,生活仪式感get,花卉小镇里还有个公园,逛累了刚好可以在这里的草坪歇息,看着风车转动、人儿嬉戏,感受生活的美好。 游玩小贴士门票:免费免预约地址:南山区月亮湾大道3008号交通:附近公交站有南头总站、中山公园西门站8、大梅沙滨海文旅艺术小镇榕树、青瓦石、巷道,盐田滨海的这座古村在精心改造下,变成了缤纷的“海洋世界”,在这里感觉自己也被化身为,一只可爱的“小精灵”。 周边的房屋都被粉刷成极具特色的海洋图案,鲸鱼、海狮、海龟、海马……灵动的图案、五彩的颜色,不禁让人感到身心愉悦,以蓝色色调为背景,随意找一面墙都能拍出风景大片,小清新范有了~游玩小贴士门票:免费免预约地址:盐田区环梅路大梅沙村公交:盐田外语学校站、海滨浴场3站、海滨浴场1站9、龙岗文谷庄园这是一座藏在深圳角落里的彩色小镇,文谷庄园的大门,两边都是五彩缤纷建筑物,就像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一样,充满童心和少女心的你,一定会爱上这里,小镇旁边的大桥雕刻着许多的雕像,带着一种古罗马的文化气息,桥尽头的大风车,则是浪漫的荷兰风情。 小镇里很多装饰物设计感满满,例如这个英式大红电话亭,在欧美电影里常会见到,特别适合拍时尚大片。 整个小镇不是很大,很快就能逛完,附近还有文博宫,可以顺带玩玩哦。 游玩小贴士门票:免费免预约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布吉文博宫附近公交:乘坐公交车到东升学校站下车,步行7分钟到达地铁:5号线长龙站A出口,步行约2.1公里10、光明红木小镇小镇以红木文化为载体,是一个集文化展示、民俗风情、美食养生、特色集市和创意孵化等为一体特色文化小镇。 这里的建筑主色调是砖红色,十分的古典大气,配上蓝天白云,绝美~走在街上还能看到,各式各样、惟妙惟肖的雕塑,文化韵味十分浓厚。 古镇内可以逛的地方很多特色老街、音乐喷泉、红满庭戏台、公益书吧……其他的就让大家自己慢慢探索啦游玩小贴士门票:免费免预约地址:光明区公明街道上村社区民生大道2号公交:光明红木小镇站地铁:6号线红花山站A2出口11、光明西柚小镇有没有人跟蓝莓一样,乍一听名字,还以为是这里的西柚很好吃,当然不是,西柚小镇又名西柚里,是一个集人才公寓、创客办公、涂鸦艺术、网红打卡、主题商业,于一体的生活体验中心。 个性的涂鸦墙,纵横交错的美食商户,五彩斑斓汇成的一切,都让人忍不住,想进去小镇里逛一逛。 游玩小贴士门票:免费免预约地址:深圳市光明区永康路与下村路交叉路口往西北约150米(下村公园东侧)附近公交站:下村公园站地铁:6号线合水口站A出口12、梧桐山艺术小镇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梧桐山脚下还隐藏着一个艺术小镇,这里充满了人文气息,这里离闹市区只有半小时车程,环山绿水、树影婆娑、鸟语花香。 这里环境清幽,还有很多文艺小店和涂鸦墙,走在婉转的街巷,步伐也跟着慢下来,一时间就忘了工作的烦恼。 小镇里最为出名的是巷子坊,顺着梧桐山小学斜对面的路口进去就能看到,街上有很多艺术工作室和特色店铺。 游玩小贴士门票:免费免预约地址:罗湖区东湖街道梧桐山社区望桐路交通参考:1、搭乘公交211至“梧桐山总站”站,然后上到横排岭村口2、搭乘公交m445路至“梧桐山市场”站,在梧桐市场下车往前走50米即可看到梧桐山小学,对面就是巷子坊

梅州客家文化的梅州景点

叶剑英元帅故居:叶剑英元帅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雁上村,距梅州市区33公里,是一幢普通农舍,属于典型的客家围屋。 故居室内陈设简朴,有叶剑英当年用过的床板台凳等生活用品,1989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叶剑英元帅的光辉业绩,海内外乡亲捐资在故居旁兴建了“叶剑英元帅纪念馆”。 纪念馆设有五个陈列室,展出叶帅珍贵照片200幅和生前用过的实物50件。 门前耸立着2米高的叶帅铜像。 泰安楼位于梅州市大埔县县城龙岗村,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4年),距今已有241年的历史,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安楼]泰安楼及附属建筑占地面积6684平方米,其中主楼占地2577平方米,两侧书斋占地2764平方米,门坪及花台占地1325平方米,共有200个房间。 泰安楼属砖石木结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呈四方形,长49米,宽52.6米,门口有宽阔的门坪和水塘。 楼高11米,分三层,一层墙宽为0.92米,三层墙宽0.44米,一、二层外墙为石墙,三层外墙壁及内墙为砖墙。 因楼外墙为石墙,故该楼俗称石楼。 该楼一至三层四周向内设前走廊,一层走廊的柱子为上木下石,二、三层为木柱,三楼前排中厅设有祭坛,为防外患,三层除前廊外还设有后走廊。 一、二层不设窗,三层才开窗,并设有枪眼,整座大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门板镶上厚厚的铁皮,大门顶有蓄水池,供灭火之用。 [大门]泰安楼的大门非常独特,乍一看,眼前一座雄伟的门楼,细一看,这门楼原来是镶嵌在墙上的。 据说,这楼的主人是做生意发家的,没有功名不能建门楼,后来他灵机一动,就想出了个绝妙的办法做了个假门楼。 大家看,是不是足以乱真呢?[楼中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分上下二堂,上堂书“祖功宗德”陈列蓝氏先祖神主牌,并作为祭祀的祠堂,堂左右侧设有厢房,楼内平房四周为天井,三层方形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屋外有楼的格局。 楼的两侧各有一座书斋,是供读书求学的场所,楼内右侧天井有口水井,井水清澈可口,现仍可饮用。 兴建泰安楼时有个有趣的故事,楼主人蓝少垣公在该楼工程进到第三层时,他把办公地点也搬到二层的一间房子里,规定凡前来领工资的工人不管是谁,都要手提两块砖到三楼后才来领工资。 那时候的工资是每日清算,结果就这样节省了建三层所用火砖的搬运费。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楼主的聪明智慧。 [客家风情博览馆]规划泰安楼布置客家生产、生活用具、客家服饰、客家名人风范等展区,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大埔客家的人情风貌。 其中一楼的客家发展史、生产、生活用具,客家服饰、节庆活动用具展区,详细地记载了千年来大埔客家人的发展、生产、生活情况;二楼为大埔古文物、楼主人生平、客家名人风范、客家民居、名寺名址图片模型展区、客家珍奇风物资源展区;陶瓷文化、开国100位将军书画、埔藉108位将军生平事迹、华侨事迹、名茶文化、客家美食文化等展区。 目前,布展工作正在进行。 据说泰安楼的蓝姓祖公极为节俭,原计划在楼右侧也建一个同样的方石楼,构成鸳鸯楼,后因意外早亡,计划没有实现,成为现在的单片楼,实为遗憾。 泰安楼历史悠久,规模雄伟、粗犷,布局合理、科学,文化内涵丰富,是客家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也是中国与世界民居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 2000年底,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郭旃前来此楼考察后,认为该楼是研究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和客家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的“历史人文博物馆”,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条件,现大埔正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阴那山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 灵光寺位于阴那山半山海拔约500米处。 唐僧潘了拳来此开山建茅寮,他圆寂后,人们在此建寺,名圣寿寺。 现存殿堂为明清及以后建筑。 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扩建后改今名。 灵光寺布局奇巧,主殿以“菠萝顶”建筑为最大特点,乃全国罕见,堪称庙堂建筑艺术的杰作。 这个最大的佛殿(又名“菠萝殿”),重涯吧檐歇山顶,面阔三间,寺内香火盛时,殿内仍不留一丝烟缕,殿顶亦片叶不留, 可能与菠萝顶有关,这是建筑科学史上的一大杰作。 寺前有古柏两株,一荣一枯,相传为潘了拳手植,至今已逾千年。 枯柏经300余年而不朽,人称“生死树”,给灵光寺更添了几分神秘。 从灵光寺沿山登6750级石阶可到海拔1297米的最高峰-玉皇顶,凌晨2时可观日出。 历代名人墨客游览此处,留下许多诗词墨宝。 灵光寺是广东省四大名寺之一。 创始人为唐高僧潘了拳,他于咸通二年(861年)圆寂后,始由村人建立寺院,初名“圣寿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粤东监察御史梅鼎捐钱扩建,更名灵光寺,现正门石匾上所刻“灵光寺”三字,就是梅鼎写的。 梅州灵光寺依山建筑,面积多平方米,自古远近闻名,吸引大量游人参观,为什么呢?因为灵光寺有“三绝”。 其一绝是:寺前草坪有两棵柏树一生一死。 生者高30多米,枝繁叶茂,傲然挺立;死者高度相当,干大枝壮,枯死而不腐不朽。 这就是称为“广东宝树”的“死柏”。 此柏树是建“圣寿寺”之前潘了拳亲手种的,树龄达一千六百年以上,那株枯树也死了近四百年,却与生的那株几乎同样高大,前几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曾拍过一部电影《生死树》,就是以这两株树为背景。 其二绝是,寺里最壮观的主殿大雄宝殿,经常香烟鼎盛,但不管任何情况下,都没有香烟薰人,是什么原因呢?传说是因为殿顶的藻井所起的作用。 这个藻井,是用1000多块精制的长方木构成的螺旋形藻井,俗称为菠萝顶,结构巧妙奇特,是寺庙建筑艺术的杰作。 在我国这样的菠萝顶仅有两处,另一个是北京天坛的方形藻井。 这个菠萝顶妙就妙在它会把大殿内的香烟及时吸到殿顶迅速排出,而不会使殿内游人被烟呛着。 其三绝是大雄宝殿后面山上绿树繁荫,但大殿屋顶上却没有一片树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至今仍是个谜。 灵光寺除大殿外,还有金刚殿、罗汉殿、诸天殿、观音阁、钟鼓楼、经堂、客堂、斋堂等。 此外,灵光寺还有不少神奇传说,如“五色雀”、“无笃石螺”、“片生熟鱼”,以及一些珍稀植物等灵迹。 梅州灵光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现已修整一新。 由于梅州市人民政府重视和海外侨胞的资助,修建了“三柏轩”、“观音阁”,塑制了“三宝”、“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等像,以及重建了山门、歇石亭、粲花馆、陶茶亭、古银桥。 目前,它与附近景点“叶剑英纪念馆”和“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雁南飞度假村”相衬联辉,吸引着不少海内外游客。 有心登上五指峰观看日出美景和山顶风光者,可以头一天到达灵光寺,第二天一早登上五指峰顶等待日出,幸运者还可能看到“灵光”的出现。 一、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的基本情况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东升工业园旁,占地面积2000公顷,于2006年3月29日开工建设,预计投资总额30亿元人民币。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是我国首个旅游产业园,经梅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 园区由原生态的自然山峦和东升工业园、坢坑、小密三大水库组成,集“吃、住、行、游、购、娱”和教育、科研、文化为一体,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建设工程,是梅州市“解放思想、绿色崛起”的先锋,是世界客都的一张“新名片”。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主要由“十大文化工程”和“五大景区”组成。 这十大文化工程包括:客家鼎、客家赋、百米大型客家迁徙图、客家墟日图、印象客都、潘鹤四大雕塑、作家庄园、客家祠、梅花园、客天下巨石广场等十个文化含量极高的项目。 五大景区则包括客天下广场、客家小镇、千亩杜鹃园、郊野森林公园、圣山湖五个景区。 二、客天下旅游景区的主要景观(一)世界大鼎——客家鼎 客家鼎,高10.99米,长、宽各8.8米,现已设计完成,正在后期完善阶段。 方形鼎状,象征中国四面疆土辽阔;1099厘米的鼎高,寓意客家人追求“十全十美,长长久久”之意; “尊祖炎黄,中土发祥,客满天下,铸造辉煌”铭刻于鼎的内部,冀望客家鼎维系客家人浓厚的情谊,护佑天下客人康健平安。 (二)粤东长赋----客家赋粤东最长的《客家赋》已建设完工。 自西晋乱世到中华盛世,自中原圣地到世界客都,自贵胄名流到翘楚巨擘…一部《客家赋》洋洋千言,道尽客家人的怀仁重义,坚强奋斗,敢为天下先的客家人精神,更展示出世界客都梅州的盛世风华,不愧为了解客家历史和客家人精神的经典篇章。 (三)粤东最长----百米大型客家迁徙图“百米大型客家迁徙图(浮雕)”,以百米长卷的形式创作,以浮雕的形式展现,是粤东最长的浮雕图,现已设计完成,正在后期完善阶段。 “迁徙图”再现了客家辉煌的历史,展示出当代客家人的风貌风采。 (四)客家民俗风情的生活长卷----《客家墟日图》这是一座如宋代《清明上河图》式的,反映客家山乡民俗风情的生活长卷浮雕墙。 全长46.6米,高2米,在这幅长卷中,出观的人物有510余人,展现了多种客家墟日民俗风情和繁荣的商业氛围,多种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建筑,是一幅洋溢着客家风情的生活画卷。 (五)大型客家文化汇演----客都印象以“客家生活”为总题,通过声乐、舞蹈等表演艺术,把客家的音乐资源、民俗风情完美地结合,写意地将客家的经典山歌、客家文化、客家风情等元素创新组合,表现世界客家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髓,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六)中国大型雕塑群《客家妇女》雕像,高3.9米,整个雕像以青铜灌注而成,以一位头戴凉帽,身穿大襟衫,背着小孩,乎扶犁耙,赤足在田野耕作的传统客家妇女形象为主题,它象征着客家女的温柔、善良、孝顺、勤劳、贤惠。 《客家母亲》雕像,高2.9米,整个雕像以青铜灌注而成,创造了在大地回春的盛世下,一个慈祥,充满爱意,呼唤天下客家游子归来的客家母亲形象。 《自我完善》的形象是一块壁立的大理石上,一位少女上半身的精美雕像已被凿出,下半身仍与未经雕凿的大理石浑然一体;她右手举锤,左手持凿,继续在雕琢着自己的躯体……该雕像反映的是宇宙万物,在自我完善中求得完美,永远不完善却永远追求完善,这就是生存与发展的真谛。 《笑到最后》意喻世界客都实施绿色崛起战略,彰显后发优势,笑到最后。 (七)中国当代名家群星汇聚----作家庄园聚集王蒙、金庸、贾平凹等近百位中国著名作家的文学精髓,用不同的风格展现出文化的博大。 作家庄园不但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学艺术的魅力,更能感受到我国当代的书法技艺,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魁宝。 (八)客家人的摇篮----客家祠客家祠背靠圣人山脉,异秀天然,将是天下客家人寻根问祖、崇文重教之地,成为客家人的礼仪朝奉及民俗活动的地方。 客天下客家祠的诞生,更是“客商”的朝奉地,从此开启客家人“崇文重商”的历史新篇章。 (九)南国赏梅好去处----梅花园高风亮节的梅花,自古备受赞扬,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咏梅》、叶剑英元帅的《梅》很好的诠释了梅花的精神。 作为世界客都梅州的市花--梅花,更是体现了客家人坚强、敢于拼搏的精神。 客天下梅花园,共种植多棵梅花,数十种品种,极力打造成为南国最具观赏价值的梅花园。 梅花园入口处,设有梅花亭,亭内刻有数幅令人心仪的诗句,真让人流连忘返。 顺着步行登山道,步行150米就可以到达梅花园,园中有一棵至今保留了300多年的古梅花树。 (十)石雕艺术华夏一绝----客天下巨石广场客天下巨石广场由粤东最大的景观蜡石王、世界著名雕塑主题小品、音乐喷泉等景观组成,耗资一千多万巨资打造,石雕艺术和自然景观天人合一,成为梅州的一大景观奇迹。 石王高9.9米,重138吨,是目前粤东最大的景观腊石,从发现到挖掘,历尽千辛足足用了三年的时间,最终顺利落户客天下巨石广场。 石王姿态优雅大气,体现出客家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内涵,体现客家人正直勇敢,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精神。 (十一)客天下广场客天下广场占地平方米,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为—体,主要由客天下文化广场、客天下万福广场、客天下儿童广场、客天下风筝广场、客天下爱车广场五部分组成,是梅州规模最大、功能最新最全、文化含量最高、十重立体造景、移步换景的国际化广场。 建筑完美融合客家千年的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语言,是新客家建筑中的奇葩,更是准确的诠释了世界客都的真谛。 走进客天下广场,浮现在眼前的是广场,更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大公园。 在这里,游客能静心漫步,曲径通幽,穿山钻洞,登高眺望,趣味无穷。 客天下标志塔,塔高32.99米。 抱鼓石、石杆旗、马头墙,灯笼等经典的客家元素在标志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直冲云霄的标志塔,如巨椽一般,在中国的山河上书写着客家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客家人从此走出围龙,走向世界。 (十二)客家小镇(一期)占地面积㎡;建筑面积:8000㎡;精美客栈客房80间。 客家小镇文化结构: 客家手工酿酒文化;山歌文化;客家饮食文化;新客家民居建筑设计文化;民居文化(客家油画);泥塑文化。 (十三)千亩杜鹃园千亩杜鹃园号称是亚洲最大的百花园。 客天下千亩杜鹃园,占地3000亩,是亚洲最大的百花园,共种植30多万棵,100多个品种的名贵花木。 云锦杜鹃、毛白杜鹃、黄杜鹃、比利时杜鹃…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花白的…漫山遍野万紫千红,成为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好不壮观。 (十四)郊野森林公园郊野森林公园“绿野仙踪”,离城区最近、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态森林。 丰富的原生态植被自下而上错落有致的分布,古树参天,天然生成,国家保护级珍贵树木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释放出大量负离子和鲜氧,成为天然的大氧吧。 人境庐,是清末爱国诗人黄遵宪的故居,坐落在广东梅州市区东郊周溪畔。 人境庐取意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的名句。 1884年春,由黄遵宪亲自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门楣上的“人境庐”三个字,为日本书法家大域成濑温所书。 庐舍筑有花圃、假山、鱼池、五步楼、十步阁、息亭、七字廊、无壁楼、卧虹榭和藏书阁等。 曲径回栏,花木掩映,景致清雅。 黄遵宪晚年蛰居人境庐,创作大量诗歌,并自选和编订了《人境庐诗草》。 这座故居占地面积不大,但建筑精巧,布局合理,里面有会客厅、书房、卧室、藏书室、无壁楼、五步楼、十步阁、息亭、花坛、假山等,藏书室内有黄遵宪的各种著作和读过的书共八千多册。 庐中保留着黄遵宪亲自撰写的对联,如会客厅对联:“万丈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另有一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这故居的环境。 进入人境庐,你就会感到这是别开生面的文化景观。 1980年,政府拨出专款,并得到香港嘉应商会大力资助,进行全面修复。 1985年,纪念黄遵宪忌辰八十周年之际,梅州各界人士云集人境庐,为黄遵宪汉白玉像揭幕。 人境庐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黄遵宪,字公度(1848-1905),别号人境庐主人,清代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 中国近代卓越外交家,启蒙思想家,改革家,著名爱国诗人。 历任清廷驻日本、英国参赞,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湖南长宝盐法道,并署理按察使。 为纪念黄遵宪这位近代先贤,人境庐于1982年3月修复竣工并辟为纪念馆形式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3月成立了“梅州市人境庐文物管理所”,进行专门保护管理水平。 现评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现代优秀建筑物。 雁鸣湖旅游度假村由旅港实业家、广东华银集团公司董事长、梅州市荣誉市民陈彩银先生投资3亿多元,从1996年起开发兴建,经过5年多的精心雕琢,至2001年9月28日正式向游客开放。 度假村坐落于伟人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南福村,距广东梅州市城区38公里,占地一万多亩,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旅游度假胜地。 由于度假村在开发创新方面成绩卓越,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青年文明号、广东省文明窗口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梅州市重点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是广东省重点农业、林业龙头企业基地和省、市、区“高标准现代化生态农业开发示范区”。 雁鸣湖旅游度假村的设计构思,均参照道家“天、地、人和合”的养生理论,以其独有的野趣绿色生态环境,按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概念,兴建“春晖园、夏晓园、秋实园、冬融园和森林公园”等多个景点和生态园区。 春晖园春晖园,又称“雁鸣春晖”。 春,春意盎然;晖,朝气蓬勃。 游客中心就在度假村的入口处。 从雁鸣大道进入“春晖园”,依次进入其它园区的还有怡和大道、金柚大道、灵音大道、银湖大道,条条游路,环形相通,总长伍拾贰公里。 春晖园,又称“雁鸣春晖”。 景区内有游客中心、梅池、萍池、雁阳紫烟、嘉应流鑫、叠玉亭,沁芳亭、柚香园和金柚大道等景点,营造“天上人间”、“梦幻仙境”的世外桃源美景。 清静、明亮;是“天、地、人和合”道家意念里的“天境”。 雁阳紫烟、嘉应流鑫是人工瀑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活水,来自五指峰阴那山清泉;紫烟,是李白诗中的词,大家都十分熟悉。 大雁朝阳生紫烟,美如飞珠溅玉,灿若红霞。 鑫,含义是长盛。 令人联想到客家文化的源远流长。 梅县区客家人既是中原人,又非中原人,他们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精华,又排除了“老化”的基因,向前发展,如活水长流。 夏晓园“夏晓园,又称“雁阳夏晓”。 夏晓,如日初升,象征国富民强。 景区内有百药园、凤凰阁、花果天地等。 这里是“花果天地”,有梅州金柚、脐橙、龙眼、芒果、杨桃、台湾甜枣、蜜桃等优质水果,总面积有两千多亩。 其中最著名的是凤凰阁和千手观音,凤凰来息,千年一见。 贵客登临,万福齐至。 凤凰阁乃度假村最高点,登高远眺,万千气象齐奔眼底,真有一览众山小的畅快之感。 千手观音,纯金打造,祈福襄助,平安如意。 秋实园秋实园又称“嘉应秋实”。 因园内湖泊叫“雁鸣湖”,度假村就因此而取名。 秋实园是度假村的中心区域,园内兴建有石壁驿站、益寿廊、银湖大酒店、碧野茶艺馆、滑草场、网球场,空中飞人、雁栖洲、迷你蹦极、铁索桥、童趣园、金顶娱乐城、康乐中心、别墅村等旅游娱乐设施丰富多彩、其乐无穷。 在这里人们可以尝试体验空中飞人的惊险刺激或轻舟雁鸣湖畔,尽享青山绿水的闲情逸致。 冬融园冬融园的主要景点有会议中心、银湖宾馆、水上高尔夫练习场、南药基地、百药谷、养生场、攀爬场等等。 冬融,象征融和。 梅州市梅县区是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有旅外桥胞800多万,他们回到故乡,必然要浸润度假村温暖祥和的氤氲。 2001年9月28日,这里曾举行隆重的开业庆典和歌舞晚会,有六七千海内外嘉宾和观众参加。 还在这里举办南药种植开发基地,中国南药标准化种植试验园从此在这里绽开。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国内外“回归自然”理念深入人心,具有五千年遗留的文化瑰宝,以中药为主体的东方医药国际科技热潮正在兴起。 南药是热带北界以南气候湿润的结晶,种类繁多,度假村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药促旅,药旅结合”,逐步把雁鸣湖建成“中国南药养生旅游度假第一村”,把南药上升为经济优势、产业化优势,成为度假村的特色,超越传统,走向世界。 梅州千佛塔坐落于梅州市区东郊大东岩山顶。 据清光绪《嘉应州志》载,由南汉王刘鋹始建于大宝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铁塔分为七层,身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边长1.6米,为生铁铸成,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 原塔建于修慧寺,因寺毁,清乾隆初年嘉应州官王者辅将铁塔移于梅州梅城东岩山顶,上面盖亭宇,周围筑栏杆,并砌石阶,以供游览者登临观赏。 梅州千佛塔与广州光孝寺的东西铁塔是同一历史年代的遗物。 梅州千佛塔按每一面计算,第二层有77尊佛、第三层67尊佛、第四层57尊佛、第五层37尊佛、第六层12尊佛,合为250尊佛,四面共计满千佛。 第四层的佛像中,四面各有一尊大佛坐在莲花池座上,它们是东方善德佛、南方施坛德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相德佛。 第七层是合尖顶,塔旁建有黄遵宪的《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丘逢甲的《南汉敬州修慧寺千佛塔歌》等碑刻,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在梅州市人民政府支持和海内外热心人士捐款资助下,由千佛塔寺住持释明慧法师,耗资4000多万元,在大东岩山顶建造九层石塔,并经上级批准,将南汉千佛铁塔移置于新千佛塔底层,统称为千佛宝塔,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署塔名,新建千佛塔九层高36米,千佛塔全用花岗岩石砌筑,高9层36米,高耸云天,气势宏伟。 佛塔首层安放着铸于南汉时期的千佛铁塔。 二 至八层内壁镶嵌着千尊汉白玉佛,第九层安装一口一吨重的大铜钟,并在该层内墙存放千尊小金佛,塔内上下共有佛像三千尊。 塔顶则为一座小巧玲珑的石塔,形成塔下有塔、塔中有塔、铁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特色,被誉为宝塔建筑艺术一大奇观。 沿塔梯盘旋而上,石塔外围砌筑走廊、栏杆,供游人登高凭栏眺望,秀丽的梅城风光尽收眼帘。 千佛殿与九曲文化游廊连接一体,成为梅州市和粤东地区的一大名胜。 平远省级风景名胜区五指石,位于粤、赣、闽三省交界的梅州市平远县差干镇内。 汇聚了“丹霞地貌、森林生态、人文古迹”三大景观,具雄、险、奇、秀、幽、古的特色。 1992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级自然序数旅游景观”之一;1999年被省旅游局确定为“省级旅游景区”;同年3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9月被省旅游局确定为“广东省休闲度假好去处”。 远看五指石,岩崖峻峭,形如伸展的五指,拔地而起,直刺云天,故名“五指石”。 五指最高峰海拔460多米。 五指石拥有丰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景区内拥有“五奇”(奇石、奇藤、奇缝、奇树、奇洞)、“八景”(剑门、石林寺、聪明泉、混元塔、一线天、仙人床、隆武殿、青云路)和淡静居、蝴蝶谷、生态乐园等胜景60多处。 五指石具有丰富的野生动物植物资源,高等植物70科200余属1000多种,野生动物30多种。 五指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春天不冷、夏天不热、秋天不燥、冬天不寒,旅游季节较长,奇山异景,林密泉清,故有“灵秀甲天下,差干小桂林”之美喻。 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吕志先畅游五指石后,题词赞曰:“五指美景人间仙境”,是南粤大地新兴的旅游佳境。 七目嶂风景区,位于梅州市五华县大田镇,毗邻河源、紫金、龙川、三县,距五华县城约45公里,总面积58.5平方公里,是原始次生阔叶林区,也是广东省最大的天然阔叶林区之一。 被誉是“物种宝库”的粤东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七目嶂自然保护区物种繁多,经专家考证的就达2000多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桫椤、三尖杉、吊皮锥、红椿等15种,动物有云豹、雉鸡、穿山甲等,称之为“物种宝库”实在是名不虚传。 七目嶂自然保护区不但物种丰富,而且自然风光秀丽,景色十分迷人,群峰俊俏,峭壁险要,飞瀑深潭,古藤横空,山溪清澈,云海茫茫等秀丽景点举不胜举,定会使游客美不胜收。 同时,喜欢攀高峰的游客,可以登上五华制高点—海拔1318米的七目嶂主峰,河源、龙川、紫金、五华四县山川秀色便可尽收眼底。 相传,诗人苏东坡游七目嶂后,对七目嶂的秀丽景色赞不绝口,曾写下不朽诗作《石马诗》。 七目嶂上的“海底世界”,在不到二公顷的小盆地中。 由千百个大大小小的岩石,构成了无数栩栩如生的海龟、海牛、海贝、海蛙等海洋生物形状,它们分别摆成了不同姿态,有的如“海龟望月”,有的如“龟牛亲吻”,有的如“螃蟹上岸”,这些千姿百态、形神逼真的景致,就象神话一般,堪称世界一绝。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uaibao/13320.html
曾对资本市场多个热点发声 70后 李继尊任深交所总经理
两个人的午餐 荤素齐全 真会过日子 网友 花15块钱做了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