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盏河灯顺流而下 孔明灯飘飘升起…泰安大汶河畔这样过中元节

从泰安市宁阳县磁窑镇茶棚村入口,自南向北步入那座明代石桥,便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家满怀期待,静候中元节活动的开启。当夜幕如黑色绸缎般缓缓落下,当地居民怀着满心的虔诚与期许,纷纷聚拢于大汶河畔。他们精心亲手制作了一盏盏饱含着思念与祝福的河灯,而后轻轻放下。除了河灯,还有缓缓升起的孔明灯,带着人们的美好祈愿飘向远方。放河灯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意味着为逝去的亲人照亮归程之路,寄托着对先人的深切缅怀。同时,它也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期望能驱除疫病灾祸,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事业昌盛。

河面上,点点灯光摇曳生姿,恰似璀璨星河;夜空中,孔明灯星星点点,宛如梦幻仙境。此次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一同领略这独一无二的文化魅力。

(大众新闻记者 王洪涛 实习生 蔡芹凤 通讯员 许鹏 朱明辉)


要说到中元节的习俗,很多人就要说在中元节放河灯以及孔明灯这个习俗了,这也是让大家比较关注在中元节为什么要放河灯,中元节放孔明灯的寓意又是什么,在中元节的时候放孔明灯可以放几盏灯呢,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中元节为什么要放河灯寄托对先人的思念。 放河灯是中元节的传统习俗,放河灯既可以寄托人们对先人的思念,还意味着将厄运随着逝水东流,一去不返。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度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这项古老的习俗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当时只是僧人在放生池里放河灯,后来流传到民间。 成为人们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思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的美好习俗。 宋代规定中元节各地燃河灯、济孤魂、放焰口、演目连戏。 此后,放河灯在七月半举行并随宗教的传播而流行全国。 这一天,人们在家设酒馔、烧纸钱祭祖,到寺庙、道观参加放河灯等或活动。 放河灯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是很多溺水而亡的孤鬼,为了投胎,往往会拉人下水让其溺死,来换取自己投胎的资格。 民间就用“放河灯”的方式为它们超度,希望这些水鬼能不再受苦早日投胎,免的危害人间。 传说二是,人间的河与丰都鬼城的河相连,人们把对先人的思念以及对地藏王菩萨说的话都通过河灯,带到阴间。 明人田汝成编着的《西湖浏览志余》记载:“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放灯西湖及塔上、河中,谓之照冥。 ”四川《德阳县志·风俗》中记载:“(端午、中元节)夜则折纸做小舟式数十百,各置炬,其中顺流飘荡。 ”清人潘荣陛着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元》云:“每岁中元建盂兰场,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罗列两岸,以数千计。 ”文中提及的“盂兰场”,讲的是“目莲救母”的故事。 相传目莲的母亲死后受到折磨,目莲为拯救母亲,削发出家向佛祖求救。 佛祖传给他《盂兰盆经》,并告诉他如设场诚心诵读此经,则可拯救母亲,免除倒悬之苦。 由此可见,古时人们放河灯的主旨之一是祭奠祖先:千百盏河灯放入水中,可照亮九幽黑暗地狱,为鬼引路,以解脱其痛苦。 可见放河灯是一件“善事”,故历代相传,经久不衰。 中元节放孔明灯的寓意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很多地区还有放孔明灯的习俗。 在海南文昌、万宁、儋州一带的村庄里,至今民间有扎孔明灯,放天灯的习俗。 客家孔明灯客家风俗中有在元宵节前后飘飞“孔明灯”祈福的习俗,祈求上天保佑来年的日子幸福美满,生活蒸蒸日上。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另一种说法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天灯又被称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为祈福之用。 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万宁传说中,每年农历七月初一,阎王爷把“鬼门关”打开,让亡魂走出阴曹地府,来到人世间看看人间冷暖,享受亲人的祭拜。 15天的时间一到,也就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阎王爷会召所有的亡魂返回地府,七月十五也被称作“鬼关门”日。 当天,万宁地区的群众会放飞文灯,用文灯的点点亮光,给返回地府的亡魂照亮道路。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灯放出去,把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让这些小鬼永远也回不来。 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 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在阴间准备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燃放“火灯”是件乐事,但在海南也是有禁忌的。 “火灯”有“布袋鬼”之称,燃放“火灯”等于送瘟神,等于送走一年来的倒霉事。 放飞不成功,或是在谁家的屋子旁烧起来,谁家人就会不吉利。 燃放“火灯”时,孕妇、产妇、寡妇要躲之避之等等。 陵水人对升空后掉落的天灯十分畏惧,认为是不祥的预兆。 天灯掉落在谁家房顶,这家人不但要重新“送灯”,还要摆酒设宴,款待亲朋好友,以“破财消灾”。 而万宁等其他地方,目送天灯徐徐升空后,人们都在翘首以待,期待天灯能降落自家房顶,因为它代表着上天将赐来好运。 中元节放灯放几盏中元节放灯放多少没有明确的规定,主要是为了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可以看情况放。 一般是在晚上11点之后开始放,可以心中同时念一些思念和祝福的话。 不过为了环保考虑,不管是放天灯还是放河灯,趣丁网都建议尽量放一盏。 毕竟天灯和河灯的材料都不是会自己分解的,而且燃烧的时候会释放出躯体,如果没有燃完,还有造成火灾的可能。 中元节有哪些风俗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烧袱纸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 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 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做茄饼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 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 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烧街衣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 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祭祖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 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入庙祈福准备素斋果品去寺庙,施佛及僧,诵读地藏王经卷和咒语,报答父母恩情,为去世的先人祈福。 祈丰收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 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uaibao/18099.html
手游吃瓜周报 机动战姬停运 大伟哥泪洒原神FES现场
护林增绿 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