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8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你见过“的哥”修复古籍吗?古籍修复师的故事》的报道。
有这样一个职业,被称作为古籍续命的“书医”。
他们每天都与古籍做跨越时间长河的对话,倾听古人笔墨的声音。他们深居简出,倾尽心力,只为将一卷卷古籍尽可能地去除病害,恢复旧貌。这就是古籍修复师。
这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的哥”改行 收入低到不敢给家人说
2012年,当时38岁的杨世全怎么也没料到,自己会从当时收入不错的出租车司机,改行成了一名收入微薄的古籍修复师。
那是5月的一天,天气不错。开了好几年出租车的杨世全与出租车公司的合同期满,他到社保局为自己交社保时,看到一则招收古籍修复人员的招聘广告,落款为“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
杨世全十分好奇,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骨子里对传统文化的事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成都散落民间的碑刻特别多,我小时候就特别感兴趣,常常去看碑刻。”杨世全说。
他被那则招聘广告勾起了好奇心,兴冲冲地报了名,却受到招聘人的质疑:“你是出租车司机?那你性格毛不毛躁?”
本来抱着试试看想法的杨世全,顿时有点赌气:“你别小看我,我可是出了名的服务周到。”
“那好啊,这里有些资料,你入职后3个月就考试,考这些基础知识,考过你就留下,考不过还请你另谋高就。”招聘人正是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负责人彭德泉老先生。
杨世全接过资料,是一套打印的古籍修复常识。他利用每天上下班的一个小时通勤时间,在公交车上反复背诵。一开始是死记硬背,但背着背着,他竟入了迷,不知道有多少次,他忘了在家门口下车,嘴里念念有词,竟随着公交车一路向城外驶去……
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杨世全会放弃。毕竟38岁再改行,跨度如此之大,困难可想而知。但3个月后考试,杨世全给了大家一个惊喜,他硬是背得滚瓜烂熟,成功过关。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因为当时修复中心是民营企业,尚未打出名气,收入不多,个人月工资只能发400元,和杨世全开出租车时每月7000元的收入相比,简直从云端掉到了地下。
杨世全不敢给家人说,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他不敢暴露自己微薄的薪水。直到2015年修复中心名气渐响,收入才慢慢涨上来。
日子像流水一样淌过。他在近乎虔诚的学习下,掌握了古籍修复的要领,曾参与修复了1300余年前的唐人手写经卷。
走南闯北 职业末期寄情于古籍修复
2016年,当时48岁的巴中汉子赵碧洲怎么也没料到,坐过办公室、管过人事、创过业、进过厂的自己,居然会成为古籍修复师。
赵碧洲的经历相当丰富。他先在老家某企业的办公室干了8年,辞职下海,到一家省属企业珠海分公司从事人事管理,4年后再次变动,在南通某上市公司进行库房管理,快近天命之年,他又来到了成都。
同为巴中老乡,他很早就认识彭德泉,但从未想过自己也会走上修复古籍的道路。这一次却有不同,彭德泉激将他:“人择行业,这个行业也择人,要不你先试一下?”
这一试,就停不下来。拜了好几位名师,加上自己的揣摩,赵碧洲连续好几次在修复中心举办的“纸质文物修复技艺大赛”中都名列前茅。2023年四川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他又获得了纸质文物修复类别的二等奖。问其心得,他的回答是:“先是喜欢,后面就成了热爱,就愿意把时间都投入到古籍修复上。年龄大了,也没火气了,心细了,手就巧了。”
在修复古籍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意外的惊喜发现。“看到这些文字,活生生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会有一种震撼,会觉得自己做的工作非常有价值。”赵碧洲说,“如今,杜甫草堂等知名文保单位,也会邀请我们去做古籍修复。没想到我职业生涯的末期,竟然还能如此多姿多彩!”
出自师范 “95后”打开自己的古籍世界
淡淡的糨糊味、清脆的锤击声、细微的翻纸声……走进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如同来到古代的文印作坊,时间也仿佛放缓了脚步。
27岁的黎彦君是师范专业毕业,从事古籍修复已有7年时间。一次偶然机会,她知道了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文物修复的独特魅力,让她加入了古籍修复的团队。
经过6个月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初级技能培训,她顺利从培训班毕业,也喜欢上古籍修复这份工作。“真正从事这份工作后,虽然每天都跟古籍打交道,有些枯燥,但内心很安宁。”黎彦君说,古籍修复很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在工作中,自己的性格被不断磨炼,以前比较浮躁的自己慢慢变得安静。
有时,为了修复一本破损的古籍,需要比对调试几百次才能让修复纸的颜色和古籍上的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学到很多新知识。“这份工作其实很有趣,它并不神秘,很多时候也是熟能生巧,在修复时,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独立修复完一本古籍。在熬了2个月后,当那本修复完的古籍放在自己面前,表面看起来平静的她,内心已经波涛汹涌。“那是我第一次独立进行修复工作,中间遇到很多困难,有的修复工具不趁手,在前辈的指导下,我还自己打磨了一些小锤子、小镊子这样的工具,时间很紧张,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修复。”黎彦君说。
作为年轻的古籍修复师,黎彦君立志在行业内深入钻研下去。“随着社会的变迁,古籍修复师的工作范围在日益扩大,不仅需要修复古籍,还需要修复字画、拓片,甚至是结婚证、钱币、档案等,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成为多面手。”
探秘“大国工匠”古籍修复师
将残损书页中的杂质剔除,才能保证修复后的古籍平展如初。 在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的一间办公室里,摆放着来自全国各地待修复的古籍文献、拓片和字画,桌面上摆满了毛笔、板刷、锤子、铅砣等工具。 一群年轻的修复师,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工作台前,从事着古籍修复工作。 一位古籍修复师在灯光下检视一张严重受损的古籍书页。 对普通人来说,破损严重,甚至粘连得无法翻开的珍贵古籍,经修复师的双手重获新生,是一项神秘而复杂的工作。 数百年里,书籍因受到虫蛀、鼠啮、霉蚀、酸化、磨损等损害,破损情况千差万别。 修复师不仅要具备化学、生物、书法、美术等方面知识,还需要在材料、笔迹等领域有一定研究。 修复所使用的马蹄刀、三角刀、竹管排笔等各种工具。 28岁的万小兰恬淡沉稳,从事古籍修复近5年。 她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拨弄着案板上破损不堪的泛黄纸张,用薄如蝉翼的薄棉纸为古籍作植皮手术这是一套破损比较严重的古籍,出版于清代的《潼川府志》。 工作室存储了各类纸张,修复使用的补纸要与古籍书页的纸质、厚薄、颜色相同或相近。 大量的虫蛀破损,让页面成了一张张纸网,书页之间还相互粘连,难以分开。 修复工作需要先将单页展开,再对页面的虫洞部分进行修补、压平,直至装订成册、恢复如初。 说起来简单的几个步骤,却需要修复师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并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完成。
古籍修复师让古籍“再活五百年”!他们做了什么,为何可以让古籍焕然一新?
古籍是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岁月的流逝,时间的侵蚀以及天灾、战乱的毁坏,这些古籍基本上都已经是千疮百孔、破旧不堪,很难完整的保存下来。 但是我们现在还是能看到很多完整的古籍陈列在图书馆、博物馆内,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
时光倒流,为古籍“续命”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偏偏在这三百六十行内,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在乎是不是“状元”,不在乎自己能不能月入过万,只为了心中的信仰而战——古籍修复师。 由于古籍的特殊性,不易保存,导致流传下来的古籍大多是残缺不全的,古籍修复师就负责还原它们本来的样子,这个还原并不是单纯的恢复之前的形状,而且要“修旧如旧”,要还原成它们最原本的样子,就像从来都没有被破坏过一样,这是何其的艰难,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化腐朽为神奇。
九九八十一难,古籍终存
古籍修复是一项特殊的技艺,修补过程十分复杂,一本古籍的修复,至少要经历拆线、配纸、染色、修补、压平、裁齐、装帧……数十道工序,而且相当耗费时间,师玉祥先生说过“有时候修复简单的一页会耗上好几天的时间”,这个工作讲究的是静下来。 修书亦修心。
且从事装订修补工作不但要熟悉各个朝代书籍的形式和版本,还要了解各朝纸张、书皮及装订风格,更要有娴熟的技艺。 修补一本古书往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一招一式极考究,对从事装订修补人员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
行业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目前全国各图书馆、博物馆、文物管理单位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1000万册件,但是根据统计,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不足100人,且除了人才数量十分稀缺之外,行业内还存在综合素质低、职称低、年龄老等情况,许多年轻人因为这个行业的枯燥乏味、赚不到钱,从而放弃了,我想说,这些古籍都是我们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珍贵瑰宝,是我们民族的传承,每一本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保护古籍修复技艺,延续我们的千年传承。
对此,你怎么看呢
古籍修复师让古籍“再活五百年”!他们做了什么,为何可以让古籍焕然一新?
一、古籍的定义与现状古籍是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历经岁月沧桑,这些古籍大多残破不堪。 然而,我们如今仍能在图书馆、博物馆见到许多完整的古籍,这是因为有一群人——古籍修复师,他们致力于让古籍重焕生机。 二、古籍修复师的使命古籍修复师们不在乎名利,只为了心中的信仰而奋斗。 他们要修复古籍,使其恢复到最原本的样子,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同将腐朽化为神奇。 三、古籍修复的过程与技艺古籍修复是一项复杂的技艺,至少要经历拆线、配纸、染色、修补、压平、裁齐、装帧等数十道工序。 修复师需要熟悉各朝书籍形式、版本,了解纸张、书皮及装订风格,并具备娴熟的技艺。 四、古籍修复的现状与挑战全国各图书馆、博物馆、文物管理单位需要修复的古籍超过1000万册件,但全国古籍修复人才不足100人。 行业面临人才稀缺、综合素质低、职称低、年龄结构老化等挑战。 许多年轻人因认为这个行业枯燥乏味、收入低而放弃。 五、呼吁与展望这些古籍是我们国家的珍贵瑰宝,民族的传承,每一本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尽一份力,保护古籍修复技艺,延续千年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