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再捣BBA老巢

华为再次向BBA阵营扔了一枚炸弹。

“享界S9 MAX版售价39.98万元,Ultra 版售价44.98万元”,当余承东公布享界S9的正式售价,基本宣告其冲击BBA豪华轿车市场的野心。

发布会前夕,余承东就曾直指享界S9对标的是“56E”等C级轿车(宝马5系、奥迪A6、奔驰E级),并将享界S9预期售价定位45-55万元。

然而,到了正式上市时,余承东反手扔出一组王炸,以低于预期5-10万元的价格冲进BBA豪华轿车大本营。这也是继问界M9后,华为鸿蒙智行再次对BBA主导的豪车市场发起冲击。

这一战,享界S9有多大胜算?

快速过一下产品

作为一款定位C级豪华行政轿车,享界S9长宽高分别为5160mm、1987mm、1486mm,轴距为3050mm。车身长度也超过了奔驰E级和奥迪A6L,比全新宝马5系短了15mm。

外观方面,享界S9采用了与问界M9相似的家族式设计语言,都采用了矩阵式前大灯组,这种相似的设计语言进一步强化了“华为 9 系双旗舰”产品组合。

座舱方面,享界S9用上了Nappa真皮座椅、双温控冷暖箱、HUAWEI SOUND音响系统、智能电子外后视镜等配置。

作为一款行政级轿车产品,享界 S9 其实在后排空间下了不少功夫。比如,首次在轿车后排用上零重力座椅,支持12向电动调节,腰部角最大可达108°,膝盖角最大可达128°;首发后排专属秘书屏,支持0°-45°翻折,用户可以通过扶手屏一键开启影院模式(后排采用了车规级投影仪配合32英寸升降式投影幕布)、小憩模式及超级隐私模式。

另外,在隐私方面,其整车标配侧向、后向、顶部电动遮阳帘,采用360度声学泡沫包裹、双层夹胶隔音玻璃等,做到前后排分隔起到隐私保护作用。

续航方面,享界S9仅提供纯电车型,全系标配100kWh华为800V巨鲸电池,充电5分钟可增加200公里续航,CLTC最大续航里程达到816公里,与蔚来ET7行政版作出了明显区隔,后者标准电池包为75kWh。

在华为技术的加持下,享界S9与BBA拉开较大差距的关键在于智驾。享界S9首发商用华为ADS3.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应用端到端全新架构,能够实现环岛通行、车位到车位智驾功能、打通停车场到公开道路,公开道路到园区,园区地面到地下,实现全场景贯通。

不过,享界S9在动力性能方面并无惊喜。作为一款接近 40 万的车型,享界S9 MAX版本为单电机后驱,要知道,目前即使 30 万左右的纯电车型都已经普及双电机四驱了。华为的“刀法”,属实是有点落偏了。

基于整体产品配置来看,享界S9与它的对标产品中相比并不逊色,其中在智能化方面,更是有着独特优势;但更重要的是,其不高于 40 万的起售价,无疑进一步强化了其在相应价格段的竞争力。

问界的甜头,北汽也想尝尝

对于华为来说,享界 S9 是其智选车业务的又一款作品;但对于北汽来说,享界 S9 更像是它与华为在合作上的又一次下注。

北汽其实是最早一批与华为达成合作的车企,双方合作的阿尔法S HI版在2021年在上海车展亮相曾收获了一阵热潮,但由于供应交付不及时、营销跟不上、品牌声量不够等原因,即使有华为技术加持,极狐阿尔法HI版推出后的销量表现并不理想。

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赛力斯与华为基于智选模式的问界却成为了标杆,不仅带来营收提升,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一路走高。

数据显示,今年 1-7 月,问界全系交付量达到 222,579 辆,即使是售价最高的问界 M9 (在46.98- 56.98 万元)今年前 7 个月都卖出了 71786 辆。

依托于问界车型的销量提升,作为问界的母公司的赛力斯集团今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2亿元,预计上半年净利润达到13.9亿元到17.0亿元。不仅如此,在和华为合作之后,赛力斯的股价从8元左右上涨至接近80元,接近10倍的涨幅。

反观北汽新能源的表现,其在多款车型同时在售的情况下上半年销量仅为 28011 辆,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到24亿元-27亿元。

于内,北汽新能源正面临增长困境;于外,问界的成功让北汽看到与华为合作的“甜头”,于是双方转变了合作模式——从 HI 模式转向智选车模式。

“赛力斯造车的经验不如北汽,在华为深度的加持之下业绩有了非常大的好转”,北汽蓝谷董秘赵冀说道。“无论从内外部,这种合作模式是看好的,而且我们认为是经过市场验证的,从利润角度来讲,我们和华为的合作肯定是双赢的。”

从分工来看,北汽负责研发和生产,鸿蒙智行负责销售。可以说,北汽和赛力斯一样,将产品定义的主导权交给华为,成为华为的“代工厂之一”。

对于与华为的二次合作,北汽吸取了从前的教训,做足了量产准备。为满足新车型设计及投产需求,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将现有 BE22 平台全方位升级,打造新一代高端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升级后的 BE22 平台产品将由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负责生产。

按计划,享界 S9 为合作的首款车型,‌双方还计划推出 C+ 级别的纯电动豪华旅行车(‌WAGAN)‌,将最大化沿用C71KB-F01车型,长宽高/轴距等基本保持一致;第三款产品为 B+ 级别的 SUV。‌

“我们和华为的深度合作过程中,也学习了很多东西,从它的管理经验,对市场的嗅觉,从怎么定义一个产品,到怎么寻找它的目标客户和市场定价策略、营销等。”赵冀说道。

北汽的意图也很明显,借助华为的技术及其品牌声量,冲击新能源高端市场的同时,拉动北汽新能源的业务增长。

但问题是,享界 S9 能够复制问界 M9 的成功吗?

豪华行政轿车,华为能卖好吗?

根据北汽蓝谷官网发布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纯电动乘用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享界S9今年的目标销量为6万辆,明年目标销量翻倍至12万辆,5年内销量目标48万辆。

但是,高端纯电轿车真有那么好卖吗?

在豪华行政级轿车市场,BBA 占据强势地位。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 年 40-50 万元中大型轿车销量排行中,所谓的“56E” 稳居前三。其中,宝马 5 系、奥迪 A6L 和奔驰 E 级在 2023 年分别卖出了 13 万辆、18 万辆和 14 万辆。

但对国内车企而言,冲击高端市场本就不易,40 万以上的行政级轿车细分市场更是十分小众且难以突破。

同为行政级轿车的蔚来ET7花了三年时间卖出3万辆,最新月销量也仅为 1071 辆(数据为2024年7月),2024 年累计销量为 3320 辆。值得一提的是,发布至今,蔚来ET7的最高月销量也才4349辆。

蔚来ET7尚且如此,享界S9能否打破这一僵局,还需打个问号。

当然,华为在豪华车市场并非没有成功案例,问界M9已经成功打进40万以上的SUV市场,一定程度上抢占了BBA的市场份额。

从鸿蒙智行的车型规划也不难看出,华为正致力于用享界S9和问界 M9 形成“华为 9 系双旗舰”共同冲击40万高端市场,尽管享界S9的产品力不输BBA的同级产品,但在品牌声量上,享界还差了一大截。

杰兰路总经理朱锴表示,50万元乃至更低的40万元以上新车市场里,用户考虑的因素很多,绝不仅限于产品本身,商务社交和彰显身份的需求优先级最高。

华为花了近三年时间才将问界的品牌声量在汽车市场打开,问界与华为之间几乎是画等号的关系,但享界品牌才刚刚推出,“STELATO”品牌声量还十分有限,享界S9要一炮而红,恐怕难度不小。

从智界S7的市场表现也足以窥见,在鸿蒙智行联盟中,除了标杆品牌“问界”,智界的表现也不如人意。尽管智界S7在今年4月二次上市初期销量有所提升,但不久后又出现了下滑。具体来看,智界S7在4-6月的单月销量分别为5012辆、5021辆、2306辆。

值得一提的是,享界S9只在华为渠道销售,但目前鸿蒙智行在售车型已经有5款(问界M5、问界M7、问界M9、智界S7、享界S9),要同时满足多款车型的销售,对华为门店来说挑战并不小。

此前,智界S7就曾因展车试驾车到店率不到30%,到店车型少而影响到用户对部分车型配置的选择和下定。随着享界S9上市,华为对门店展车需要作出一定权衡。

可以想见,华为要凭借享界S9打进40万元以上的轿车市场,且有硬战要打。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BBA没有了A,未来还会有A吗?

BBA没有了A,未来也不会有A

华为的橄榄枝终究抛向了世界。

在问界、智界以及还未公布与江淮汽车合作品牌名称之后,华为的如意算盘瞄准了奔驰、奥迪这一众被电气化市场搅得心力交瘁的的德国大厂。

坊间传闻,华为方面正在积极联系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目前优秀的成绩单让他们看见智能座舱的厉害。

但目前奔驰、奥迪并没有明确表态是否愿意与华为结缘,毕竟他们也都认为,“灵魂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目前,来自德国车企间最大的新闻不过于大众完成了对小鹏汽车超50亿元的投资,以及奔驰、宝马将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在国内建立超充业务,除此之外来自欧洲大陆的这几家德国车企并没有其他过分令人基激动的消息。

可目前的市场并不令人心动。

过去被誉为BBA的三驾高端品牌马车正在逐渐拉开距离,而作为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似乎在电气化的白热竞争中慢慢失去了优势力。

在国内,奥迪的电气化品牌也是透明的存在,他无法利用自身品牌力转化出更多的市场期待,这一点奥迪有些力不从心。

在广州车展上,首次亮相的奥迪Q6 e-tron原型车是奥迪为自己在国内市场下的“生死状”。

这样的示好,不止奥迪一家。 宝马曾经亮过“家在中国”的感人牌,可一场来自车展冰淇淋事件也将他刚积攒的好人缘完全击碎。

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拥护外来品的市场了,我们要的真情实感,如果他们没有,那只能很抱歉。

截至目前,我们都没有看到太多来自奥迪的真情实感,2022年在中国市场,奥迪2022年累计销量为辆,同比下滑9.2%。 虽然同期的奔驰宝马亦在下滑,但,奥迪是下滑程度最为严重的那家。

保持在头部阵营的奥迪,应该感受到了来自本土中国市场的无限压力,网友的戏称还在依旧,“BBA没有了A,未来也不会有A”。

虽然只是玩笑,但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危机开始加速。

进入2023年,奥迪内部发生阵痛,首当其冲的来自奥迪全球CEO杜斯曼被罢免,后续由格诺特·多尔纳接替奥迪CEO一职。

被罢免的也非常现实,“奥迪汽车的产品线落后于竞争对手,尤其是在电动汽车方面。”

“不行就走人”的爽文剧情发生在奥迪身上,可市场并没有为此抱有太多的期待。

在大象转身的历练中,我们作为看客,目睹了太多来自大众集团的狗血剧情,从内部的纠结和纠缠,到外在到犹豫不决,再到产品与市场预期不符的种种,最终大众还是向现实投降,与小鹏汽车的合作被看作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开拓。

你要么放弃中国市场,如果答案是不;那么就请按照我们的规矩来。

这份硬气是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给予的。

那奥迪呢?

在广州车展推出的奥迪Q6 e-tron,被视为“奥迪在华推进电动化转型的下一个关键里程碑”。

首款基于PPE豪华纯电动平台和全新电子架构打造的量产车型奥迪Q6 e-tron,它将是奥迪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的领军之作。

一切的美好之词在此刻都给予了奥迪Q6 e-tron,但这款车型到底能不能打动中国用户,还得看真实实力,面对目前众多高端自主品牌,奥迪电气化的魅力值在哪里,恐怕很难一时想起。

基于目前奔驰电气化EQ系列销量不济的现实,奔驰高端电气化转型之路走得也是颇为艰难。

但哪有车企会一直顺风顺水的存在,起落之间或许才是生意场的精彩。

甚至网端还曾爆出过,奔驰将停产位于北京顺义工厂,而巧合的是,顺义工厂正是生产奔驰EVA2电动平台电动车型,EQA、EQB、EQC、EQE均在此下线。

可销量不济,奔驰电气化的败北也让奔驰再度思考成本和效益问题,网端甚至爆出,“奔驰将放弃EQ系列,重新启用新的电动产品序列”。

汽车工业为荣的德国车企在中国的电气化时代下,纷纷遭遇着不同程度的阻碍,只能证明他们的方式不在适合中国。

不够匹配的2个人,又如何相处呢?

是不是走了一大圈才发现,最后还是回到了初心,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一样,都需要重头来过。

在华为抛出的橄榄枝下,奔驰接受的意愿并不明确,当然在EQ系列的洗礼下,我们相信奔驰有了更多的思考,如果真要“重新启用新的电动产品序列”,奔驰自主研发的概率非常大。

而奥迪这边,早前就有新闻流出,正在和上汽沟通中,由于SSP平台研发推迟,奥迪或计划向中国车企购买纯电平台,来推出自家的全新纯电车型。

在最新的新闻中,奥迪全新一代A6 Sportback车型进计划在2024年内正式推出,而国产的全新一代A6L车型也将与上汽智己汽车联合打造。

目前看来,奥迪与上汽智己之间的合作不言而喻。

的确,对于目前的奥迪而言,与其浪费更多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自研技术路线,还不如找到一个对口的搭档。 上汽智己和奥迪的调性相符。

目前,智己汽车已拥有高端化电动平台—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 该平台可以支撑智己、飞凡、荣威、名爵四大品牌,并覆盖了量产、个性化、豪华系列市场。

对于奥迪而言,这样的电气化或许还有PK的权利。

从2019到2021年。 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大起大落比电影剧本还精彩。

2020年奥迪在中国首次实现年销量突破70万大关,当时的中国前总裁安世豪还夸下海口,到2023年奥迪目标在中国市场实现100万辆的年销量。

可惜,2023年的中国市场近乎成为了自主品牌的天下,奥迪当年立下誓言的100万辆早在残酷的现实里散开了。

虽然不会有太多人在意那些口high之下的兴奋,但奥迪的荣光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传统豪华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正在日落西山,如何救市,又或者合资品牌如何在自主品牌强势的围攻之下体面的活下去,这也近乎成为了一个话题。

我还得之前丰田中国高级执行副总在网端发表的“丰田在中国市场是主流车企”的言论一时间引起不小的轰动,网端的一片片嘲讽和嘲笑声向这位在舞台上诉说着丰田在中国市场占据高位保有量,所以我们是主流车企的老总,将他抨击的体无完肤。

那一刻爱国思想、自主品牌崛起以及一些莫名情绪都夹杂在了一起。

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市场上燃油车依旧是主流,但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足以让这些合资品牌们重新思考人生。

无论是全球销量第一的丰田,还是躺着赚钱的奔驰,他们都该思考中国市场当下的独特性。

如果想要继续,请尊重游戏规矩。

网端有网友提问,如果BBA遵循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规则,他们造出了中国用户喜闻乐见的电动车,那结局会怎么样?

截止到目前,在合资品牌之中,几乎没有一款转型车型可以成为模版。

广汽丰田没有,本田没有,上汽大众没有,宝马、奔驰都没有;如果是大众ID.系列目前累计销量20万辆是一个突破,那大家是否还记得大众ID.不断降价,以求以价换市呢?

如果不是遇到不可逆的瓶颈,大众又何必拉上小鹏汽车作为盟友。

一切都是有迹可循。

而站在华为的立场,在经过了问界、智界以及阿维塔的试水,华为对于智选车模式的深入运用颇有心得,想要攻克豪华品牌,为自己座舱系统的融合再添一份履历,很正常。

但无论是国际局势或国家因素,华为这份“走出去”的心短期恐怕无法达成。

其实从奔驰和宝马官宣合作超充站就能察觉到,这些德国大厂还是希望“好兄弟在一起”,而我们始终是外人。

可无关乎我们是否是外人,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成败还需要我们这些外人的助力。

作为全球独一无二市场格局的市场,又爱又恨,恐怕不过如此了。

文|小花姐姐

图|网络

华为余承东称要一把干翻BBA

华为余承东称要一把干翻BBA

华为余承东称要一把干翻BBA,余承东不仅称要一年超越特斯拉、干掉BBA,更是爆料华为被美制裁后,小米即将破产,这些言论引发网友们的疯狂跟帖和热议,华为余承东称要一把干翻BBA。

华为余承东称要一把干翻BBA1

现在的汽车行业,因为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参与在内。 毕竟大家在汽车这个行业里面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有着无限可能性,不仅可以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并且能够做到名利双收。 所以,就连赫赫有名的华为也要在汽车领域中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这不,网上曝光了华为高管余承东在早前的内部会议中发表了狠人发言,表示说要在一年内超越特斯拉,而BBA要全干掉。

从曝光的视频中能够看出余承东在讲这段话的时候,是非常的沉着淡定,因为他表示说自己非常看好旗下的两款车。 从曝光的视频中能够看出余承东在讲这段话的时候,是非常的沉着淡定,因为他表示说。 他非常看好今年年底的这两款车,特斯拉在国内汽车市场顶峰时期,特斯拉旗下的Model3和MondoY最多一个月。 加起来一共卖3万多台,已经是很厉害的数字了。 加起来一共卖3万多台,已经是很厉害的销量了。

而华为高管余承东表示说他希望他们上来第一年就能够干翻特斯拉,第2年能够远远超越他们,而且销量能够在200万台以上。 并且他还表示说未来他们会生产更高配置的车,要在30~50万元之间超越德系的BBA,一把他们干掉,也就是说在三十到五十万元的价格区间的车型中,在国内汽车市场,没有奔驰宝马奥迪的生存之地。

而且,他对于自家的车型是非常的自信,因为余承东表示说中国的汽车市场大家要有正常人的智商判断就知道了。 其实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大家不要去过分地相信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造车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不得不说,现在大家对于热爱程度越来越高了,跨界造车已经成为大家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都说隔行如隔山,更何况是跨界造车,其实难度是非常大的。

但是,看到余承东如此的有信心,相信华为旗下的汽车一定是能够一路干翻特斯拉,还能够把德系的bb全部还能够把德系的BBA全部干掉。 还能够把德系的BBA全部干掉,让我们期待华为汽车重返江湖,并且一飞冲天。

华为余承东称要一把干翻BBA2

近日,网上流传一段疑似2021年初余承东在华为内部会议上讲话视频,视频内容可谓相当劲爆。

余承东不仅称要一年超越特斯拉、干掉BBA,更是爆料华为被美制裁后,小米即将破产,但华为后来遭受美国制裁,让小米“咸鱼翻身”,捡了华为的大便宜。

这些言论引发网友们的疯狂跟帖和热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余承东具体是怎么说的?

一年干翻特斯拉,奔驰、宝马全干掉!

在华为的手机业务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新晋的汽车业务无疑是华为的重头戏。 关于汽车业务,余承东称今年销量目标30万辆,超过所有对手。

“我们后面还会提供更高端的版本,把奔驰、宝马、奥迪三十几万元到五十几万元的空间,一把干掉。”

余承东内部讲话称,华为汽车1年干翻特斯拉,两年一飞冲天,年销要迅速超过200万辆。

为了说明30万辆触手可及,他用了一个简单的算法,“用1000家门店卖车,(每家店)一个月卖30辆,一年就可以卖30万辆。”

华为仅仅以自身强大的渠道网络为依托,制定出30万辆的销量目标,受到不少人员的质疑。

有业内人人士表示,虽然华为一口气拿出1000家门店销售新能源汽车,但是手机店卖车和卖手机毕竟有着诸多差异,要短时间内将用户意向转化为实际订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汽车属于大宗商品,用户购买频率较低,华为把卖车当算术题,或许还是想得有些简单了。

另外,需要提出一点的是,特斯拉2021年的全球销量已经达到了936,000辆,即使华为能够一年卖出30万辆汽车,与特斯拉相比还是相差甚远,就更别说干翻特斯拉了。 况且,目前蔚小理销售网络已经在不断完善,但是总体销量也刚突破10万辆,距离30万辆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华为为何入场汽车?

在华为的手机业务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新晋的汽车业务无疑是华为的重头戏。 而对于华为入场汽车业务,余承东发表了这样的言论。

“我说句不好听的话,你看看中国的车厂。 他们品牌没品牌,渠道没渠道,零售没零售,产品设计,体验各方面都不行,没有哪一项东西行。 他连造车新势力都干不过,他还能干过谁?他的东西都卖不掉。 ”余承东表示,华为必须入场,帮助车企把车的设计和体验做好卖好。

不过,就目前与华为合作的一些车企来看,其销量表现都不尽人意。 比如赛力斯SF5,截止去年11月底,赛力斯SF5累积销量为6997辆。 可以看到,即使在华为的加持下,SF5的月均销量也仅为800多辆。

要知道,在2021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赛力斯SF5的发布会上可是喊出了“500万辆年销量”的目标。

当然,除了失败的赛力斯SF5之外,同样与华为绑定的极狐也并没有迎来一次高光时刻。

2020年10月,极狐品牌首款车型阿尔法T上市,2021年4月,第二款新车阿尔法S上市,目前这两款在售车型,前者上市近9个月以来,月销量始终稳定保持在百辆水平,至于搭载华为全套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阿尔法S,单月销量同样未能突破三位数。

不一样的品牌,一样的惨淡销量,看来华为并不是车企的“灵丹妙药”。 然而,两次的失败并没有打消华为成为汽车行业头部品牌的野心。

在问界M5发布会上,余承东表示,AITO 的目标是五年内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TOP3品牌。 不过,这样的豪言壮志,网友们显然不买账。 有网友表示“先把销量稳定在3000每月再开始做梦吧!现在就提世界前几,可笑至极。 ”

还有网友指出,“华为在通信领域很牛逼,但是在造车方面确是没有经验的,术业有专攻,这次M5基于赛力斯SF5打造,主要升级点只是搭载鸿蒙座舱,就是一个具体智能技术的应用而已,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

网友们的评论很毒辣,但事实确实是这样无情!自从华为宣布进入汽车领域以来,“华为”、“鸿蒙系统”让外界充满期待。 但是,从赛力斯和北汽蓝谷极狐今年月平均销量仅三位数的表现来看,华为的加持并未让两个品牌一飞冲天。 即使是入驻华为终端营销渠道的赛力斯SF5,其销量也让人大失所望。

技术和营销渠道的双重加持,华为入局汽车领域并未带来意想中的结果。 俗话说“事不过三”,不知道与赛力斯SF5shi师出同门的问界M5,能否zaiji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打消外界的质疑。

华为手机等待重返江湖

关于华为手机业务方面,余承东在视频中爆料,华为已经在开发“绝对具有革命性的碾压性”的手机产品,正在积聚能量“一旦芯片供应问题解决了,将来重返江湖的时候,一定是具有巨大的能量爆发”。 另外,余承东还透漏,新手机将与折叠屏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视频里余承东还曝光了曾经小米差点就“关门”了。

余承东称,小米雷军曾对他说,2020年4月份小米基本上要关门了。 结果5月份,华为因美国多轮制裁,让小米咸鱼翻身,已经活过来了。

对此网友则b表示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华为和小米的细分人群并不同,买华为的人很少会去看小米。 华为被制裁,更多的还是便宜了苹果。 对此,你怎么看呢?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余承东,1969年生,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本科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 1993年加入华为,历任3G产品总监、无线产品行销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欧洲片区总裁、战略与Marketing体系总裁等。 现任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管理委员会主任。 而华为后来在智能手机业务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余承东确实有很大的关系。

余承东之所以被广大网友戏称“余大嘴”,一部分原因是余承东很“爱吹牛”,在华为手机并没有多大起色的时候,就喊出超越三星和苹果的口号,因此也被网友戏称“余大嘴”。 但如今来看,如果不是美国的制裁,华为手机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华为汽车业务能否如余承东所说的那样,不妨还是期待下吧。

华为余承东称要一把干翻BBA3

2月16日,一段余承东内部讲话的视频流出,这段视频一经曝光,便引发网友们的疯狂跟帖和热议。

内部讲话中,余承东称,华为汽车一年干翻特斯拉,两年一飞冲天,年销要迅速超过200万辆。 “我们后面还会提供更高端的版本,把奔驰、宝马、奥迪三十几万元到五十几万元的空间,一把干掉。 ”

不仅如此,余承东还吐槽国内传统车厂“品牌没品牌、渠道没渠道、零售没零售”“没有哪一项东西行”“他连造车新势力都干不过,他还能干过谁”“所以我们一定要入场”。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23日,华为在深圳举办了近3年来最盛大的一次新品发布会,发布了折叠屏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多款鸿蒙新品,并首次把车开上了发布会舞台,发布了首款鸿蒙汽车。

鸿蒙汽车AITO问界M5的问世无疑是这场发布会的重头戏,据悉,这款车由华为和金康赛力斯合作打造。 作为一款中型SUV,问界M5配备了鸿蒙OS智能座舱,并搭载一套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官方公布的售价为25—32万元。 并在发布会上,余承东再次强调“华为不会造车”。

虽然华为多次重申不造车,但却在智能汽车领域布局频繁,并公开将自己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角色定位于增量部件供应商。

2021年以来,华为已公开多个电动汽车相关专利,包括“一种制动助力系统及制动方法、电动汽车”、“行人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新能源汽车减速器、动力总成及车辆”等。 专利的内容均指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或创新环节。

此外,2021年11月,华为—清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合作签约仪式顺利举行。 双方就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合作签署了 3 项长期科研合作协议。

目前,华为还在加大对汽车业务的投入。 近期华为方面表示,在新兴的智能汽车业务上,华为每年将投入10亿美金,这一数字比华为在年初所提的5亿美金已经翻倍。

现阶段,汽车智能化不断推进,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汽车领域。 催动产业加速裂变,也为跨界者创造了机会。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新能源汽车正在经历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历史拐点。 而余承东能否干翻特斯拉、干掉BBA,还需市场来验证。

汽车大观 | 取代BBA的会是谁?

作者|章敬泰

出品|汽车大观

曾经做中国的BBA(奔驰、宝马、奥迪),是诸多中国汽车企业的梦想,德系豪华的驾乘品质,令众多的后起之秀望而却步。

但是,历史总是会被打破。

日前,理想汽车通过官方微信表示:“随着纯电车型以及明年理想L6的交付,我们有信心在2024年实现总销量超过BBA。”

除了理想汽车之外,蔚来、问界等也一直以赶超BBA为目标,李斌就曾直言,蔚来的目标,是把“BBA”变成“NBA”。 余承东在内部讲话中也表示,问界销量迅速超过200万辆,在30万-50万元区间取代BBA。

2022年10月,美团CEO王兴在朋友圈转发文章并点评造车新势力:“过去二三十年,中国高端车市场的领导者一直是德系BBA(奔驰、宝马、奥迪),接下来两三年就要看「理蔚华」 (理想、蔚来、华为) 了。 不管哪家赢,中国都会赢。 ”

当下,“豪华品牌”这个词,从未像今天这样混沌,边界如何模糊。 如果将高端市场的门槛降至30万,那市场就更加热闹了,理想、蔚来、岚图、腾势等新能源品牌纷纷进入这一领域,希望分得一杯羹。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价位的市场,BBA仍然位居中国乃至全球豪华车市场的第一阵营。而特斯拉、一汽红旗、理想汽车、比亚迪的子品牌等开始抢班夺权,整个汽车业界都想知道,最终取代BBA的会是谁?

BBA在华增长逐渐颓势

传统汽车百年的格局,在中国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宝马、奔驰、奥迪凭借着过硬的性能、精致的内饰以及高质量的材料,在全球市场都是豪华汽车的代名词。

尤其在国内的高端车品牌领域,BBA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每月都有破1万辆大关的霸主车型,常年稳居豪车排行榜前三,销量稳定。

BBA的江湖地位还在,但在新能源赛道上,它们却在逐渐失势。

理想汽车之所以这么直接且高调地宣布,要实现总销量超过BBA,底气和信心源于销量的快速增长。 截至6月11日,本月理想汽车仅通过三款SUV产品,超过了BBA任一品牌在中国市场全部SUV产品的销量总和。

一周两周的销量表现其实说明不了什么,更应该关注的是理想汽车今年以来的销量表现。 数据显示,今年1-6月,理想汽车累计销量达13.38万辆,同比增幅超过120%。

相比较而言,BBA们今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整体表现一般。 奔驰、宝马、奥迪1-6月累计在华销量分别为34.41万辆、36.68万辆、30.46万辆,同比增幅并不明显。

在很大程度上,BBA今年延续了2022年的在华表现。 在过去的2022年,三大品牌在中国市场整体表现已经出现颓势。 2022年奔驰在华累计销量75.17万辆,同比微降0.9%;宝马在华交付79.19万辆,同比减少6.4%;奥迪在华销量为64.25万辆,同比下滑幅度达9.2%。

值得注意的是,BBA在中国市场销量的下滑并非受大盘影响。 相反,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销量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 数据显示,2022年整体豪华车市场零售销量为309万辆,同比增长6%。

为什么在大盘增长的情况下,反而BBA下滑了?还是让统计数据来说明原因:2022年,传统豪华车市场同比下降4%,新能源豪华车市场同比增长49%。 也就是说,BBA们在新能源豪华车这个细分领域掉队了。

BBA为何会在新能源领域掉队?李想的对标方式非常有代表性,他将对标BBA的颗粒度细化到三个维度:设计、综合产品力、大空间。 在他看来,理想的汽车设计、比例都是豪华车的姿态,不仅空间更大,而且产品力天然碾压燃油车。 最终结论是:在BBA最擅长的三个维度上,理想汽车做得“一样好”。

简而言之,就是颜值更高、产品性能上更强、空间上更大,而这些之前是BBA的强项,但现在在很大程度上被反转了。

当下,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走什么样的路,BBA都迫切需要在新时代下重建品牌信仰。

谁在觊觎BBA王位?

想超过或者有潜力超过BBA的车企,其实也就是那几家。 在造车新势力当中,特斯拉是目前已经实现对BBA赶超的企业。

今年1-6月,特斯拉在华销量达到43.93万辆,已经明显超过同期的BBA,全年实现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登顶应该也没有任何意外。

中国造车新势力,蔚来曾经势头不错,但今年以来的表现有些后劲不足,而理想是目前势头最好的一家。

理想汽车2023年的销量目标是“保25万辆,争30万辆”。 按照当前态势来看,理想汽车今年冲击30万辆销量,有很大可能。

30万辆的年销量,还不足以挑战BBA,但是已经能够跻身豪华品牌第二阵营的前列,倘若理想可以在2024年延续高增长,将年销量提升到60万辆以上,将有望替代BBA中的一个。

问界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年5月,AITO问界实现第10万辆量产车的正式下线,是用时成为最快达成这一里程碑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经历过内部的分歧之后,华为也对造车这件事形成了一致的认识,即余承东所讲的:“华为不造车的意思是不单独造车,而是和车企联合造车。 ”紧接着,华为就拿到了“问界”汽车类商标。

随着问界品牌开始在与更多的汽车企业展开合作,预计将会是挑战BBA地位的种子选手。

一汽红旗同样不可小觑,2022年红旗品牌销量达到31万辆,仅位于BBA和特斯拉之后,位居第五名。 今年年初,一汽集团明确提出“红旗”的根本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从30万辆跃上50万辆以上台阶,进入高端豪华品牌第一阵营。

目前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榜位居第一的比亚迪和第三的广汽埃安,也会在豪华品牌市场重点发力。

比亚迪的腾势、仰望以及专业个性化品牌“方程豹”将会携手在豪华品牌市场攻城略地。 昊铂Hpyer则是广汽埃安在2022年9月正式对外公布的高端品牌,承载着探索广汽埃安转型高端化的战略重任。

得偿所愿的会是谁?

要知道,宝马、奔驰、奥迪也是不会认输的,他们也在积极地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以抵御后来者的冲击。

以宝马为例,其将电动化转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Project i”项目开启宝马电动出行征程,不断孵化创新技术并最终实现量产;第二阶段,在同一款车型上推出搭载不同驱动技术的产品,即无论是传统燃油发动机还是纯电力驱动,都能应用在同一款车型上;第三阶段,新世代车型开始登场,并带来全新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全新的高效电驱和电池系统、全新的循环永续标准。

在笔者看来,BBA不一定都会被后来者赶超,但BBA这个组合将被打破,而在众多竞争者中,谁又会得偿所愿?

目前来看,特斯拉已经一骑绝尘,短期内没有竞争对手可以撼动其地位,在中国的一众汽车企业中,问界要看后续与其他车企的合作进展,一汽红旗要看电动化的转型速度,广汽埃安的昊铂Hpyer是否撑得起高端这个定位尚且需要观察。

相比较而言,理想汽车和比亚迪的豪华品牌组合更有可能。 理想汽车胜在自我进化学习成长的基因,而比亚迪的组织能力、操盘能力和他的规模成长比,已经远胜其他企业。

也许,最终打破BBA领跑地位的是特斯拉、理想汽车……,他们或将组成全新的第一阵营,或在原来的BBA组合中占据一两个位置。

当然,也许当电动车充电和燃油车加油一样方便时,BBA的好日子才会到头。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uaibao/6757.html
主打BARF的欧洲宠物品牌开始跑马圈地 半年完成三次收购
越南地产大亨连同两个妹妹一起被判刑! 身家曾达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