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再炒中美太空战威胁 为鼓吹美国太空军事化

【文/观察者网 山猫】

为加快自身太空军事化步伐,美再炒作“中俄太空威胁”。美国《纽约时报》上周发布了一篇题为《新星球大战计划:五角大楼急于应对轨道威胁》的文章,文章称,由于“确信中俄在太空作战方面的快速进展”对美国军队和其他地面军事资产、在轨卫星“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因此五角大楼“正急于扩大在太空发动战争的能力”。

文章表示,目前五角大楼推动的这一计划,其细节“仍然高度机密”,但一些官员则声称,将太空“战场化”反映了美国军事行动的“重大转变”。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一直依靠包括卫星在内的各类军事航天器来保障美军的通信、导航、目标跟踪和打击地面威胁等能力,长期以来领先世界的发射能力和在轨航天器数量使得美国在冲突中往往“占据了主要优势”。在五角大楼官员近期的一系列演讲、采访和声明中,则开始明确表示,美国正在“寻求获得新一代的地面和天基装备”,能够“保护卫星免受攻击”,并“在必要时”对敌方航天器进行破坏或使其失效。

资料图:“锁眼”系列战略侦察卫星在冷战期间为美国提供了巨量有价值的情报

文章写道,目前该战略与以前的太空军事计划“有根本的不同”,其扩大了进攻能力的范围,与上世纪80年代未能建立的“战略防御倡议和提案”(即“星球大战”计划)相去甚远。美国太空部队太空行动主管钱斯·萨尔兹曼上将在今年3月表示,美国必须保护自己的太空能力,同时还需要能拒止对手利用自身太空能力的“敌对使用”,“因为如果没有太空(控制权),我们就会失败”,萨尔兹曼说。

一张上世纪描绘“星球大战计划”的经典艺术画作

在一份五角大楼最近的评估中称,中俄“都已测试或部署了地基高能激光、反卫星导弹或机动变轨卫星等系统”,这些系统都可能“用来破坏美国太空资产”。近期还有报道宣称,俄罗斯“可能正在开发一种天基核武器”,用于“广泛摧毁轨道上的商业和军用卫星”,五角大楼官员则以“俄罗斯在俄乌冲突期间使用的电子干扰装备破坏了美国先进的武器系统”为例,来阐释美国“必须加强太空防御”的原因。美国太空部队太空资产保卫负责人斯蒂芬·惠廷上将上个月也对记者渲染称,这些“是真实的、已经被部署在(太空)环境中”。

另一方面,作为美国空军和美国太空部队的共同行政领导,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则声称,提高太空部队作战能力主要是由“中国不断扩大的太空军事装备阵容”所推动的,肯德尔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已经部署了一些“能够瞄准美国部队”的太空能力,所以除非能够击败这些,否则美国将“无法在西太平洋成功开展行动”。惠廷进一步渲染称,中国的情报、监视和侦察卫星自2018年以来“增加了两倍”,形成了一张“太平洋上用于搜寻、确认和跟踪的杀伤网”,可以用于“瞄准美国及其盟国的军事能力”。

然而根据截至2023年5月的相关公开数据显示,在全球在轨的全部7560颗卫星当中,仅美国所拥有的多达5184颗,占比近7成,其中公开为美国政府和美军所有的卫星就达413颗(167+246颗),相比之下,俄罗斯仅有181颗、我国在轨卫星也仅有不过600余颗。

上月24日,美国、日本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一份“不在太空部署核武器”的决议草案,考虑到公平原则,中俄方面则针对性提出“不在外层空间部署任何武器”的提议,两份草案均未获通过。

今年1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国长期反复翻炒“中国外空威胁论”,污蔑抹黑中国,不过是为了自身扩张外空军力,维持军事霸权寻找借口而已。事实上,美国长期将外空界定为“作战疆域”,大力发展外空军事能力、挑动大国对抗,是外空军事化、战场化的最大推手和外空安全的最大威胁。美国长期滥用技术,而已跟踪并危险抵近别国航天器,增加了外空物体碰撞风险,是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

事实上,美国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即开始进行反卫星武器试验和研究,其中包括使用核战斗部的空射弹道导弹、以核爆炸为能量源的X射线激光以及传统的高能激光器或定向能微波武器,并且考虑在轨道上部署带有固定激光器和用于瞄准的折叠反射镜的进攻性卫星。世界上首款能够由战术飞机携带的ASM-135空射反卫星导弹,也是美国为与苏联争霸为目的而开发的,2008年,美国还以“防止剧毒燃料落入地球”为名,发射“标准”SM-3舰空导弹摧毁了一颗因故障失效的侦察卫星,直到2022年,美国才单方面宣布停止“动能碰撞方式的反卫星试验”。

1959年,美国就曾试射马丁WS-199B“大胆猎户座”空射弹道导弹,以6.4千米的近距离飞掠“探索者六号”卫星,核战斗部在 这一距离上可以有效摧毁卫星

正从F-15上发射的ASM-135 ASAT反卫星导弹

但这并不代表美国在外空军事化步伐上有所收敛,表面上看,美国逐渐倾向于转向电子手段、定向能武器等其他更为精准的方式实现外空杀伤效果,如美国正现代化升级早已长期拥有具备电子干扰、破坏卫星通信的地面设施系统,前美国太空部队上校查尔斯·S·加尔萨斯最近的一份报告则列举了三个“可能使敌方卫星失效”的例子,如网络攻击、地面/天基激光武器或高能微波等,上世纪90年代,五角大楼资助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提议,制造一颗“杀手卫星”,发射高能射线烧毁敌方卫星电子设备,当时预测这将在2025年成为美国空军作战行动的一部分。

上世纪末,美国率先开始研制可重复使用的X-37“轨道测试飞行器”,2004年项目由美国国防部管理负责。在其开始入轨飞行之后的2010年代,尽管在官方口径上,美国军方及部分相关人士一再否认,但外界不断有分析认为,X-37B可用作间谍卫星或向太空运送武器,并已被用来监视敌国航天器。

美国长期在轨维持1架X-37B执行“秘密任务”

此外,文章透露称,五角大楼正在单独致力于发射的新一代军用卫星在形态上则进一步变化,可以机动变轨、在轨补充燃料,或者具备机械臂,从而直接捕捉并可能破坏敌方卫星。此外还计划加强对反导系统中导弹防御卫星的防护。明年底,两家由五角大楼授予合同的公司还将发射两艘航天器,作为假想威胁和拦截载具展开试验,其中拦截载具虽未搭载武器,但已具备能够携带武器的收纳仓。

对威胁的夸大渲染,往往出自基于己方行为的“俺寻思”式推断,动图出自美剧《太空部队

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声音持续渲染美国的所谓“太空危机”,五角大楼方面和国会议员几乎一致认为“太空部队的行动速度仍不够快”,萨尔兹曼表示,他正在努力想办法降低美国(军用太空资产)在天基攻击时的脆弱性,他在上个月对参议院方面称,避免出现意外情况首先需要始终保持对太空领域的“准确理解”,因此,在2025财年拟编列的294亿美元太空部队预算当中,约有24亿美元用于了“太空领域意识”这一部分。

基于这些项目的保密程度,使得外界难以可靠估计美国政府在破坏或使对手航天器失效方面累计花费的资金。保守派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研究军事太空预算的工程师托德·哈里森表示,每年的相关预算可能高达数亿美元,但即便如此,美国在太空部署大量进攻性武器的努力获得进展可能还需“5到10年的时间”。亚拉巴马州共和党众议员、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迈克尔·罗杰斯在则上个月的空军预算听证会上表示,美国没有“以在太空作战和获胜”所需的速度来获得反航天器能力。

尽管包括已有美国国内在内的大量声音认为,美国正在“过于努力”地将太空变为战场,并呼吁禁止所有太空武器,也有来自美国的和平活动家称这些太空活动“正是美国出于对霸权地位的追求”,不过美国显然不会理会这类言论,目前五角大楼还正通过一项名为“奥林匹克卫士行动”的跨国项目,以纠集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内的主要盟国协调各自的反航天器行动。美国太空部队太空行动副主管德安那·M·伯特在今年早些时候也表示称“如果(太空作战)真的发生了,就必须做好战斗和胜利的准备”。


美国建太空军俄罗斯为何发严重警告?

美国总统特朗普6月18日下令国防部组建新军种——“太空军”,确保美国的太空优势。消息一出,俄罗斯官员便警告说,美国如果在太空部署军事武器,俄罗斯将“强力报复”。

据俄罗斯媒体6月19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防和安全委员会主任维克托•邦达列夫说:“太空军事化将引发灾难。”邦达列夫指出,美国此举可能违反规范太空非军事化的国际条约,从而严重威胁国际安全。他说:“考虑到美国在其他领域的所作所为,美国此举很有可能严重违反国际协定,带来巨大风险。”

“如果美国退出1967年签署的禁止在太空部署核武器的条约,不仅是俄罗斯,其他国家也都会为了维护国际安全而做出强烈回应。”邦达列夫说。

1967年签署的《外层空间条约》禁止各国在地球轨道部署核武器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同时禁止在外太空进行武器测试,也不准在月球或其他天体上设立军事基地。美国签署了该协议。

特朗普18日曾提到要在月球建立“永久存在”,同时鼓励发展载人火星项目,但没有说明是否涉及军事行动。特朗普还表示,美国要在太空树立“统治”地位,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

美日拟将太空纳入安保条约,(美日拟将太空纳入安保条约中)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星期一开始访问英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等西方盟国,岸田文雄启程前夕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表明,作为2023年的七国集团主席国领导人,他将借此行重申G7各成员国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同时与美国讨论深化双边联盟,以及如何维持“自由与开放的印太地区”。 近日,日媒就爆出,美日两国正在协调敲定把太空纳入美日安保条约的范围,以保护对日本侦察和军事行动至关重要的人造卫星,与此同时美日还将签署一项关于太空开发项目合作的全面协议,在太空领域进行更为频繁的合作。 日美拟将太空纳入美日安保条约范围共同社报道称,相关人士10日透露,日美两国政府正在协调把在太空的攻击列为规定美国对日防卫义务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第五条适用对象,拟写入两国外长与防长在11日举行的“安全保障磋商委员会”会议的联合文件中。 这代表该计划实施后,日本的卫星将获得美国保护。 《读卖新闻》还透露,预计日本和美国还将在“2+2”会议上就扩大太空态势感知系统的合作达成一致,该系统可以跟踪其他国家的卫星和太空碎片。 观察指出,该政策设想对日本卫星和其他目标进行攻击。 太空虽无国境概念,但日本拥有的卫星被视为处于日本施政之下。 同时,《读卖新闻》的报道还指出,日美两国政府计划在周五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美,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期间,签署一项关于太空开发项目合作的全面协议。 该协议采取了框架的形式,它规定了有关空间开发的共同事务。 例如,如果日本的太空探测器对美国造成损害,美国不会要求对方赔偿,反之亦然。 《日经新闻》称,卫星对于加强日本的防御能力极为重要,日本修订后的防御战略强调了远程导弹的重要性,以及电磁波和无人机的使用,而这些都依赖卫星来运作。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再次将中俄作为其发展军事能力的挡箭牌。 日本媒体为日美两国将太空纳入美日安保条约范围找的借口之一,是所谓“中俄两国正在开发攻击他国人造卫星的杀手卫星”,并污蔑称“这加剧了人们对卫星和卫星数据接收器的网络攻击的担忧”。 日媒报道原文称,“日美签署太空开发合作协议,此举显然与中国有关”,报道称预计岸田文雄和拜登还将同意加强在发展卫星星座方面的合作。 卫星星座是一个观测网络,将一些小型卫星部署成星座状,该系统预计将用于探测和跟踪中国、俄罗斯和朝鲜一直在开发的高超声速武器,估计日本将从开发阶段开始参与该项目。 事实上,日本近期修改“安保三文件”引发舆论关注,外界普遍认为这意味着日本此前的“专守防卫”原则已经变质,战后防卫政策面临重大转折点。 其中,远程打击力量将成为未来5年日本防卫力量的发展重点。 日本重走军事大国路线以及日美军力的进一步一体化,将给地区和平与稳定带来新的威胁。 日本搅局台海意图明显外界注意到,美日近期一连串动作,都能看到针对台海局势的借题发挥。 岸田此前在介绍访美议程时强调实现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太”。 分析指出,美国“印太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打“台湾牌”,预计岸田也将与拜登针对所谓“台湾有事”寻求与美方加强合作。 对此,一些台湾媒体也加紧炒作,称“卫星对于强化日本的防御能力极为重要,包括为应对台海突发状况做好准备。 ”日本《每日新闻》2日就曾披露,日美就所谓“台湾有事”制定联合作战计划的工作目前已进入最后阶段。 据悉,2021年4月,时任日本首相的菅义伟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后,日本自卫队与美军秘密启动了制定涉台海联合作战计划的工作,这被两国政府列为“最高机密”。 而在2天前,日媒又报道称,日本计划在距离中国大陆和台湾较近的琉球群岛全面部署存放飞弹和弹药的弹药库。 日经新闻指出,日本防卫省计划改变过去将70%的武器储备集中存放在北海道的战略,决定在琉球群岛大规模扩建弹药库。 美国和日本的外长与防长“2+2”会谈将于美国当地时间11日在华盛顿登场,双方就台海局势又会有何动作,值得进一步关注。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5日在接受日本《每日新闻》采访时,就强烈批评最近几年一些日本政客频繁叫嚣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他强调,“‘有事’,是包括战争在内的一个沉重词汇,政治人物应慎重在公开场合使用这样的词汇。 我们应做的是推动中美双方避免发生这种紧急情况”。 此外还有媒体分析,在即将举行的日美会谈上,岸田文雄和拜登预计将同意促进共同的领海意识,建构所谓“旨在确保海上安全的框架”,两国将在该框架下分享通过卫星获得的情报,“以探测可疑船只和任何其他可能的威胁”。 此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美国称随着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海上影响力不断加大,仅靠自己的卫星网络,很难在大范围内收集足够的情报。 日本与美国加强太空合作加快登月“抗衡中国”?据法新社消息,日本此次希望加强与美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特别通过参加“阿尔忒弥斯计划”的合作,加快实现日本人首次登月,意在与“考虑建设月面基地等太空开发的中国抗衡”。 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领导,由欧洲空间局、日本宇航研究开发机构、和加拿大太空局参加合作的一项机器人和人类的国际合作探月计划。 据共同社1月9日引述华盛顿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日美两国政府在1月13日举行的首脑会谈中将确认加强太空领域的合作。 通过美国主导、日本参加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加快合作以实现日本人首次登陆月球。 “此举意在与考虑建设月面基地等推进太空开发的中国相抗衡”。 该消息说,日本力争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有宇航员登陆月球的国家。 美方的想法是和日本合作,在太空开发方面与中国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在“阿尔忒弥斯计划”中,美国的目标是在2025年或之后实现载人登月,而日本将在该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计划,日本将负责开发先进的月球车,使宇航员可以在没有宇航服的情况下进行活动。 日本政府的目标是让日本宇航员在21世纪20年代下半叶登上月球,美国的合作对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去年11月发布的一项声明指出,“太空合作是日美同盟关系的重要组成要素”。 哈里斯对“门户”基地的日美合作给予肯定,并表示这是“向日本宇航员在月表行走的那一天迈进了一步”。 事实上,美国炒作所谓的“中国太空威胁论”由来已久。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比尔·尼尔森就宣称,中美“正处于一场太空竞赛”,还妄言要美国不让中国“打着科学研究的幌子”抵达月球上的某个地方。 对于美方一直渲染的“太空竞争”,中国外交部曾多次明确表示,外空不是各国角力的竞技场,而是合作共赢的重要领域。 一直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都遵循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同时深化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官方已对外宣布,首批国际合作项目载荷将于2023年进入中国空间站,也在积极进行培训国外航天员的相关准备工作。 不过,中国在航空领域的发展让美国感到颇有压力。 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就直接点明称,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依靠一系列仍在开发中的新系统和设备,如果出现任何重大延期或纰漏,都有可能使美国在登月方面落后于中国。 而NASA的登月时间表从特朗普政府时开始已经推迟了一年。 作者丨林舒琪,深圳卫视直新闻实习记者消息来源丨新华网、中新网、日本共同社、读卖新闻、日经新闻、每日新闻、联合早报、法新社

未来该如何准备好应对“太空战

未来该如何准备好应对“太空战”

新闻背景:美国公布太空军军旗,将太空认定为“作战领域”。在美国的推波助澜下,全球掀起太空军事化浪潮,日本、英国等国均表示要发展太空军事实力,北约也于2019年7月通过北约新太空政策,构建太空防御体系。可以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进攻性武器在地球上空日夜运行,太空或将逐步演变为大国角力的新战场。

网友提问:各国陆续展开“太空竞赛”,未来该如何准备好应对“太空战”?专家解答:从科技发展趋势及战争演进规律的宏观研判,可以为我们做好太空战相关应对提供借鉴。

其一,要关注太空信息支援保障对抗。基于航天技术的发展,未来太空作战的一种形式是太空对地球表面的信息支援保障。这种太空作战形式是利用各类人造卫星等天基信息资源的优势,如不受国界、气候以及昼夜限制的特点,通过在太空实施大范围的机动。

为整个战争系统提供全天时的侦察、导航、通信、指挥、控制等方面的作战支援,并利用太空卫星等天基信息资源将陆、海、空战场和电子信息系统紧密结合,为联合作战提供保障,使地面武器系统力量能力倍增。

其二,要关注太空信息干扰及致盲作战。未来太空作战的第二种形式是太空信息干扰、致盲作战。这种太空作战实际上就是太空信息战,具体作战样式主要是干扰和致盲作战。

这种作战主要是破坏敌方的两种系统:一种是破坏敌人的指挥系统,割断和破坏敌人指挥系统、作战系统、武器系统和保障系统等相互间的联系;另一种是破坏敌人的军事信息系统,包括探测侦察设备、计算机设备、通信设施、指挥控制设施以及信息处理与显示设备等。

其三,应关注夺取太空控制权。未来太空作战的第三种形式是太空控制、摧毁作战。军用卫星作为军队在太空中的“眼睛”和“耳朵”,对部队的军事行动有着巨大的支援作用。特别是以空间站和天基武器系统组成的作战平台,是太空作战赖以依托的“制高点”。

夺取太空战场的主动权,必须首先着眼于摧毁对方的军用卫星和太空基地。因此,未来太空作战的一种形式就是以摧毁军用卫星和太空基地为目的的太空控制作战。

其四,要关注服务于地面战场的太空对抗。未来太空作战的第四种形式是利用武器系统从地球表面或太空直接击毁敌方天基系统或利用天基武器系统对地面实施打击。这是未来太空作战最高级的作战形式,可能将是未来太空战的主要作战样式。

所使用的武器种类包括激光、部署在轨道上可机动的反卫星导弹以及地面的导弹等。其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确、快速、全球的打击能力,阻止侵略或打击军事目标。太空战场的重要使命是服务于地面战场,为地面作战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srwj168.com.cn/keji312/10115.html
迟到百年 毕业了 林徽因终于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