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 AI与边缘计算的深度融合将重塑产业未来

7月26日消息,近日,第十七届 英特尔 网络与 边缘 计算行业大会在天津举办。大会聚焦边缘的发展趋势,展示了多项基于英特尔解决方案的创新应用,特别是在教育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案例。

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网络与边缘事业部总经理Sachin Katti、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网络与边缘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Dan Rodriguez及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网络与边缘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伟博士等分享了英特尔“让AI无处不在”的愿景及最新技术洞察,强调了AI与边缘计算的深度融合将重塑产业未来,并展示了英特尔在芯片、软件及生态系统建设上的全面布局。

会议指出,AI的浪潮正以势不可挡的力量席卷全球,智能边缘与AI的融合为企业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机遇。IDC数据显示,中国生成式AI投资增长加速,2022到2027年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6.2%²,生成式AI正在成为驱动智能发展的关键技术。

据了解,英特尔基于行业的深入洞察,依托广泛的芯片基础,推出了专为边缘和网络AI设计的模块化平台。凭借包括英特尔®酷睿™ 处理器 、英特尔®酷睿™ Ultra 处理器、专为边缘设计的英特尔锐炫™GPU、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在内的芯片产品,结合高效的软件解决方案,英特尔为制造、教育、交通、金融、医疗等多领域提供定制的垂直解决方案套件,助力客户加速AI在边缘和网络的设计、开发,并迅速扩大其应用范围。

同时,英特尔也在积极构建生态系统。截至目前,英特尔网络与边缘事业部在中国已经与500多家OEM/ODM和150多家ISV建立了合作关系,使超过200万开发者受益。

大会透露,英特尔将携手众多中国本土合作伙伴,支持大语言模型(LLM)在不同行业的落地应用。

在教育领域,英特尔与希沃合作,通过AI赋能的智能平板和教师终端,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工业数字化方面,科东软件依托英特尔处理器,实现大语言模型在工业场景的高效应用,降低操作延迟。在网络领域,深信服采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和高速以太网连接技术,实现了垂直领域安全大模型SecurityGPT的高效能部署。此外英特尔还为智慧零售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快速部署AI解决方案。

在会后的采访环节中,陈伟指出,应用场景应当是整个智能边缘和AI推进过程中的主导方向。面对AI+的到来,一要基于现有的智能解决方案,将AI技术融入现有的智能解决方案中;二要积极拥抱当前爆发性增长的大模型和生成式AI技术;三要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扶持。即以应用场景为主,技术为辅,共同迎接AI的新时代。

据悉,英特尔正在引入端到端、可扩展的系统级战略,通过开放的生态系统全速助力企业推进AI创新,以面向未来的AI转型。

英特尔的开放系统整合多厂商芯片、硬件平台、软件基础与AI工具,赋能设备制造商至软件服务商等AI生态成员,提供灵活、高性能的定制化生成式AI解决方案,满足各行业需求。其全栈软件框架含AI加速、训练、检索增强及部署工具,携手合作伙伴与开源项目,简化开发流程,实现设备至数据中心的全域AI部署。

在会后的采访环节,Dan Rodriguez表示,广泛开放的系统包含两个关键要素:首先,它为客户提供了选择权,这种系统能够在恰当的时间为用户匹配合适的合作伙伴;其次,开放系统鼓励所有人参与贡献,共同创造一个创新的良性循环。

随着AI和边缘技术的广泛应用,英特尔将不断推动软硬件平台和产品创新,拓展边缘AI等新兴领域,为企业智能化转型铺路,共同迎接AI驱动的新时代。


TechWorld:杨元庆宣布重大战略再升级 重塑万亿新IT服务市场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联想TruScale核心要义是XaaS“一切皆服务”,联想将打造完整的新IT解决方案与服务,客户在ICT架构各个层面的需求,能够随时随地予以响应和满足,让一切变得简单。

本届联想创新 科技 大会大咖云集,微软CEO 萨提亚·纳德拉、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SAP全球CEO柯睿安、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等重磅嘉宾先后亮相,与联想高管团共话新IT时代发展机遇,展望 科技 美好未来。

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将长期持续 信息服务业有望成为第四产业

百年未遇的疫情加速了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步伐,杨元庆在2021联想创新 科技 大会上表示,这一转型趋势将长期持续。

当前,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并首次提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这一新经济指标,要求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20年的7.8%提升至10%,由此带来的机遇有望创造新的产业。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2021联想创新 科技 大会发表主旨演讲称,世界正在出现第四产业——信息服务业,未来规模将达到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的10%左右,带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重新升级。 李稻葵预测,该领域将会涌现一批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让全球经济从中受益。 联想在信息服务的道路上正确并有前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意义。

对于 科技 企业来说,这样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杨元庆给出了联想对未来的三重预判。 办公室办公、居家办公和随时随地办公的混合办公模式的常态化,将驱动更加多样的设备、IoT终端和在线服务;端上的流畅体验,边缘计算、云计算与传统数据中心并存的趋势将驱动越来越丰富的基础设施;在智能终端和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背后,是看不见但至为关键的要素—AI人工智能。 作为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前景广阔。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与杨元庆视频对话时也提出,当前正处在“混合办公模式”变革的早期阶段,企业在未来需重新思考业务流程和结构,为灵活办公创造更现代化的工作场所,将混合办公的业务流程数字化。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

在三重趋势的影响下,企业对IT服务支持将有更高级的要求,这也将催生出巨大的市场。 据Gartner预测,2021年全球IT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级别,而这一规模在明年还将持续扩大。

联想TruScale服务品牌重磅发布 联想大脑展示核心能力

基于对巨大市场机遇的把握与对客户需求的深刻洞察,联想发布了完整的“新IT解决方案与服务”品牌:联想TruScale。

未来,商业将数字化,产品将服务化。 在继续加强传统支持服务的基础上,联想将通过“一切皆服务”来实现运维服务在不同客户中的横向拓展,也将通过场景化、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服务实现向垂直行业的纵向延伸。

杨元庆表示,在“同一个联想”的加持下,既有小到手机、电脑,大到数据中心的多元产品组合,又有遍布全球的集中高效的客户支持平台,联想将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本地交付”的优势让客户随时随地都能享用到联想TruScale。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总裁黄建恒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服务业务群总经理戴炜介绍,联想将围绕以设备为核心的支持服务、以运维服务为核心的即服务、以垂直行业应用为核心的解决方案服务这三大类服务发力,实现“一切皆服务”目标。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服务业务群总经理戴炜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芮勇博士

智能化的转型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 本次创新 科技 大会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芮勇博士展示了联想自研的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联想大脑。

作为联想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联想大脑基于联想30多年对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刻理解,并融合了业界领先的分布式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云边端协同学习推理两大核心能力,将为行业用户提供云-边-端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AI方案构建、部署和运行支持。

目前,联想大脑除了内生外化赋能制造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外,也在推动包括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的智能化转型,持续助力 社会 公平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领域,依托联想大脑打造的人工智能虚拟助教,能够为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带去名校的优质教学方法和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化 健康 发展。

“端-边-云-网-智”新IT要素全覆盖 联想展示一系列创新实践

作为全球少有的“端-边-云-网-智”全要素覆盖的行业领导厂商,联想为行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新IT全要素技术、服务和端到端综合解决方案。 在本届大会上,联想带来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商用大客户业务群总经理王立平

在“端-边”领域,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商用大客户业务群总经理王立平介绍了联想在边缘智能领域的创新行业实践。 联想致力于打造商用IoT生态,联合行业方案合作伙伴,利用联想硬件定制化优势、Edge AI平台算法能力和强大的服务体系,以更快、更好、更低成本的模式,加速各行各业边缘智能方案的开发进程。 同时,联想可以通过品牌赋能、营销支持和发挥一万多家大联想客户服务合作伙伴的覆盖优势,加速解决方案的落地。

在“云-网”领域,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中国区总裁童夫尧介绍了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联想创新总结的以双态IT为核心的企业新IT转型框架。 这一框架以业务数字化转型需求为导向,采用“稳态+敏态”双态结合的方式面向不同形态的业务交付IT能力,具体包括应用现代化、架构敏捷化、数据智能化、能耗低碳化以及云边协同化五个方面。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中国区总裁童夫尧

尤为一提的是联想在能耗低碳化上的努力。 近十年,联想已实现减少92%温室气体排放。 今年,联想又设立了新十年目标,力争2050年达成零排放。 据童夫尧介绍,联想不仅是“双碳工作”的先行者,同时更是技术赋能者。 联想通过独创温水水冷等新技术,可实现超过42%的电费节约和排放降低。

在“智”的领域,Ken Wong指出了联想解决方案和服务的与众不同之处:“对‘端-边-云-网-智’新IT技术充分的应用和对客户最关心的服务,用一体化、灵活弹性的模式进行交付。”

“联想在其中的价值体现,正在全面地从‘端-边-云-网-智’每一个技术方向进行创新和发展,很少有公司像联想一样,能够提供所有技术上所需要的模块,而这些模块就像建造一个智能化大厦一样,将通过一个端到端完整的解决方案交付到客户手上。 ” 他说。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

在中国,新IT正在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多助力。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介绍了联想智能IT的引擎——“擎天-Optimus”。 该引擎是基于联想丰富的智能化实践,在新IT架构之下打造,被视为联想中国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发动机。

据介绍,擎天包含技术中台和通用业务中台的GPaaS层以及面向不同行业领域的VPaaS层,拥有支撑智能化转型需求的三大特征:云原生、中台化、AI智能,可以让复杂多样的场景应用得以快速开发、敏捷交付和规模化复制,实现设备和应用的低成本部署、快速接入和灵活迭代。

拥抱新IT生态 发动增长新引擎

当下,为了推动技术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实现 社会 公平和进步, 科技 企业将如何肩负时代使命,为未来构建新的引擎?

杨元庆给出的答案是:基于“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的“新IT”,为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赋能;坚守长期主义的企业 社会 责任,用 科技 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拥抱新IT,得到了多位重磅CEO的共鸣。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表示,世界正在经历巨大的技术变革,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影响着各行各业。 微软将与联想在三个领域紧密合作,包括PC领域、云和边缘计算领域,以服务为导向的转型等领域。

英特尔全球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

英特尔全球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在大会上对“联想TruScale”支撑传统的商业模式表示赞赏:“英特尔和联想之间合作关系使得更多人获得关键技术,使企业能够动态扩展其关键业务服务,前瞻性地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SAP全球CEO柯睿安

SAP全球CEO柯睿安则表示,面对今天的数字经济,企业不能单打独斗,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伙伴关系、开展合作和共同创新。 未来,SAP与联想将围绕“联想TruScale”深化合作。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联想是新IT全要素引领企业,为积极赋能智能制造与智能化变革做出了重要的表率。 与联想一样,比亚迪也正在加速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将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希望国内更多的企业踏上智能化变革之路,发挥新IT的力量,为中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打造新引擎。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表示,未来将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升华与联想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 一是互相为对方输出高品质的基础产品和服务,利用新IT新引擎创造价值;二是数据安全合作,发挥联想专业优势,为民生银行搭建领先的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三是深化场景服务合作,与联想在企业级IT服务、金融 科技 、5G智慧网点、金融+物联网等新型场景下加大合作力度;四是共同搭建生态合作平台,打通获客渠道,融合服务体系,实现共赢。

杨元庆表示,共克新冠疫情、战胜气候危机、弥合数字鸿沟、实现 社会 公平正义等,都是有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其中大多依然任重道远。 作为 科技 的弄潮儿,联想手中至少握有一部分答案——那就是绿色创新,使命驱动的创新。 联想的一切创新,都将不遗余力地服务于这个目的:让生活更美好,让 社会 更多元包容和平等,让环境更可持续。

什么是物联网?应用前景呢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梦网集团()、共进股份()、胜宏科技()、润和软件()、立昂技术()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中国物联网区域竞争情况

行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 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 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 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 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十三五”以来,国家重视物联网产业建设及物联网成果应用,出台多度政策意见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在“十三五”以来发布的行业政策中,以推动物联网成果应用为主,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等。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 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 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 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 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传输层产业结构中传输层占比最高

根据赛迪发布的《2019-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预测与展望数据》,物联网的传输层依旧位居最大份额;随着大规模地方性物联网政策的落实陆续完成,支撑层增长速度放缓;而随着各领域市场需求的释放,平台层、应用层市场增长速度将持续呈上升趋势。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 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 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 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截至2021年5月底,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前瞻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其项目数分别为39个、24个、22个、20个。

2、企业竞争: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于2021年10月29日发布,报告从动态角度评估物联网产业链各公司发展状况,围绕企业影响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能力、发展成效等多维度能力进行分析,剖析中国物联网企业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中国物联网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市场参与者竞争实力,试图发掘物联网行业业务实力强、成长性好以及竞争壁垒高的优秀企业群体。根据《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我国物联网最具领导力企业名单如下:

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 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却仍存在着众多阻碍发展的因素。 其中核心标准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顶层设计的物联网参考架构等基础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基于争夺物联网产业主导权,各国对国际标准方面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

新冠疫情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犹如达摩利斯之剑,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技术供应链出现一定的停滞期,另一方面疫情助推中国物联网的渗透。 2020年无人工厂、无人配送、无人零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无接触经济”的爆发均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 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5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超过6万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5G新基建”,将在文旅行业引爆一场怎样的革命?

只有更多破冰者清晰、准确地理解5G新基建对于文旅行业的意义,才能和运营商一起,让5G新基建加速落地,爆发强大生产力,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0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2020上半年,疫情对于文旅行业打击是致命的。 公开数据显示,国内旅游接待量、旅游收入规模及增长率双双爆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疫情的爆发意外加速了文旅行业洗牌和结构调整,推动文旅消费转向线上消费、内容消费,新兴旅游产品和业态模式不断涌现,行业前所未有地重视智慧化管理和服务。 分时预约、大数据人流监测、5G+AI测温在旅游景区大范围普及,网络实名制分时预约售票普及率接近100%,比国家要求5A景区在2022年前率先实现这一技术落地,提早两年全行业实现。 5G+旅游云直播、5G+AR/VR沉浸式体验等项目,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的新手段。 事实上,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推动以文旅为代表“新兴服务业”全面升级,促使全球价值链重塑。 早在今年3月4日,国家决策层提出,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5G作为新基建之首,将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由此不难看出5G新基建对于文旅行业的重大意义。 025G是什么?通俗来说,5G是一项“支点性赋能技术”,承担着融合新兴技术、向文旅行业赋能的任务,它有三个特性:都说“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所有人都对5G充满期待,老百姓琢磨着什么时候换5G手机,换了5G手机的人到处测网速体验快感。 然而今年8月,亚信联合创始人、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却说“5G不是给个人用的”。 5G不是给个人用的,那5G网络是为谁建设?5G是为行业服务的网络。 5G被称为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起点,是未来数字经济新的基础设施。 5G是系统性工程, 5G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可以为各个产业赋能。 5G时代,定制化的网络服务将成为行业解决方案及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5G服务行业的应用场景,通常是以5G云网一体化的形式呈现。 一方面应用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多的处理能力,终端侧显然无法承担过多的计算能力;另外一方面很多应用涉及多个前端的协同配合,应用核心部署在中心云、部分算力和数据放在边缘云、5G网络提供高效可靠的传输管道和轻量化的联网终端,这种5G云网一体化服务提供模式,也将是5G智慧文旅应用提供的重要方式。 不是说一家企业能够做出一个基于5G网络的应用或者方案,就可以说自己具备5G向行业赋能的能力。 严格意义上来说,在5G赋能行业的过程中,运营商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者,更是行业应用的赋能者。 简单的讲,5G应用的落地,通常需要有定制化的网络与其协同。 5G为基于高清视频的应用提供了大带宽保障,为景区的自动驾驶提供低时延保障,为内部数据提供安全通道;定制化的云网一体服务,实现应用终端轻量化部署;建设MEC边缘云,实现高清视频在景区本地的智能分析、渲染和分流;应用网络切片,为景区应急指挥、游客体验等场景应用提供专有网络通道…… 这些基于网络的服务,都是5G赋能文旅管理、游客服务、旅游营销、文化传播、文物保护的基础能力。 035G在文旅行业的潜能有多大?先行者中国联通坚定地看好5G在文旅领域的无限潜力。 2018年至今,中国联通已经在文旅行业内进行了多次“5G+”落地试验。 “5G+AR文物修复”是中国联通在文旅行业相对成熟的试验项目之一。 2019年11月,中国南海博物馆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5G+AR文物修复助手”。 该技术配备的硬件包括AR眼镜、4K高清摄像头、5G智能手机和5G CPE等设备。 ▲通过5G网络指导指导文物修复中国南海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人员以轻便型AR眼镜终端作为第一视角视频采集工具,配合4K高清摄像头拍摄宏观视角,将整个文物修复过程传输到位于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的远程专家端。 双方利用中国联通5G网络和应用平台,以实时视频、文字、图片、AR标记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异地专家与本地修复工作者的“零距离、无接触和同视角”文物修复的功能。 ▲第一人称视角操作端画面疫情期间,湖北的文物修复专家虽然身处疫情中心,但依然借助这一技术指导南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修复了7件珍贵文物,其中2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 “5G+AI安防”是中国联通和泰山联合打造的另一个试验案例。 泰山执法人员佩戴AI轻便型眼镜,在不同区域巡查时AI眼镜自动扫描视野内的进山游客,系统将扫描到的人脸通过5G网络高速回传至云端统一人脸数据库进行分析比对,实时识别用户身份、做出是否购票等判断。 AI轻便型眼镜也可作为前端设备接入应急指挥系统,指挥中心管理者可以以一线人员的视角进行应急指挥。 除此以外,中国联通打造的其他5G文旅应用也已在一些景区和文博场馆落地。 5G+AI游记结合了人脸识别、AI技术,实现对游客在景区中最美好的瞬间进行记录,游客在离开景区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一份属于他自己的带着视频、图片、文字的多媒体游记。 这种应用既提升了景区服务,增加了游客旅行过程中的互动,还可以通过有偿服务增加旅游消费,并实现更加有效的旅游目的地传播。 5G+AR内容云以AR空间云为形式、以在线动态知识库为核心能力,为景区提供动态的内容服务,让游客能够有带入感地互动体验,让文化体验、红色教育的形式更加生动。 5G文旅互动直播通过5G网络与高清、4k/8k、全景视频技术的结合,实现随时随地、身临其境地游览景区、观看演出,助力旅游目的地营销和文化活动的广泛传播。 其实,文化旅游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产业,5G在很多领域探索的应用在文旅行业都有落地的场景,比如5G远程医疗实现医疗设施在景区的灵活部署;5G自动驾驶服务景区游客接驳;5G智慧教育帮助文博场馆在学校开设科普课程;5G+4K党建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更加灵活、覆盖广泛的互动学习平台……5G技术一定要与产业需求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在产业中的价值。 文化旅游是中国联通的战略领域,早在2018年底,联通就在河南红旗渠发布了中国首个5G智慧文旅系列应用,并且先后在泰山、首都博物馆等旅游目的地成立了5G联合实验室,探索5G技术在文化旅游各个细分领域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为了让5G网络更好地服务产业,今年联通也正式发布了虚拟专网、混合专网、独立专网三大5G专网产品和智选专线、精品专线两种 5G 专线产品,这些都将为文旅产业提供灵活的、定制化的网络服务能力。 2020年9月23日,中国联通再次发布5G智慧文旅产品,并成立“5G智慧文旅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级5G智慧文旅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开展5G文旅技术应用研究和产品研发。 从中国联通对外披露的一张文旅产品体系图上,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已经在对政府、景区、文博场馆的赋能中,深度融合5G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产品体系。 04并非看不见、摸不着5G新基建热潮正在席卷所有行业,但不少文旅企业、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对于“5G+文旅”的认知理解和落实运营,存在诸多疑惑,态度尤为谨慎。 在他们眼里,5G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存在”,其他行业没有完全成熟的应用和借鉴案例,文旅行业内部的5G试验短期内更像是华而不实的噱头或者营销方式,无法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导致观望情绪更加明显。 5G并非“看不见、摸不着”,5G在文旅领域已经有了很多非常直观的落地场景:高清直播类应用。 疫情期间中国联通的5G文旅互动直播为80多个景区完成100余场直播,观看量达到1000万人次。 腾讯也于五一期间推出“山河无恙:120小时云游中国”直播活动,邀请体验官带领网友游园赏景,还设置了导游直播带货环节,帮助景区预售门票。 远程控制类的应用。 5G+医疗已在旅游领域率先落地,在去年北京园博会上,联通5G医疗车就为突发疾病的游客提供了最及时的远程诊治。 全场景无人化应用。 “5G+无人驾驶”是典型案例,海南5A景区呀诺达上线后反响热烈。 在很多景区都能看到无人机、无人售卖车、无人检票口,和无人售卖车的小机器人互动甚至一度成为小朋友的最爱。 不仅如此,5G在文旅领域的落地,在很多场景上要远远领先于其他行业。 以“5G+无人驾驶车”为例,这项技术在大交通和汽车领域一直是热门话题,但是要真正做到“无人驾驶”的市场化落地,恐怕还得很长一段时间。 “5G+无人驾驶”却能够在很多景区率先落地,并且投入商业化运营。 今年5月,海南首个5G+无人驾驶车项目在5A景区呀诺达投入运营,实现了游客在固定线路的无人驾驶体验。 将来游客还可通过基于位置的车内5G+AR技术,在车上提前身临其境了解景区概况和特色。 “5G+无人驾驶车”在旅游景区的落地,具有成为文旅行业爆款5G应用的潜质:该项目技术层面运用了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大量前沿科技技术,一经对外发布便赚足了舆论眼球。 “5G+无人驾驶车”是5G技术在垂直领域最典型的应用,也是中国联通面向智慧交通领域的重点布局之一。 联通旗下智网科技是专注于智慧交通领域的子公司,承担着大量5G自动驾驶国家标准的制定、课题研究和自动驾驶新基建项目实施,拥有成熟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能力。 中国联通将5G自动驾驶技术服务于旅游景区,使文旅产业率先感受到新基建的魅力。 除了中国联通这样的运营商之外,“5G新基建”在文旅行业需要更多破冰者,包括 只有更多破冰者清晰、准确地理解5G新基建对于文旅行业的意义,才能和运营商一起,让5G新基建加速落地,爆发强大生产力,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哪个行业最先拥抱5G,哪个行业就能最先享受到5G带来的行业变革的红利;哪个行业最先与5G网络建设和服务者——通信运营商站在一起,哪个行业就能够最先研究出适用于产业需求、服务于产业发展的5G应用。 “5G新基建”与文旅行业的融合创新,需要整个文旅行业更广泛的关注和更积极的参与。 文旅行业已经具备了率先迎来5G应用爆发的基础,让我们共同期待5G为整个行业带来的创新与变革。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631.html
死侍与金刚狼 总票房破4000万 电影 上映首日
真相撕开了血淋淋的人性! 18万网友逼她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