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千亿巨头 遭遇双重暴击

作者:大师兄,编辑:小市妹

2011年,46岁的石家庄富商李兆廷从国资手中收购同城上市公司宝石A ,更名为东旭光电,成为当年资本市场国退民进的代表性事件之一。

随后的几年,东旭光电业绩和股价表现蒸蒸日上,公司市值一度超过千亿,李兆廷也一度成为石家庄首富,迎来人生巅峰。

此时的李兆廷或许不会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千亿商业帝国,会在8年后遭遇退市的命运。

【双重退市,巨头陨落】

东旭光电的退市命运,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4月29日晚,也就是A股年报最后截至日的前一天,东旭光电发布了无法按期披露定期报告的风险提示性公告,第二天公司应声跌停,并进入停牌状态。

7月5日晚间,两个月停牌期届满的最后一天,ST旭电“压线”披露了最新财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5.64亿元,同比下降22.55%,净利润亏损16.04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13亿元,同比下滑11.19%,净利润亏损2.97亿,下滑31.97%。

▲来源:同花顺

业绩的低迷其实在情理之中。此前公布的2019年到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最近几年营收规模早已腰斩,净利润已连续4年亏损,总计亏损额接近100亿。由于新的退市规则取消了连续亏损的退市条款,低迷的业绩,并不会带来退市风险。

真正要命的事情,是公司财务上的疑点及不规范情况。

早在2019年,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存贷双高的情况,就曾引发市场质疑。2021年-2022年,公司财报连续两年被审计部门出具保留意见,市场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质疑进一步加深。

7月5日晚间发布的2023年财报,再次被审计部门出具保留意见,同时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背后原因之一或许正是控股股东东旭集团非经营性占用了公司资金95.95亿元,该笔资金占到公司当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5.64%。

一切终于水落石出,原来公司的钱果然被控股股东占用了。

根据监管要求,公司股票自7月9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所有被占用资金必须在6个月内归还,否则将触发退市机制。

市场并没有再给东旭光电任何改错的机会。

7月9日复牌之后,公司股价连续一字跌停,中间没有任何资金救市迹象。截至8月14日,ST旭电连续28天跌停,股价连续20天低于1元,触发“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面值”的退市条款。

流动性极小、更容易拉升的B股,也没有成为东旭光电的救命稻草。

早在2022年11月,东旭光电B股就已率先跌破1元大关,此后近两年时间里从来没有回到过1元以上,截至8月14日,ST东旭B已经跌至0.16港币,约合人民币0.145元,远远低于A股价格。

8月15日,ST旭电和ST东旭B双双停牌,面值退市最终尘埃落定,昔日市值千亿的巨头,也很可能成为今年首家AB股同时退市的上市公司。

【由盛及衰,浮华落幕】

与很多如今陷入退市泥潭的上市公司一样,东旭光电也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经历。

2011-2016年间,也就是收购宝石A之后的5年间,东旭光电表现出超强的成长能力,营收涨了近40倍,净利润增长了10倍,股价区间最大涨幅超过4倍。

如果把时间扩展到2008年10月底至2016年9月中旬,东旭光电股价累计最大涨幅超过25倍(按前复权计算),市值最高突破1000亿,是当时市场炙手可热的超级大牛股。

多年前流传的一个段子是:“未来的某一天,你坐在一辆新能源电动车上,车载屏幕一边帮你播放音乐,一边帮你导航,而这辆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是石墨烯技术的电池。”一个简单的场景,包含了新能源汽车、OLED屏幕、石墨烯三个时髦概念,而这三个概念,东旭光电都有涉及。

2013年,东旭光电开始布局平板显示玻璃基板生产线,最终成为全球第四、中国最大的玻璃基板生产商,一度拥有国内唯一全套液晶玻璃基板生产工艺及装备制造能力。

2014年,公司开始布局石墨烯产业,并推出全球首款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产品——充电宝,成为国内石墨烯产业化的代表性企业之一。

2017年,东旭光电收购申龙客车,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

发展巅峰期,东旭光电曾入选“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中小企业”,位居榜单第二名,身兼多重热门概念也让其在A股市场备受青睐,光股票增发的融资金额即超过200亿。

但是,多元化布局并没有给公司带来持续的成长,石墨烯产业化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并未带来预期中的经济效益,新能源汽车的表现也乏善可陈,公司的业绩底盘,还是早期的光电显示行业。

事实上,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多元化布局,不仅需要极高的资金投入,也需要极高的技术储备,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持续的研发高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2019年到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开始大幅下降,总计不过10亿出头,而财务费用却接近50亿,是同期研发费用的近5倍,这在A股市场中是极其罕见的现象。

▲来源:同花顺

当昔日高速成长的科技小巨头,变得越来越华而不实,或许早已注定了浮华落幕的结局。

【昔日首富,无力回天】

东旭光电之外,李兆廷还有更大的资本版图。在拿下东旭光电的控制权、尝到了资本的甜头之后,李兆廷展开了一系列高杠杆的资本运作。

2015年9月,东旭集团以23.64亿元的价格收购宝安地产,改名东旭蓝天,并抛出一份95亿元的定增方案,转战当时最热的光伏产业。一年之后,又以12.75亿元收购嘉麟杰19.16%的股权,开始布局传统的服装产业。

至此,东旭集团控制了三家上市公司东旭光电、东旭蓝天和嘉麟杰,“东旭系”成为A股市场重要的资本力量,东旭集团的资产规模从10多亿元增长到2000多亿元,跻身中国民企500强之列。

但是,商海之中波涛汹涌,从来没有无往不胜。通过激进扩张赢得庞大财富身家的李兆廷,在宏观降杠杆的时代背景下,也早已注定了命运中的劫数难逃。

2019年开始,东旭系上市公司就逐渐失去自我造血能力。2019年到2023年,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均连续5年亏损,两家上市公司合计亏损接近150亿。

作为李兆廷根基的东旭集团,业绩比旗下上市公司更加糟糕。2019年-2023年,东旭集团连续5年亏损,合计亏损额超过520亿元。

截至2023年6月底,东旭集团负债1426.1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4%左右,其中带息债务近千亿,短期债务占比94.03%,货币资金只有32.64亿元。到2023年底,东旭集团的多个企业债券均已违约,合计违约本金120.62亿元,经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李兆廷存在13项被执行案件。

自身难保的东旭集团,自然难以支持旗下上市公司,甚至还把上市公司当成了提款机。

东旭光电之外,东旭集团的另一控股上市公司ST旭蓝,亦遭到母公司违规占用资金。截至2023年年报披露日,东旭集团违规占用ST旭蓝资金余额77.96亿元,占到公司当期净资产的70.23%。

受此事件影响,ST旭蓝近期也出现连续跌停走势,股价一度跌至1.01元,距离退市关口仅一步之遥。早已捉襟见肘的昔日石家庄首富,面对旗下上市公司的四面楚歌,可能真的要慌了。

比李兆廷更慌的,还有东旭光电的近30万股东。如果说李兆廷的损失,只是商海浮沉中的获利回吐,不知情的小散户,则是血本无归的无辜受害者。

从严退市本是改善市场生态、促进新陈代谢的重要手段,但是前提一定是充分和及时的信息披露。在当下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制约上市公司的违规操作,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免受不法企业的侵害,无疑是保障A股未来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制度前提之一。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欠债3000亿亏损19亿的昔日科技巨头突然陨落,又是一场风暴

亏损19亿元,同比扩大116%!

负债3000亿元!

断尾求生、一次接一次地裁员!

这家看似岌岌可危的公司是哪家?说起来也许你不信,这就是曾经如日中天的老牌 科技 企业——戴尔(Dell)!!

最近,就在近日,戴尔公司发布2019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财报显示, 公司第四季度净亏损为2.87亿美元(约合19亿元人民币),竟比去年同期大幅扩大116%。

更令人惊讶的是, 戴尔公司还欠着3000多亿元的债务!

是的,又一个 科技 巨头即将陨落了!曾经的巨无霸戴尔公司,已经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随时有可能从电脑市场消失。它倒下的速度如此之快,快得让所有人猝不及防,让所有人心惊肉跳,让所有人扼腕叹息!

马化腾说过:“巨人稍微没跟上形势,就可能倒下。 巨人倒下时,体温还是暖的。 ”这话,就像是为戴尔而说的!

这么一个血淋淋的惨剧,难道还不值得我们警惕吗?!

说起戴尔,中国人不会陌生。

这曾经是一个多牛掰的公司啊。 1984年,一个19岁的青年迈克尔·戴尔创立了戴尔(Dell)公司,开始了一个PC时代创业的深化。

在那个PC时代,戴尔公司可谓不折不扣王者: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戴尔曾经是全球最大的电脑厂商,鼎盛时期的市值超过千亿美元,让无数对手不敢仰视。

戴尔公司的崛起,来自于PC时代直销模式的赋能。

当年的戴尔公司之所以牛掰,主要是选择直接面向用户销售的直销模式: 一把砍掉了中间的分销商和零售商环节,这其中能省下了大约20%的成本。

这种直销模式大获成功。2001年到2005年,连续5年,戴尔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公司,美国《商业周刊》曾把Dell评为“100名的巨人企业”第一名,一时风头无两!

直销模式成就了戴尔公司。 戴尔也曾经说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直销,我们的管理风格是直销。 ”

戴尔公司的衰败,来自于互联网时代直销模式的瓦解。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曾经成就了戴尔的直销模式,迅速成为了戴尔失败的根源: 很明显,大家都习惯在网上购物了,守着直销还有什么用,而且你的产品还没创新优势.....

就连 戴尔过去引以为傲的个性化电脑定制,也早已优势全无。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崛起,各个品牌厂商也都获得了直面消费者的机会,他们很快就把定制搬到了电商平台上,一脚踢开了戴尔!

到了2006年,戴尔电脑出货量严重下滑,被惠普夺去全球第一宝座,开始了一步步坠落的历程。

戴尔电脑走过的这条由盛而衰的抛物线, 正应了那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的确,在这个快速变幻的时代,今天成就你的,明天却可能成为你前进的枷锁,甚至让你一败涂地。

三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戴尔不是没有意识到直销模式优势的消散,它也曾经试图转型过,只不过这个曾经的巨头,已经困于它的路径依赖之中!

戴尔成功的路径依赖是什么?

除了刚才所说的直销模式,还有一个:电脑组装,也就说国内俗称“攒机”。 不能说戴尔的“攒机”完全没有技术含量,戴尔的相关专利有550多项,但主要用于加强供应链管理,进而控制PC生产成本。

换句话说, 戴尔是一个电脑“集成商”,它的产品的更新迭代,主要依赖于供应链的更新迭代,而自己的研发则微乎其微:戴尔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2%都不到。

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传统,戴尔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就像一只庞大而笨拙的恐龙,错失行业转向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音乐播放器与 游戏 端游的大潮,举足失措,进退维谷。

从目前看,戴尔难以像苹果一样转型成一家移动设备的生产商,也很难像谷歌一样转型成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它大概率将延续进一步坠落的抛物线,最终雨打风吹去!

写到这里,我不仅一声叹息:一家企业,最重要的是企业家的战略思考和掌控能力。 戴尔这个昔日 科技 巨头,就是因为未能把握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战略方向,壮士断腕,及时调转船头,在短短几年间由盛而衰,真是令人唏嘘!

时代抛弃你,真的连一声再见也不会说。

四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年代,无数的机会令人心动,一个伟大品牌往往在一瞬间便打造而成;这也是一个冒险的年代,未知的的风险又令每一个人不寒而畏。

这一场场风暴的到来,就像彼得伯恩斯坦在《风险》中说那样: 企业兴盛或衰败,股市繁荣或崩溃、战争与经济萧条,一切都周而复始,但它们似乎总是在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来临。

在这样一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江湖里,惶者生存都可能不够,或者只有被迫害妄想狂才能生存。 每个企业家,必须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肾上腺素喷涌;必须只有忧患、只有担心、只有死亡感。

尤其重要的,是企业家要明确自身定位,更加突出一个最重要的职能:战略思考和把控!

是的,在这种时代,越是大的企业,其企业领袖就更应当集中时间和精力,去辨析各种敏感信号,去洞察战略大势,去绕开陷阱,去把握机遇和促成创新。

凡所过往,皆为序章。 在中国制造业告别粗放式发展,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高端攀升时,中国企业进入了步步惊心步步为营的发展阶段。 对中国企业来说,战略思考和把握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处,往往就是那么几步。 向前一步是幸福,退后一步是黄昏,关键处行差还是走对,靠的,就是企业家的战略思考和把握。

中国企业家,加油!

突发!西安千亿企业主动破产,“曲江第一高”陷危机~

突发!西安千亿巨头迈科集团破产重整,曲江地标项目命运如何?曾被誉为“陕西民企龙头”的迈科集团,近期陷入了一场重大的转折点。 11月13日,迈科集团在其官方社交媒体上公布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西安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迈科集团的破产重整案,预示着这一千亿资产巨头的未来命运即将明朗化。 陕西民企巨头的困境与希望自年初以来,迈科集团的资金问题便频频引发关注。 合作企业的仲裁公告显示,集团资金链已面临严峻挑战。 在2月的官方公告中,迈科坦诚承认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于2022年9月遭遇经营性资金困境,主动向法院提出了预重整申请。 如今,迈科的破产重整并非单纯的“清算”,而是旨在通过重组和债务调整,为这家昔日的铜业巨头提供一次重生的机会。 然而,破产重整的司法强制性也意味着,若未能达成理想效果,迈科或将面临无法挽回的清算结果。 曲江地标项目的未来悬而未决对于外界来说,迈科的破产最受瞩目的是其在曲江开发的大型项目,特别是400米高的“曲江第一高”丝路文化中心和迈科天空树。 原计划中的豪华业态、高端酒店和知名品牌的入驻,曾令这个项目备受期待。 然而,随着迈科资金链的断裂,项目进展几乎停滞,母公司迈科金属以及相关负责人甚至被列入了被执行人名单。 尽管曲江文化CBD的发展并未因迈科的困境而停滞,新的开发商如华润、金茂等正积极参与建设,如华润悦府和金茂“和云府”等豪宅项目已然崭露头角。 这意味着,曲江这片区域的高端住宅市场仍然活跃,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曲江板块的转型与未来尽管迈科天空树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曲江文化CBD作为曲江的核心板块,其建设脚步并未放缓。 西安文化CBD的丝路未来中心项目和华润的地标性建筑“生命之树”都在有序推进,为这片区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住宅市场的强劲表现预示着,这里将继续是西安高端豪宅市场的焦点。 迈科集团的破产重整,无疑给曲江乃至整个西安的地产市场带来了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 未来,我们期待新的力量注入,为这片曾经的地标之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迈科的重生,以及曲江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关注,静待答案的揭晓。

千亿巨头是什么意思?

千亿巨头是指企业市值(市场总价值)达到千亿级别的公司。 这种巨头企业通常具有雄厚的实力和强大的影响力,拥有巨额资产和强大的市场占有率。 这些企业往往是行业的龙头,对整个市场的发展和方向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了千亿巨头的行列。 不仅是传统行业的企业,如石油、煤炭等,新兴产业也在不断崛起,比如互联网、金融科技等领域,更有不少新晋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零到千亿的壮举。 这些企业的崛起和发展,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了税收贡献。 尽管千亿巨头企业具备很强的实力和市场占有率,但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他们同样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或者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如何在企业管理和创新方面不断求进,都是千亿巨头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经营模式和机制,才能够在未来市场的变革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keji312/18576.html
建四大行再创历史新高 工 农 午评 中 沪指半日涨0.53%
贾乃亮成抖音带货一哥背后 遥望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