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卡博特全球执行副总裁朱戟 第一声音

在能源转型和减碳行动的背景下,全球化工行业正面临需求缩减、增速放缓等复杂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学品消费市场和领先的化学品生产国,中国的化工行业在2023年的利润和进出口额也有所下降。如何实现增长和环保两手抓,顺利渡过转型期,成为化工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卡博特公司1988年在中国建立的第一家工厂如今已经营运36年,而卡博特期望它未来能成为一家百年工厂。在复杂的行业背景下,卡博特如何看待在中国的发展机遇?如何平衡产能与市场需求、增长与环保问题,实现企业的转型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期《第一声音》,我们将对话卡博特全球执行副总裁、管理执行委员会成员、全球高性能材料业务总裁兼亚太地区总裁朱戟。

朱戟先生拥有30余年基于全球视野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成就,曾经担任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的理事会主席,并且被中国石化联合会评为“2019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大影响力人物”。目前还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特邀理事。2018年,他被上海市政府授予“白玉兰”奖,以表彰他对上海经济、人文、社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

以下为采访完整版:

第一财经: 卡博特目前在中国有哪些布局?

朱戟: 作为一家全球化公司,卡博特在欧洲、美国和亚洲各有约1/3的业务,其中中国占据亚洲业务的2/3,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得益于改革开放,卡博特1988年进入中国,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家工厂,这家工厂至今已经营运了36年,且仍是卡博特全球表现最好的工厂之一,我们希望它可以成为百年工厂。从上海工厂开始,卡博特在中国陆续建立起9家工厂、一个亚太区管理中心、全球服务中心、两个研发中心,发展非常快速。

第一财经: 您如何看待目前在中国的投资环境,卡博特在投资上又会有哪些新举措?

朱戟: 近年来,部分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减弱,这其实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比如疫情期间公司的全球高管无法来到中国,这两年的投资就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滑,现在的投资案都是在两三年前计划的。而随着近期高管们陆续回到中国,相信到2025、 2026年相关投资也会有一定的回升。中国市场的体量很大,投资机会很多,但利润空间相对较少。外资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盈利,但本土企业主要目的可能是提升规模和扩大市占率,二者的投资方向的不同,不应该混为一谈。

卡博特未来会继续投资一些特定领域,如电池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减碳领域等。另外,卡博特会更注重整合收购。过去几年,收购和整合投资是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最大方向,这是因为市场上产能丰富,企业更需要高表现、高产品、附加值多的产能,而不是普通产能。

此外,我认为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在于对公司长期竞争力的投资,包括研发和工艺的提升、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以及对员工的投资等,这都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并不遗余力投入的。

以往企业对员工的投资更多聚焦于员工的技术能力,现在则越来越侧重于“能力的多样性”。比如一名操作工,他可能既要有做电工的技术能力,又要有做维修工的能力,从“能力的多样性”的角度来看,他还应该具备一些诸如财务方面的知识,避免单向思维的局限。企业投资不能忽视员工综合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外资企业在这方面已经相对成熟,这是因为欧美市场过去几十年没有这么快的发展和投资,企业必须首先保证员工的长期竞争力,让员工能够不断适应新市场发展的挑战。中国企业现在也已经到了这个时代,需要注重员工综合能力的长期培育。

第一财经: 在化工行业,与环保相关的话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卡博特也一直致力于负责任的经营,保护资源并开发创新高性能的材料,并表示要在2050年在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能否介绍一下卡博特在环保方面的具体措施?

戟: 化工行业在公众印象中似乎是一个比较糟糕、不利于环保的行业。我想趁这个机会跟大家再次澄清,如果没有化工行业,其实很多我们想做的事情是难以实现的,比如新能源电动车涉及的也是化学解决方案。所以,不是说我们不要化工,而是要把它做得更加环保。

在环保方面,首先,卡博特对污染物排放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公司的排放标准会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第二,公司会研发创新减排节能的方案。第三,公司也会回馈社会,我们在全球已经有四十多家工厂与社区形成了共融,公司会倾听社区的反馈和建议,把他们的想法带入到公司的管理和运营中去。

第一财经: 作为行业专家,您如何看待当前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朱戟: 产能过剩并不是今天才产生的,可能十几年前就有,但当时大家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在意。因为当时整个市场仍在快速增长,大家认为产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消化,另一方面,这一部分产能也触及欧美市场留存的核心业务。

而现在,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渐显著。近年来中国股市的低迷和房地产行业暴露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产能过剩有关,房地产企业在过去几年大量建设新楼盘,而现在无法消耗这些楼盘。房地产作为固定不动产资产,只能靠本土居民消耗产能,其他工业品和消费品则可以通过出口消耗产能,这两种解决方案不尽相同,但本质上的产能过剩困境是相似的。

中国占全球约19%的GDP,考虑到中国的工业能力和劳动力的生产力,我认为有全球20-25%的产量份额是正常的,但中国在很多领域占据了全球50%的产能份额,有些领域的产能份额甚至达到80-90%,这些产能会大量消耗碳能源等,这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长期的、可以持续发展的方案。

第一财经: 能不能举一些行业中的具体案例?

朱戟: 以卡博特生产的轮胎材料为例,目前中国的轮胎产量占全球的50%,而全世界只有约20%的汽车在中国生产,那么多余的轮胎就只有出口。而在出口时,企业必须想办法抢占市场,还要与国外品牌竞争。有些企业采用低价的方式抢市场,出口多余的产能,也有些企业选择去国外建厂,避开中国制造的标签,这也是电动车行业的普遍做法。在我看来,低价竞争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案,企业还是要做好的产品、树立品牌竞争力,这是一个更长期且可持续的方案。中国工厂不能永远做低端,我们有能力做好的产品,需要耐心地经营市场,用服务、用品质、用价值赢得市场。

第一财经: 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平衡产能和市场需求?

朱戟: 我们首先应该关注过剩的产能是如何产生的,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原因我称之为Capital discipline,也就是资本的纪律性。卡博特有着近150年的历史,如今仍能健康、稳健地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本支出的纪律性强。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公司每一年的资本支出都与盈利能力严格锚定,不能超出公司的能力冒进投资和开支。如今许多老百姓对自己的支出也非常有纪律,银行储蓄仍在上升。但据我观察,部分企业对资本的纪律性认知不足,经营者对资金的使用缺乏规范,这也是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想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首先必须加强资本的纪律性;另一个重要方案就是把专注力、财税和资源向消费端转移和倾斜,让消费者来决定什么东西是该生产的,由消费推动生产,而不是由生产推动消费。

第一财经: 您拥有30多年的国际管理经验,有什么管理心得吗?

朱戟: 我从新加坡搬到中国,在美资企业做管理,但我不会把各个国家的文化和一些特定做法融入到我的决策过程中。一个好的管理者要有大局观,不过,如果只有大局观,而不知道如何管理具体细节的话,公司也不会成功。与此同时,在战略上选择不做什么非常重要,而不是什么都做,通常来说,选择不做也要比选择去做困难得多。我从最初的地区管理做到全球管理,在各个国家学到很多东西,如果我们把他们(其他国家)好的东西真正应用到管理中,公司的发展还是非常有潜力的。

关于卡博特:

卡博特公司创建于1882年,总部位于美国波士顿,公司生产的特种化学品和高性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锂电池、大飞机、高铁、轮船、芯片、光伏能源、风电机组、5G基站等行业的重要零配件和生产工艺中,使得最终产品的性能更卓越、更安全、更环保。1968年卡博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近日公司发布的Q3财报显示,2024财年前三财季累计收入29.93亿美元,同比增长0.91%,累计净利润2.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81%。本财年累计基本每股收益为4.34美元。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14386.html
魔兽史上首个获胜的大反派 六成玩家选择为了她放弃艾泽拉斯!
3S头显预计售价2153元 Meta 性能升级分辨率不升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