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国仅一国表态支持 干扰资本流动 和评理 欧盟遏制对华投资

本周早些时候,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符合中欧的共同利益。欧盟以毫无根据的安全关切为由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有损中欧双方利益。

去年6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布《经济安全战略》,意图通过对“受关切国家”“去风险”加强欧盟经济安全。一年后,她不曾想到,欧盟主要成员国开始对其可行性产生质疑,令这一战略变成了政治上的烫手山芋。

尽管《经济安全战略》没有提到中国,但人们普遍认为,冯德莱恩是在努力让欧盟靠近美国,同时减少欧盟对中国的依赖。此前,冯德莱恩将中国视为欧盟的“系统性竞争对手。为加强欧盟经济安全,该战略提议进一步收紧外国对欧盟关键基础设施的投资,协调管控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业对“竞争对手”的出口。

从制定到落地实施,该战略将耗时3年,或将给贸易、投资、科研和创新领域带来负面影响。据多篇援引外交人士的报道,欧盟27个成员国中,目前只有立陶宛一国表示全力支持该战略,将对境外投资进行审查。

该战略还遭到其他行业的反对。据报道,在一份提交给欧委会的书面意见书中,德国工业联合会表示,欧盟的做法或将“严重干扰公司决策和国际资本流动”,并表示“反对任何一项意在控制外商直接投资的机制”。

同样,代表电子制造供应链的全球行业协会SEMI在一份提交的意见书中表示:“由国家管控欧洲企业的对外投资,并不是确保经济安全的正确路径,因为这一做法将严重干扰企业商业决策及投资流向。”

去年,美国开始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计算机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欧盟企图在经济和高科技领域跟随美国的遏华路线,或将进一步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经济秩序,加速去全球化趋势。而这些,都与欧盟的经济利益背道而驰。

近几个月来,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板制造企业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加之滥用经济安全概念,这些做法将动摇中国及其他国家企业对欧洲营商环境的信心。

尽管一直有“脱钩”“去风险”等言论,但由于双方经济互补,中欧贸易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增长势头。中国和欧盟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力量。中国从未给欧盟带来经济风险,相反,中国一直以来是欧盟值得信赖的贸易伙伴。

对于分歧,双方应该通过对话解决,而不是对抗。欧盟应恪守市场经济基本准则,拥护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避免进一步损害中欧双方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8月1日社论

原标题:EU economic security plan fails to find favor among skeptical bloc members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 人民币升值,国外的能源、原料与生产资料价格都相对便宜了,这就降低了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很多重要战略物资的购买成本,增强了购买力。 在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天然气、航空、电力设备等,人民币升值将使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增强相关行业部门的盈利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加工贸易总额超过一般贸易额,加工贸易顺差已成为我国外贸顺差的最重要来源。 加工贸易中产品复出口成本中其进口成本比例一般都在50% ~100%之间,在短期内对进口商品的价格比较敏感。 如果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降低,这样导致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降低,自然以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因此,这部分依赖进口原料的复出口商品仍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可见,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进口的增加,并以进口带动出口,其关联性得到加强。 2.有利于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实行的是以“重出口,轻进口”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导向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对出口的依存度过高,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而且也产生了企业过度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出口,单方面的贸易顺差引起其他国家反倾销诉讼频繁;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低成本、低市场准入引起的投资过度供给所导致的企业低价恶性竞争;以及只重视价格,不重视国际市场需求而引起的出口贸易和就业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可见,这种长期依赖于出口单一增长的对外贸易结构很不合理。 而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这样就能够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的局面。 在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主要靠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要从国外进口,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附加价值,而不是低价竞销占领市场。 人民币升值将使一部分只靠低成本竞争,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被挤出市场。 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从原来的粗放型转向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集约型,这会带来出口结构的改善,这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发展方向。 同时,人民币升值会引起行业内更加激烈的竞争,激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可见,人民币升值对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200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 62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较2006年的1 774.7亿美元增长了47.7%,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则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1 73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3.5%。 其中出口为12 18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7%;进口9 55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20.8%。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已连续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对外贸易总值比2001年总值增长了4.26倍。 然而,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速远远超过了贸易总值的增速,2007年的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11.6倍。 外贸顺差增长过快,加剧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及美国的贸易摩擦。 欧盟在2007年已多次表态希望中国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以减少中欧之间的贸易顺差;美国国会则在2007年提出了50多项对华贸易保护议案,尽管这些议案大都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而未能变为法律,但仍增加了两国贸易关系的紧张气氛。 人民币升值可增加我国的进口总额,从而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的数值。 通过人民币升值,适当提升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有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产品的低价倾销诉讼。 低价竞销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进口,有利于减弱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势头,减少一些贸易伙伴对我国进行保护主义贸易攻击的借口。 人民币的适当升值,有助于缓和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和谐发展,创造和保持更加平稳的贸易环境。 4.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 国际经济学中,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同等数量的商品出口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 我国虽然每年的贸易顺差很大,但由于出口商品价格不断下降而导致贸易条件持续恶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能换回少量的国外高科技产品或稀缺资源。 人民币升值以后,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就可以用较少的出口产品换回本国所需要的各种产品。 出口利润不断增加,就可以改善我国目前的贸易条件。 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将会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特别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设备的价格。 企业将会加速技术引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品动态比较升级。 同时,由于进口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复出口,故随着企业生产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有助于我国企业从产品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5.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相对来说比以前下降,这使得他们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国外投资设厂,从事跨国经营。 根据投资地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建立全球性的生产、营销网络。 所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那些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其全球发展的战略,造就出中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 1.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我国外贸出口增长 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 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的利润,必须提高商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价格,而这样做的后果势必会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持续扩大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一旦提高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将造成这些低端产品低价格优势的丧失,极易被一些东南亚国家所取代,从而影响到出口规模的扩大。 然而,假如保持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不变,则势必要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出口利润的减少又将严重打击国内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出口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 但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它还受到一些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约,如国内外经济形势、出口商品结构以及贸易方式等。 2.严重冲击科技含量较低、以低价格取胜的出口行业 显然,对出口贸易依存过大、出口价格弹性较低和科技含量较低的出口行业,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甚至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我国的纺织、服装、家电、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主要出口型行业都属于这一类型,其中纺织服装业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高达50%,附加值和出口价格弹性都很小,因此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最大。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 以服装行业为例,目前绝大多数外贸服装订单的毛利在0.5元人民币,即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在0.5元人民币。 如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2%,则意味着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将损失0.15元人民币。 可见,加速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意义重大。 3.国外商品的进口增加,竞争加剧,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 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将降低,国内消费者用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 这将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生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那些在质量、品牌、技术含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企业,甚至有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短期内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但从长期看竞争对国内企业的长足发展不无裨益。 4.加大我国国内就业压力 目前,由于我国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致可以吸纳众多劳动力的加工型出口企业利润下降,这些企业投资转向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必然会使许多素质较低的就业者面临失业危机。 并且当前我国很大部分的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是由出口和外贸企业提供的,人民币升值影响了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进而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改善带来一定的冲击。 在目前的中国,劳动力资源尚未转化为人力资源, 具有优势的仅仅是熟练工人。 所以,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依靠我国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贸易仍将是我国长期的经济内容。 三、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 鉴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强化和扩大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影响,缓解和减少其消极影响。 (一)要有步骤地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前,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国内外商品价格的扭曲,出口商品价格低廉,进口商品价格高昂,致使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出口额不断攀升,贸易赢余不断增加,连年持续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引起了与贸易伙伴之间的频频贸易摩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一新的汇率形成机制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我们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逐步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使人民币汇率浮动更具弹性,汇率波动能够更加显著地反映出市场供求的变动,并要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以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总之,人民币汇率改革应该从我国的经济需求面出发,考虑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往来与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实现双赢。 (二)积极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外贸出口依赖 在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人民币汇率的相对低估,导致出口强劲增长,我国外贸持续出现巨额顺差。 很多企业对出口贸易趋之若鹜,致使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大量涌入出口部门,社会资源不能根据市场实现优化配置,从而造成我国经济内需不足却过分依赖外贸出口的局面,这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我国有13亿人口,庞大的人口背后隐藏的是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要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依赖,尽快实现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以内需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 同时,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各种配套改革,积极培育、扩大国内消费市场,鼓励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重点扶持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三)优化升级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长期以来,在我国出口产品中,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占据着主导地位。 由于我国的出口企业大多从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工人亦多从事重复、熟练劳动,盈利空间受到极大限制。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出口企业很难再以单纯依靠低廉劳动力和国家制定的低汇率政策开拓海外市场。 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必须调整对外贸易结构,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我国外贸结构优化升级。 有资料显示,许多欧美跨国公司都已经把技术创新和研发融入其企业发展战略,并且有自己完备的研发中心,且投入大量研发资金。 而在中国很多企业甚至连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意识还没有。 他们所谓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 可以说,汇率机制的改革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有一些压力, 作为出口企业,应该积极调整经营理念和出口战略,加大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力度,应以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为目的,进行产品概念创新、产品功能创新、产品形态创新、产品包装创新、产品运用创新等,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出口产品档次, 提升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 创建出口产品品牌优势,从而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以积极的姿态应对人民币的升值,在对外贸易中赢得主动。 同时,出口企业应重视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进口新设备,加快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的步伐,减少高科技新产品,如光学、医疗、精密仪器和设备等对国外的依赖,通过在进出口两方面的努力来调整我国贸易结构,减轻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

5月29日日元对人民币汇率是多少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摘要: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严峻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必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了解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原因及过程的基础上,重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而探寻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对外贸易;贸易结构一、人民币升值概述(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及原因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连续五年维持10%以上的高增长,如此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 尤其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使中国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可以说,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同时,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 对美国来说,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1/3,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 然而,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2006中美贸易顺差达到1 442.6亿美元,2007年中美贸易顺差1 633.2亿美元,中美巨额贸易顺差屡创新高,使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深深感到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于是,美国便以中国工人抢去了美国工人的饭碗,巨额贸易顺差造成其损失为理由,对中国进行经济“敲诈”,妄图使人民币升值。 实际上造成美国外贸逆差剧增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比如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以及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垂涎等等,还有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例如,美国的公司把厂开到中国,再向美国输出成品,表面上是美国吃了亏,但实际上真正赚走大部分利润的还是美国的公司。 不难看出,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 我们知道,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复杂的国际政治问题。 一些西方国家更是附和美国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当然他们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 他们认为人民币汇率过低,提出应将人民币汇率确定在1美元兑4.2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中国加入WTO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指责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 近年来,关于“亚元”问题的讨论已越来越热,谁能成为未来亚元的主导,已变成一个日益敏感的话题。 日本由于其经济十年来的萎靡不振,日元充当亚洲货币主导的可能性在变小。 而中国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人民币的价值日趋明显,在中国周边国家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人民币地带”,导致日本对此忧心忡忡。 在2002年日本对华出现50亿美元顺差的背景下,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将全球压制人民币升值的声浪推至顶峰,目的就在于想通过人民币升值,打垮人民币对日元的挑战,确保日元的未来主导地位。 为了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缓解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的局面,营造和谐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人民币升值的步伐逐步加快。 (二)人民币升值的过程2005年7月21日,迫于美国的强大压力,也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政府终于做出了人民币升值的决定。 1美元兑人民币从8.27~8.28先后突破了8.2、8.1、8.0关口,2005年升值幅度达3%。 进入2006年,人民币更是一路“高歌猛进”。 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 按照12月29日的汇率中间价7.8087计算,人民币在这一年中升值了2 615个基点。 2006年1月4日的报价与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完全相同。 从这一天开始,询价交易这一国际主流交易机制被引进中国,揭示了外汇交易方式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被赋予了更为市场化的形成方式。 人民币汇率注定在这一年里以更富弹性的方式运行。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1美元对8元人民币。 在此后的2个月内,人民币汇率始终围绕着这个重要关口上下波动。 7月2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次“破8”后一路向下,从此告别了这个关键的位置。 8月30日破7.96,9月28日破7.90,10月30日人民币汇率突破7.88。 此后的一个月间,人民币汇率相继突破7.87、7.86、7.85,11月29日突破7.84关口,12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再破7.83关口,以7.8240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12月14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举行的当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了7.82关口。 第二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又以7.8185再创汇改后的新高。 按照当日的数据计算,汇改之后人民币已累计升值超过3.72%。 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 而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06年人民币的月平均汇率已从1月份的8.0688升值至11月份的7.8652。 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引擎明显减速,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增强,令国际汇市美元全面走软,从而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高。 另一方面,中国外汇储备10月份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而前10个月的贸易顺差累计已达到1 336亿美元,这些都成为人民币升值的重要推动因素。 2007年伊始,市场比较一致的预期是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5%左右。 实际上,截至12月20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到6.01%。 从1月4日年初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的7.8073,到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29日的7.6155,半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2.46%。 7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7.61关口,次日7.6整数关口告破。 11月22日至2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续4个交易日创出汇改以来新高。 12月11日至13日,受美联储降息和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突破7.38、7.37和7.36关口,升值速度明显加快。 经济专家们认为,2007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和外商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快,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2008年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6.992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出新高。 以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计算,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 也就是说,同样兑换1美元,如今可以少花1.2845元人民币。 未来的趋势怎么样,谁都不敢说,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人民币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间的。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人民币升值,国外的能源、原料与生产资料价格都相对便宜了,这就降低了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很多重要战略物资的购买成本,增强了购买力。 在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主要有石油、天然气、航空、电力设备等,人民币升值将使大宗交易的进口成本降低,进而增强相关行业部门的盈利能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加工贸易总额超过一般贸易额,加工贸易顺差已成为我国外贸顺差的最重要来源。 加工贸易中产品复出口成本中其进口成本比例一般都在50% ~100%之间,在短期内对进口商品的价格比较敏感。 如果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降低,这样导致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降低,自然以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因此,这部分依赖进口原料的复出口商品仍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可见,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进口的增加,并以进口带动出口,其关联性得到加强。 2.有利于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实行的是以“重出口,轻进口”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导向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对出口的依存度过高,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面临着潜在的风险,而且也产生了企业过度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出口,单方面的贸易顺差引起其他国家反倾销诉讼频繁;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低成本、低市场准入引起的投资过度供给所导致的企业低价恶性竞争;以及只重视价格,不重视国际市场需求而引起的出口贸易和就业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可见,这种长期依赖于出口单一增长的对外贸易结构很不合理。 而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这样就能够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的局面。 在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主要靠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要从国外进口,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人民币升值将激励出口企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附加价值,而不是低价竞销占领市场。 人民币升值将使一部分只靠低成本竞争,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被挤出市场。 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从原来的粗放型转向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集约型,这会带来出口结构的改善,这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发展方向。 同时,人民币升值会引起行业内更加激烈的竞争,激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可见,人民币升值对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2007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 622亿美元的历史高位,较2006年的1 774.7亿美元增长了47.7%,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则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达到21 738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23.5%。 其中出口为12 18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7%;进口9 55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20.8%。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已连续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对外贸易总值比2001年总值增长了4.26倍。 然而,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速远远超过了贸易总值的增速,2007年的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11.6倍。 外贸顺差增长过快,加剧了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及美国的贸易摩擦。 欧盟在2007年已多次表态希望中国加快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以减少中欧之间的贸易顺差;美国国会则在2007年提出了50多项对华贸易保护议案,尽管这些议案大都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而未能变为法律,但仍增加了两国贸易关系的紧张气氛。 人民币升值可增加我国的进口总额,从而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的数值。 通过人民币升值,适当提升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有助于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产品的低价倾销诉讼。 低价竞销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进口,有利于减弱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势头,减少一些贸易伙伴对我国进行保护主义贸易攻击的借口。 人民币的适当升值,有助于缓和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促进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和谐发展,创造和保持更加平稳的贸易环境。 4.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国际经济学中,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同等数量的商品出口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 我国虽然每年的贸易顺差很大,但由于出口商品价格不断下降而导致贸易条件持续恶化,需要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才能换回少量的国外高科技产品或稀缺资源。 人民币升值以后,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就可以用较少的出口产品换回本国所需要的各种产品。 出口利润不断增加,就可以改善我国目前的贸易条件。 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将会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特别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设备的价格。 企业将会加速技术引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品动态比较升级。 同时,由于进口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复出口,故随着企业生产率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有助于我国企业从产品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5.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相对来说比以前下降,这使得他们能以较低的成本在国外投资设厂,从事跨国经营。 根据投资地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建立全球性的生产、营销网络。 所以说,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那些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其全球发展的战略,造就出中国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消极影响1.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 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的利润,必须提高商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价格,而这样做的后果势必会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持续扩大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较低,一旦提高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的价格,将造成这些低端产品低价格优势的丧失,极易被一些东南亚国家所取代,从而影响到出口规模的扩大。 然而,假如保持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不变,则势必要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出口利润的减少又将严重打击国内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出口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 但是,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它还受到一些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约,如国内外经济形势、出口商品结构以及贸易方式等。 2.严重冲击科技含量较低、以低价格取胜的出口行业显然,对出口贸易依存过大、出口价格弹性较低和科技含量较低的出口行业,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甚至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我国的纺织、服装、家电、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主要出口型行业都属于这一类型,其中纺织服装业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高达50%,附加值和出口价格弹性都很小,因此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最大。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 以服装行业为例,目前绝大多数外贸服装订单的毛利在0.5元人民币,即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在0.5元人民币。 如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2%,则意味着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将损失0.15元人民币。 可见,加速我国外贸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意义重大。 3.国外商品的进口增加,竞争加剧,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将降低,国内消费者用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 这将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生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那些在质量、品牌、技术含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企业,甚至有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短期内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但从长期看竞争对国内企业的长足发展不无裨益。 4.加大我国国内就业压力目前,由于我国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致可以吸纳众多劳动力的加工型出口企业利润下降,这些企业投资转向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必然会使许多素质较低的就业者面临失业危机。 并且当前我国很大部分的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是由出口和外贸企业提供的,人民币升值影响了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进而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改善带来一定的冲击。 在目前的中国,劳动力资源尚未转化为人力资源, 具有优势的仅仅是熟练工人。 所以,发展加工贸易,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增强国内配套能力,依靠我国劳动力优势发展加工贸易仍将是我国长期的经济内容。 三、针对人民币升值的应对策略及措施鉴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强化和扩大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发展的积极影响,缓解和减少其消极影响。 (一)要有步骤地推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前,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国内外商品价格的扭曲,出口商品价格低廉,进口商品价格高昂,致使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出口额不断攀升,贸易赢余不断增加,连年持续出现巨额贸易顺差,引起了与贸易伙伴之间的频频贸易摩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一新的汇率形成机制在短期内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我们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逐步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使人民币汇率浮动更具弹性,汇率波动能够更加显著地反映出市场供求的变动,并要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以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总之,人民币汇率改革应该从我国的经济需求面出发,考虑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往来与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实现双赢。 (二)积极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减少外贸出口依赖在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人民币汇率的相对低估,导致出口强劲增长,我国外贸持续出现巨额顺差。 很多企业对出口贸易趋之若鹜,致使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大量涌入出口部门,社会资源不能根据市场实现优化配置,从而造成我国经济内需不足却过分依赖外贸出口的局面,这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我国有13亿人口,庞大的人口背后隐藏的是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要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依赖,尽快实现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以内需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展观。 同时,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各种配套改革,积极培育、扩大国内消费市场,鼓励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重点扶持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三)优化升级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长期以来,在我国出口产品中,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占据着主导地位。 由于我国的出口企业大多从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加工贸易,工人亦多从事重复、熟练劳动,盈利空间受到极大限制。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出口企业很难再以单纯依靠低廉劳动力和国家制定的低汇率政策开拓海外市场。 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们必须调整对外贸易结构,通过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我国外贸结构优化升级。 有资料显示,许多欧美跨国公司都已经把技术创新和研发融入其企业发展战略,并且有自己完备的研发中心,且投入大量研发资金。 而在中国很多企业甚至连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意识还没有。 他们所谓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 可以说,汇率机制的改革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有一些压力, 作为出口企业,应该积极调整经营理念和出口战略,加大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力度,应以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为目的,进行产品概念创新、产品功能创新、产品形态创新、产品包装创新、产品运用创新等,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出口产品档次, 提升产品的品牌内涵和设计能力, 创建出口产品品牌优势,从而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以积极的姿态应对人民币的升值,在对外贸易中赢得主动。 同时,出口企业应重视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进口新设备,加快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的步伐,减少高科技新产品,如光学、医疗、精密仪器和设备等对国外的依赖,通过在进出口两方面的努力来调整我国贸易结构,减轻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不利影响。 (四)政府应加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在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应该在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遏制对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有所作为。 主要体现在政策上对进出口企业进行适当地引导和扶持。 例如,政府在2007年采取的一系列调整措施,包括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及降低出口退税,降低暂定进口关税税率、取消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等方式鼓励进口等;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定的出口补贴,主要包括鼓励研发的补贴、支持落后地区的补贴和环保项目的补贴;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比如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和出口信用保险等出口的公共支持;还可设立专门机构为国内出口企业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服务,包括国际市场行情、市场调查、潜在贸易对象及投资环境等,帮助国内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同时,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学习和运用, 防止外国高污染、低质量产品进入国内冲击我国同类产品。

有关2008年金融危机的肆虐

这次美国经济危机之前,美国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其实主要是由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带动的,美国的房地产交易投机过度.其现象可以用我们方便理解的一个比方来形容:都说股票赚钱,我们全民去炒股票,钱都投进去了还不过瘾,还想借钱生钱,就把手上的股票抵押了融资继续买入股票,而有的银行连你的抵押都不要就给你融资.如此一来,风险就大量的积累下来了.一旦哪一天,疯狂的炒股热潮有了退烧的迹象,股票也跌了,很多人也因还不上借款而割肉离场,又有很多人因还不上钱,抵押的财产被银行收了去,还有很多银行因为没有留取足够的抵押品,在贷款人无力还债的时候只好认赔.连锁反应下来,个人破产,信贷机构破产,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美国政治界经济界其实都是一帮政客,他们对管理国家经济的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病患一点都不察觉,采取的快速连续升息政策其实正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索,此措施使得大量的贷款无法归还,引发连锁的坏帐反应,使美国不少金融公司以多米诺骨牌状的倒下。 美国政府是想抑制一下过于旺盛的投资,压缩信贷规模,以及控制被拉高了的物价,所以采取了紧缩银根的政策,其中升息是一条,其他的还有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发行票据吸纳货币市场上的资金等等。 美国利率下降以后,美元的升值能力降低,国际资本就会从美元撤出,转为利率更高的欧元、英镑,甚至是人民币。 以及从美国金融市场抽资转投资于欧、亚,甚至非洲。 在美元贬值的状态下,由于它是国际结算货币,那国际商品价格就要上涨,进而形成世界性的通货膨胀,美国可以自己印刷美元,永远不会买不起东西,只是不断的印不断的贬值罢了。 而世界其他国家就受不了了,物价飞涨,加上商品出口减少,生产下降,...一系列的负面作用都出来了。 中国降息是被动的,说上去是跟随配合美国和欧洲个国的救市措施,其实是中国自己也不得不降息,都降息独你不降息,那么人民币汇率就会高涨,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的比卖出人民币买入美元的要多不知道多少倍了,汇率能不涨吗,人民币汇率高了以后出口商品更卖不动了.只有跟随降息才可以保持汇率平衡,以及刺激国内消费和信贷.2007年2月13日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18亿美元坏账拨备美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减少放贷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 Century Financial发布盈利预警2007年3月13日New Century Financial宣布濒临破产美股大跌,道指跌2%、标普跌2.04%、纳指跌2.15%2007年4月4日裁减半数员工后,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4月24日美国3月份成屋销量下降8.4%2007年6月22日美股高位回调,道指跌1.37%、标普跌1.29%、纳指跌1.07%2007年7月19日贝尔斯登旗下对冲基金濒临瓦解2007年8月1日麦格理银行声明旗下两只高收益基金投资者面临25%的损失2007年8月3日贝尔斯登称,美国信贷市场呈现20年来最差状态欧美股市全线暴跌2007年8月6日房地产投资信讬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8月9日法国最大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卷入美国次级债,全球大部分国家股市下跌金属原油期货和现货黄金价格大幅跳水2007年8月11日世界各地央行48小时内注资超3262亿美元救市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2007年8月14日沃尔玛和家得宝等数十家公司公布因次级债危机蒙受巨大损失美股很快应声大跌至数月来的低点2007年8月14日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注入超过720亿美元救市亚太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2007年8月16日全美最大商业抵押贷款公司股价暴跌,面临破产美次级债危机恶化,亚太股市遭遇911以来最严重下跌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降低窗口贴现利率50个基点至5.75%2007年8月20日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1万亿日元欧洲央行拟加大救市力度2007年8月21日日本央行再向银行系统注资8000亿日元澳联储向金融系统注入35.7亿澳元2007年8月22日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37.5亿美元欧洲央行追加400亿欧元再融资操作2007年8月23日英央行向商业银行贷出3.14亿英镑应对危机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70亿美元2007年8月28日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95亿美元2007年8月29日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52.5亿美元2007年8月30日美联储再向金融系统注资100亿美元2007年8月31日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将努力避免信贷危机损害经济发展布什承诺政府将采取一揽子计划挽救次级房贷危机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2007年10月8日欧盟召开为期两天的财长会议,主要讨论美国经济减速和美元贬值问题2007年10月13日美国财政部帮助各大金融机构成立一支价值1000亿美元的基金(超级基金),用以购买陷入困境的抵押证券2007年10月23日美国破产协会公布9月申请破产的消费者人数同比增加了23%,接近6.9万人2007年10月24日受次贷危机影响,全球顶级券商美林公布07年第三季度亏损79亿美元,此前的一天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也宣布当季亏损6.2亿美元2007年10月30日欧洲资产规模最大的瑞士银行宣布,因次贷相关资产亏损,第三季度出现近5年首次季度亏损达到8.3亿瑞郎2007年11月9日历时近两个月后,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三大行达成一致,同意拿出至少750亿美元帮助市场走出次贷危机2007年11月26日美国银行开始带领花旗、摩根大通为超级基金筹资800亿美元2007年11月28日美国楼市指标全面恶化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声称10月成屋销售连续第八个月下滑,年率为497万户,房屋库存增加1.9% 至445万.第三季标普/希勒全美房价指数季率下跌1.7%,为该指数21年历史上的最大单季跌幅2007年12月4日投资巨头巴菲特开始购入21亿美元得克萨斯公用事业公司TXU发行的废品债券2007年12月6日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公布,第三季止赎率攀升0.78%2007年12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决定在未来五年冻结部分抵押贷款利率2007年12月12日美国、加拿大、欧洲、英国和瑞士五大央行宣布联手救市,包括短期标售、互换外汇等2007年12月17日欧洲央行保证以固定利率向欧元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2007年12月18日美联储提交针对次贷风暴的一揽子改革措施欧洲央行宣布额外向欧元区银行体系提供5000亿美元左右的两周贷款2007年12月19日美联储定期招标工具向市场注入28天期200亿美元资金2007年12月24日华尔街投行美林宣布了三个出售协议,以缓解资金困局2007年12月28日华尔街投行高盛预测花旗、摩根大通和美林可能再冲减340亿美元次贷有价证券2008年1月4日美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消费者信贷违约现象加剧,逾期还款率升至2001年以来最高2008年1月16日评级公司穆迪预测SIV债券持有者损失了47%资产2008年1月17日次贷亏损严重,标普评级公司开始对债券保险商实施新的评估方法布什政府有意放松对房地美和房利美的监管美国去年12月新屋开工数量下降14.2%,年率为100.6万户,为16年最低2008年1月22日美联储紧急降息75个基点2008年1月24日美国纽约保险监管层力图为债券保险商提供15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2008年1月30日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2008年2月1日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减少1.8万,为超过4年来首次减少2008年2月9日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声明指出,次贷危机影响加大2008年2月12日美国六大抵押贷款银行为防范止赎的发生,宣布“救生索”计划巴菲特愿意为800亿美元美国市政债券提供再保险2008年2月18日英国决定将诺森罗克银行收归国有2008年2月19日美联储推出一项预防高风险抵押贷款新规定的提案,也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所采取的最全面的补救措施2008年2月20日德国宣布州立银行陷入次贷危机2008年2月21日英国议会批准国有化诺森罗克银行2008年2月28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声称即使通胀加速也要降息2008年3月5日美国2月ADP就业人数减2万多,美元兑欧元刷新历史新低2008年3月7日美联储宣布两项新的增加流动性措施,一是定期招标工具,二是决定开始一系列定期回购交易2008年3月11日美联储再次联合其它四大央行宣布继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全球货币市场压力2008年3月13日美国财长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监管官员将提议对银行资本实行更严格的监管美国官方首次预测经济衰退2008年3月14日美国投行贝尔斯登向摩根大通和纽约联储寻求紧急融资,市场对美国银行业健康程度的担忧加深2008年3月17日美联储意外宣布调低窗口贴现率25个基点,到3.25%摩根大通同意以2.4亿美元左右收购贝尔斯登2008年3月19日美联储宣布降息75个基点,并暗示将继续降息2008年3月20日英国央行会见五大投行高级管理人员,首次表态将为国内银行提供更多资金援助2008年3月24日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允许美国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系统增持超过1000亿美元房地美和房利美发行的MBS2008年3月27日欧洲货币市场流动性再度告急,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联袂注资美联储透过定期证券借贷工具向一级交易商提供了750亿美元公债..............................(略若干)2008年5月2日美国4月非农就业人数仅仅减少2万,失业率降至5.0%,结果好于预期IMF主席卡恩担心美国4月就业报告的好局面昙花一现,认为今年经济不会复苏美联储将TAF规模从500亿美元扩大到750亿美元,同时扩大与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货币互换的额度白宫表示,美国经济迄今为止并未出现衰退信号英国Halifax 4月房价连续三个月下滑,月率跌1.3%,年率跌3.7%2008年5月3日摩根大通认为,美国金融危机不会很快结束2008年5月4日美国FHFB指出,仅靠降息和减税不能解决次贷问题,美国政府必须积极行动起来2008年5月5日IMF前任主席拉托指出,信贷危机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美元近期的反弹是正常的美国 4月ISM非制造业指数为52.0,预期中值49.1,也处于去年12月来最高水平美联储通过隔夜回购操作向市场注入110亿美元临时储备金伯克希尔哈撒维投资公司总裁巴菲特认为,美联储未来没有必要进一步降息美联储调查显示,由于担心日益黯淡的经济前景,美国银行业继续收紧企业和消费者放贷的标准和条件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指出,现在判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引发的信贷危机已经结束,还为时过早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预计美国房市将进一步恶化并危害整体经济2008年5月6日美国财政部向贷款机构施压,欲加快解决抵押贷款问题华尔街三大巨头——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雷曼兄弟均计划在近期精简员工人数美联储提供了总额750亿美元的28天TAF房利美宣布今年第一季度损失21.9亿美元,每股亏损2.57美元,预计明年损失将继续恶化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呼吁实施第二轮经济刺激方案欧洲资产最大银行瑞士银行证实,受巨额资产冲减拖累,第一季度出现115.4亿瑞郎(109.9亿美元)亏损。 该行同时宣布,在明年年中之前裁员5500人2008年5月7日美国前财长斯诺指出,美国正接近降息周期末端,但经济还将继续放缓美国财长保尔森表示,美国金融市场正自信贷紧缩中逐渐恢复,信贷危机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但市场问题完全解决还需数月美联储霍恩暗示利率已接近需调整的目标水平美联储官员克罗兹纳表示,美联储非常重视房屋市场美国3月NAR成屋签约销售指数下跌1.0%,为83.0,与预期持平美国众议院将针对民主党提出的房市拯救计划展开辩论,该计划支持政府最终买入至多150亿美元的止赎房屋,并向大约50万户面临止赎的业主提供帮助;但白宫威胁将否决该计划金融大鳄索罗斯表示,全球金融危机最危急的时刻已过,不过美国经济才刚刚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2008年5月8日美国财长保尔森预计美国经济今年晚些时候将加速,退税支票能立刻助其走出困境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表示,信贷危机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但是房价的下跌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欧洲两大央行均宣布维持利率,以对抗通胀美国5月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1.8万,至36.5万人。 结果好于预期美国3月批发库存月率意外下降0.1%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建立规模为30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保险基金,并向房屋所有者再提供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助2008年5月9日花旗集团计划在未来两至三年剥离超过4000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全球资产排名最大的保险业者--美国国际集团连续第二季亏损,拖累股价重挫7%,并且表示计划增资125亿美英国1季度抵押品赎回案件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7%欧洲央行表示,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欧元区银行提高信贷标准,企业和家庭向银行借钱正变得愈发困难2008年5月12日美国政府对众议院房市救助新计划提出条件,要求不动用纳税人资金尽管全球市场动荡,汇丰控股有限公司第一季度整体利润仍较上年同期出现增长摩根大通集团首席执行官戴蒙指出,即使市场危机结束,也不意味着美国不会陷入经济衰退芝加哥联储主席埃文斯声称,美联储目前的货币政策立场平衡了经济疲软和通胀压力的风险亚特兰大联储主席洛克哈特表示,过去几个月出现的严重金融市场问题还未完全解决,而美国经济已经明显放缓英国央行报告4月信贷状况继续收紧2008年5月13日英国央行表示,将在6月份与7月份继续开展3个月期资金拍卖操作,但将缩小拍卖规模,至50亿英镑欧洲央行表示,以4.00%的固定利率,通过一天期吸流动性的操作从市场回笼资金235亿欧元资金英国最大抵押借贷机构全英建筑互助协会表示,将调低固定抵押贷款利率至少0.3个百分点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声称,美联储紧急注入流动性的做法已经帮助减轻金融市场的压力,但市场还未完全恢复正常美国旧金山联储主席耶伦表示,非常担忧美国的金融危机,也仍然忧虑房价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英国住房部长弗林特称,英国房价今年的年率跌幅可能达5-10%,政府目前无法预计具体的严重程度2008年5月14日前纽约联储主席、现任美林公司副主席的William McDonough表示,鉴于美联储采取的种种救市措施已开始发挥效果,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应当已经度过了最糟糕的时期。 美林公司经济学家David Rosenberg表示,美国经济正处于衰退之中,政府本季度晚些时候将实施的退税计划预计只能暂时阻止消费者支出的下滑英国首相宣布了一项3亿英镑的房市援救计划美国经济增长放慢缓解了由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导致的通胀:4月CPI上升0.2%,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升0.1%。 经济学家原先预计CPI和核心CPI均上升0.2%加拿大皇家银行表示,将于5月末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将包含税前约8.55亿加元(折合8.64亿美元)的资产冲减2008年5月15日瑞穗银行:四季度次级贷损失3000亿日元,2007/08财年次级贷相关损失6450亿日元瑞士央行理事乔丹指出,一些领域由全球信贷危机引起的信贷紧缩压力正在缓解,但完全恢复还言之过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卡恩指出,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最坏时期已经过去;新兴经济体也未能免受危机的影响美国住房建筑商协会5月房价指数为19,预期为20,房屋建筑商的信心5月份有所下滑2008年5月16日美国5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降至59.5,低于预期美国4月新屋开工意外增长,创下2年来最大增幅,季调后为103.2万户,较上月增长8.2%BBA一位发言人指出,正在与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主要国家央行讨论Libor的设定程序2008年5月17日欧元区以外的一些银行,利用欧洲央行接受的抵押品范围更广这一特点,对一些评级较低的资产进行组合。 该问题目前已引起了欧洲央行的注意2008年5月19日LIBOR可靠性备受质疑券商计划推出纽约利率基准“末日博士”:信贷紧缩远未结束即将冲击零售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将面临新一轮信贷紧缩RICS表示,英国2008年房价可能下跌约5%,房屋交易量可能同比下降40%英国Rightmove 5月房价指数年增2.2%,至历史高点穆迪:美国3月商业地产价格跌幅至少创2000年以来之最投资大亨巴菲特:美国信贷危机的影响还远未结束美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两党资深议员就房市援助方案达成一致2008年5月20日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通过一项立法,将创建一个新的政府支持抵押贷款救援计划英国第三大银行巴克莱银行正准备大举融资,以收购一家英国或是美国的竞争对手德累斯顿银行:信贷危机进入第二阶段,最严重时期未过雷曼兄弟指出,美国等国家的房市衰退超出了预期2008年5月21日投资大师索罗斯表示,英国经济将无法避免衰退英国抵押贷款协会表示,抵押贷款持续紧缩,对住宅市场需求和活动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预计今年英国房价下跌7%左右2008年5月22日英国全国建筑商协会:预计英国2008年房价跌幅在10%以内英国央行周四表示,在每周再回购操作中以5.0%的利率向银行系统投放139.5亿英镑的资金,这笔资金将于5月29日到期美联储理事克罗兹纳表示,正在持续的房屋市场将逐步从危机中复苏美国联邦房地产企业监管办公室表示,美国房价第一季度加速下跌,较去年底时的跌幅达到创纪录的1.7%2008年5月23日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指出,宽松的货币环境可能是引发次级贷危机的根源3个月美元、英镑和欧元libor均有上升高盛表示,迄今为止,纽约市的劳动力市场迄今表现良好,信贷危机引发的第一波裁员主要集中在美国其他地美国4月成屋销售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同时房屋库存大幅上升、房价显著下跌2008年5月26日纽约联储主席盖纳表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付全球金融危机,监管机构将必须寻找在现有基础上各方共同努力的办法英国5月Hometrack房价指数年降1.9%,为05年11月来最大年降幅穆迪表示,目前美国房产市场低迷期正在经历“结束的开始”,这个过程将很漫长,很痛苦美国投资大亨巴菲特指出,次级贷危机的爆发归因于那些冒着风险进行抵押借贷的银行.....................(略若干)综合看,危机发展是渐进的,危机远未结束.从酝酿到爆发,从爆发到救市,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自然从救市到恢复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完成,短期期望立刻见效不可能.同样,中国受其严重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才是刚刚开始!

  •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m.srwj168.com.cn/caijing/6088.html
利好哪些城市房地产 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
官方通报 一名塔吊驾驶员遇难 辽宁北镇市一在建工地发生塔吊倾